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育环境中的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研究*
2015-10-23曹韵
曹 韵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 150028)
多模态教育环境中的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研究*
曹 韵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 150028)
在全球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多模态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人们认知新事物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多媒体设施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引入也使教学模式呈现多模态化。多元识读是新伦敦小组提出的新概念,继而又提出多元识读教学法。基于多模态建构成为认知主要表达方式,如何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成为教学新任务。
多模态化;多元识读能力;多元识读教学法;意义建构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传播媒介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接受新信息的方式途径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识读方式渠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声音、图像和手势等符号语言正在识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接受知识的方式由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识读(literacy)转变为由更多符号系统组成的多元识读(multiliteracies)。”(张义君2011:45) 与此同时,外语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数字、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教学改革也正向多元识读方向发展。
1 多模态与多元识读概念回顾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是我们熟知的5种不同的感知方式,模态一词便是由这5种及其之外的感知方式转变而来的概念。模态(modality) 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朱永生 2007:83) 多模态指“一个交流成品或交流活动中不同符号模态(semiotic mode)的混合体”(van Leeuwen 2005:281),也指“不同的符号资源(semiotic resource)被调动起来, 在一个特定的文本中共同构建意义的各种方式”(Baldry, Thibault 2006:21)。多模态的交际方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运用多模态的感知和交流方式通常会提高人们对所表达事物认知和记忆。例如,商家在电视上为商品打广告时绝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还要配上音乐和演员的表情动作等表演,利用多种形式的视觉冲击和听觉冲击给观众留下印象;4D电影不仅利用视觉、听觉还在影片时通过摇晃座椅和释放香气来刺激观众的触觉通道和嗅觉通道,这些都是多模态形式交流的体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多模态的产生顺应时代的发展,给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领域。
多元识读(multiliteracy)这一概念最早由新伦敦小组在1994年举行的国际会议上提出。与会的11位来自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语言学家,共同商讨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和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多元识读概念在讨论中应运而生,并在语言学界和教育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一概念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一是通讯渠道和多媒体的多重性, 二是文化和语言的多样化”(Cope, Kalantzis 2000:5)。新伦敦小组认为认知能力应该从传统单一的读写转向由更多符号系统组成的媒介转换多元识读方向发展,如语言文字、视觉图像、音效和绘画制作等,即多元识读。由此,通讯渠道和多媒体的多重性被凸显出来,语言及文字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人们不再单单通过传统的印刷文字识读,认知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视觉、听觉、手势和空间等多种方式给人们提供获取知识的新途径。
2 多模态环境下的多元识读能力培养
2.1 多元识读能力意识培养
多元识读能力(multiliteracies)也被称为多元读写能力或者多模态识读能力。胡壮麟认为,“多元识读能力包含文化识读和技术识读,其中的技术识读也就是多模态识读,指参与者能在信息环境中学习、工作并构建意义等”(胡壮麟 2007:8)。对此,每个专家的观点有所不同,但是总体说来他们都有共同之处:多元识读能力是超越传统的语言读写能力,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媒体、网络等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
Lee把识读能力概念的演变区分为传统识读(traditional literacy)、电子媒体识读(media literacy)、电脑识读(computer literacy)与信息媒体识读(info media literacy) (Lee 1999:134-155)。这4个发展阶段体现着多媒体时代向数字化时代发展转变的全过程。由最初的书籍报纸的媒介形式转而变成广播、电视等多媒体为主导,继而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络的发展,人们的传统的认知方式被数字信息取代。人们的认知能力要求也随之从基本的读写能力发展演变成如今数字时代利用电脑和网络选取、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
我国教育界日益重视对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考察,并已经在各种能力考试中得到体现。例如2013年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调整之后,写作部分的题型改为配有图片的看图作文,不仅仅考察学生的传统读写能力,还考察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2.2 多元识读教学模型
