消逝的“三老五更”礼制
2015-10-24刘洪清
■文/刘洪清
消逝的“三老五更”礼制
■文/刘洪清
《资治通鉴》记载了汉明帝尊崇“三老五更”礼制的故事。
皇帝向年高德劭的老者行跪拜礼,历史上有这种事吗?答案是:有的,这就是已经失传的“三老五更”礼制。这种礼制是古代规格最高、场面最为盛大、仪式最为隆重的国家级敬老礼仪活动,起源于周朝,在西汉得以发展完善,宋朝以后逐步衰落,元明清时期消逝失传。
“三老五更”最早见诸于《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那么,“三老五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三老”并非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三个老人,“五更”也并非指具体的时辰。“三老”是国老,即有德望、有爵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人;“五更”是庶老,即有德望、无爵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效忠国事而死者的父祖。“三老五更”代指德高望重、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精通世故,且已致仕(辞去官职)的老人,作为县乡基层的精神领袖,上可代表民意上书言事,发表政治意见,下可掌管教化,维护地方稳定。 “三老五更”为何要以“三”“五”来命名,古籍中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史料认为,他们通晓“三德”,即:正直、刚、柔;“五事”,即:貌、言、视、听、思,故称“三老五更”。还有史料认为,“三老”是熟悉天地人事者,“五更”是深谙五行更替者。更有史料认为,“三老五更”应为“三老五叟”。据《九经古义》记载:“蔡邕以更字为叟。云三老,国老也;五叟,庶老也。叟,长老之称。”由于“叟”“更”字形相似,古人传抄错误,误把“叟”写成了“更”。
古代早期的学校多称为“庠”,是抚育儿童、赡养老人的场所,“养老慈幼”的所在。《礼记・王制》记载,虞氏、夏后氏、殷人、周人皆有在“庠”尊养国老、庶老的礼仪,《月令章句》即以国老为“三老”,庶老为“五更”。《乐记》《祭义》亦记载:“食三老五更于大学”。由此可见,“三老五更”是德高望重、知识渊博而留任在学校中的老年官员,他们既能在学校里颐养天年又能担负教育学生的责任。这种敬老与慈幼并举、养老与视学相结合的制度对于政权稳固、社会发展、淳正民风、倡导孝悌有着重要作用。帝王对“三老五更”尊以师道,礼遇极其隆重,帝王不仅要亲自跪拜,还要在酒宴上亲自割牲、执酱、执爵,“乞言”纳诲,以示帝王对老人的尊重和景仰,用以教化百姓。
《资治通鉴》专门记载了汉明帝对“三老五更”的尊老敬贤之举。汉明帝登基的第二年冬天(公元59年),就率群臣来到了太学,举行了养老大典,以此来提倡尊老敬贤。汉明帝选定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行礼当日,“三老”赐穿优质的麻布大袍,戴黑布冠,持玉杖。“五更”也比照“三老”的穿戴,但不持杖。汉明帝乘车来到辟雍礼殿,坐在东厢,派遣使者用安车将“三老五更”接到太学的讲堂,汉明帝亲自在门口迎接,行跪拜礼。然后设宴款待,“三老”面向东方,三公设置几案,九卿整齐排列,汉明帝把袖子卷起来亲自割取牲肉,奉送给“三老”,拿酱来进食,拿爵来漱口,并说慢点吃,不要哽住,不要噎住。“五更”则面向南方,由三公进献酒食,礼节同皇帝对待“三老”一样,恭恭敬敬。礼仪完毕以后,众儒士向“三老五更”请问疑难,士族官宦簇拥聆听,看热闹的也不计其数。典礼结束时,帝王还下诏封赐“三老五更”各二千石的俸禄,另每人一石酒,四十斤肉。
“三老五更”礼制的皇帝礼敬原则,在《白虎通义》中注解为:“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即帝王要像伺候自己的父亲一样敬待“三老”,要像善待自己的兄长一样敬待“五更”。由此可见,“三老”的地位要高于“五更”。魏晋时期,“三老五更”礼制更为兴盛,尤其突出了“三老五更”以师道自居、训示皇帝的礼仪。唐代则每逢中秋吉辰,皇帝必须在太学举行奉养“三老五更”礼制。这一礼制直到明代才随着“君尊臣卑”的封建皇权思想膨胀而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