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雾霾天”的室内体育小游戏》一文有感

2015-10-24王勇河北省石家庄市八一小学050081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柔韧性原文素质

王勇 (河北省石家庄市八一小学,050081)

读《“雾霾天”的室内体育小游戏》一文有感

王勇(河北省石家庄市八一小学,050081)

各抒己见:点击本刊文章议论课改热点

今年订阅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很是喜欢看此书,因为杂志里有很多贴近我们工作实际的内容,特别是对于题材比较新颖独特的关于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最感兴趣。今年第3期杂志“一线话题”栏目里由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中心小学校贾利军老师写的《“雾霾天”的室内体育小游戏》(以下简称原文)的文章,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从文中图片中可以看出这个练习内容应该是由水平二的学生完成的。由于笔者最近一年多来也在进行小学生室内体能发展相关练习的实验,并在2014年《中国学校体育》第2期上也发表过一篇名为《例谈体育室内课的体能练习》的文章,也颇有教学心得,为此在仔细阅读文章后,笔者发现自己的一些见解与想法与原文的某些观点有些不同,于是结合笔者的实验,对其中的两个练习内容谈谈一些想法,希望能与贾老师和广大的一线教师及专家们进行商榷与交流。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予以批评指正。

一、“传递物资”游戏不能有效地发展身体的柔韧性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专家杨世勇认为:“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在人体自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其表现在,某些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发展的速度较快,这个较快时期就是身体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这样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柔韧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较早,为5~11岁。从原文中柔韧类“传递物资”游戏中,可以看到原文运用游戏的方法发展柔韧性的初衷是好的,这个时期对学生来进行柔韧性练习也准确抓住了柔韧素质发展的关键期,显然能对柔韧素质进行提升。但是我们的柔韧性素质运用这种上肢传递物资的游戏方式真能达到发展肌肉伸展性的目的吗?就像原文在文章表述游戏方法时写到:“游戏开始后,第一名同学,抓住书包先体前屈,然后再上体后仰,两臂伸直将书包传递至下一名学生的两腿之间……”笔者认为这种没有实质性的拉伸,拉伸后又没有一定时间停顿的动作方法,是不可能起到发展柔韧素质的效果。此游戏究其动作过程和作为游戏的方式去做,学生可能因为比快,而片面降低动作幅度去追求动作速率,从效果上看,更像是一种发展上肢和腰腹力量的练习,对下肢股后肌群,跟上肢肩关节的伸展性作用不是很大。笔者认为在做柔韧性练习时还是需要有实质性的拉伸才能确实起到发展柔韧素质的目的。笔者在教学中为了趣味性地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经常采用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拉伸方式。比如多人搭肩,第一排学生搭第二排学生的肩,第二排学生搭第三排学生的肩的方法,以此类推,还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每次下压过程中都要下肢伸直,上身尽可能向下压;有时还安排后排座位的学生依次用鼻子在自己的桌子上写自己的姓;或进行“合作造句”(即每人用鼻子写一个字,全组完成一句话)游戏。

二、“高山平衡”游戏不能较好地发展平衡能力

原文的第三个游戏为平衡类游戏:“高山”平衡。从图片上看学生是在桌子上进行的练习,并且文中提到,当练习者支撑不稳,或者身体,课桌晃动时,帮助的学生需帮助练习者稳定课桌或者保持身体平衡。从这个练习场地和动作来看,笔者可以告诉大家这个练习本身就是一个不平衡练习,是对核心区的一种练习手段,在这个不平衡的练习上加入一个相对不平衡的物质桌子这就又无形中增加了不平衡性,这属于一种双不平衡。这种“双不平衡”的动作练习,就算对于一个经常参加业余训练的运动员来说也是比较有难度的,况且是全班学生在日常教学课运用,确实是很不容易去完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参考北京体育大学李春雷老师跟夏吉祥老师所写的《田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中可以知道:按照训练时的稳定与否和动作姿势及负荷强度将田径的核心力量训练分为七个难度等级:1.稳定状态下的静力性动作;2.稳定状态下无负荷的运动;3.非稳定状态下静力性动作;4.非稳定状态下克服自身阻力的运动;5.非稳定状态下自由力量练习;6.非稳定下核心爆发力练习;7.稳定下核心专项力量练习。当然核心训练和其他力量训练一样都要循序渐进,不管是高水平运动员还是低水平运动员都要按照这7个等级逐级递增。对照上面所介绍的等级笔者可以推断出,原文的游戏至少该属于稳定状态下的无负荷或为非稳定状态下克服自身阻力的运动状态。所以笔者建议改成第一个等级,也就是稳定状态下的静力性动作,像平板支撑,侧支撑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原文中其他游戏的设计还是很不错的,语言表述得特别流畅清楚,是很值得去学习借鉴的。众所周知,随着最近这几年恶劣天气的增多,室内体育课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亟需大量的、适合学生在教室里锻炼的、科学的教材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多从学生的位置去思考,多学习一些先进的现代体能练习的科学方法,像贾老师那样多结合实际情况去勇于探索和设计,将更多适合学生安全有效的练习方法运用到我们的室内体育教学之中,为培养体格强健、意志坚强的祖国下一代人服务。

[1]杨世勇.体能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李春雷.夏吉祥.田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09.4.

河北王勇

猜你喜欢

柔韧性原文素质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一)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每个人都需要柔韧性练习
超薄玻璃柔韧性表征和断裂因素分析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论柔韧对少年蹦床运动员的影响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