新伦敦小组提出多元识读概念之后,继而又提出多元识读教学法。“传统的读写教学法(literacy pedagogy)就是指由政府规划的在单一文化环境下进行单一语言教学的方法。”(葛俊丽 罗晓燕 2010:1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接受和表达意义的方式越来越趋于多模态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多元识读教学法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新伦敦小组将多元识读教与学模型设计成4个步骤:情景操练(situated practice)、明确指导(overt instruction)、批判性框定(critical framing)和改造式操练(transformed practice) (New London Group 1996:60-93)。
2.3 影响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的因素
为了研究影响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的因素,笔者以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笔者随机抽取2013级本科非英语专业大一(下)经济学院50名学生的调查答卷,并跟踪此届学生升至大二(下)后,再次随机抽取轻工学院50名学生的调查答卷。此调查笔者跟踪跨度两个学年涉及共3个学期,问卷题目设计为客观选择题和主观问答题,客观问题调查结果统计如表1。
表1 客观问题调查统计表
问卷调查结果说明:(1)概念不清晰。从问卷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学生对于多元识读的概念并不了解,对其认识还很模糊,因此,对提高多元识读能力的方法想法比较单一,有同学回答为“锻炼各方面能力”,有的同学甚至是直接写出“不了解、没清楚”。尽管很多学生对电脑和网络的利用率很高,有些学生的运用能力还很强,但是并没意识到如何利用多模态环境提高多元识读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们彻底了解多元识读的概念和日常学习中的应用体现,从而拓宽学生思路,在实践中点滴积累能力。(2)批评识读能力较弱。批评识读能力具有多元识读能力的特征,即学习者具备有效使用现代技术和多媒体的能力,具有理解全球性多元化文化差异的能力(Kalantzis, Cope 2000:9-37)。从数据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低年级同学生认知途径相对单一,高年级学生认知新事物的方式较低年级学生选择的途径要多。数据显示,低年级学生普遍选择上网调查资料,而高年级会选择网上搜索、图书馆查阅和询问他人等多种途径。低年级学生在如何检验网站和超文本链接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方面欠缺批评识读能力。与低年级同学相比,高年级同学通过更多途径获取信息,能够考察信息的真伪,体现出多元识读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有所提升。“多元识读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批评能力, 使他们能够设计自己的社会未来并获得成功。”(New London Group 1996:60) 在网络充斥着大量真伪混杂的信息时代,批判识读的能力尤为重要,这也是多元识读教学法的核心。(3)如何制作PPT体现多元识读能力。胡壮麟先生曾提出“对新类型的多模态电子技术是否熟悉是衡量多元读写能力的一个方面”(胡壮麟 2006:8),因此我们在问卷中加入主观题“如何设计PPT”。从高低年级同学回答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高年级同学明显比低年级学生的思路要宽泛很多。低年级学生只注意到加入图片、音乐、视频、电影、新闻和相关链接等,而高年级学生除此之外还注意到内容选材要吸引人、表述条理要清晰,还有字体多样化、动画效果、配合轻音乐和色彩的多元化这些细节。可见,高年级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明显强于低年级学生。(4)具备一定多元识读能力。“识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识读能力常被用作衡量国民教育素质的指标。”(洪文琼 2007:24) 而针对高、低年级学生究竟如何识读这一问题,我们在问卷中设计这样一道主观问题:“您认为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多元识读能力?” 通过调查问答,绝大多数的学生都频繁使用网络这样的媒介获取新信息,而且普遍认为通过看英文电影等,会对学习英语有一定促进作用。这说明学生有一定的多元识读能力,能够借助多模态达到学习目的。除此之外,高年级同学回答中还“利用图书馆、听英文歌曲、和他人交流”等方式,说明高年级的学生较低年级学生的识读途径更加广泛,思路更为开阔。经过大学的学习锻炼,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有所提高。
3 多元识读培养方法及手段
3.1 开发多模态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交际模态仅限于语言和与语言相关的非语言模态。“视觉结构是表达意识形态的,它绝不只是形式的, 它们在语义上也是非常重要的。”(Kress,van Leeuwen 2006:47) 如今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传统模式,不仅仅依靠教师的教具、手势等,还扩大到图像、音乐、投影和网络等。教学模式的多模态发展,促使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应改革,以实现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全方位、多层级的培养和提高。
面对学生英语基础不同,为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切实进行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是我们开发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目标。哈尔滨商业大学采取面授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动态分层教学。面授课程也分为常规课堂教学和语音室听力教学,常规课堂教学主要涵盖读、写、译的能力培养;语音室听力教学主要涵盖的是听和说的能力培养。网络教学主要是考察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利用软件平台,教师每周布置开放式作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可以选择上网、利用图书馆资源等方式查阅资料,按时提交作业。利用多种方式,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而动态分层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期末考试英语成绩和四、六级通过情况将学生分班教学。入学时按照高考英语成绩分班,之后按照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动态分班,即成绩达标去实验班或A班,不达标者回归普通班或中外合作班。
3.2 改变课堂教学手段
新伦敦小组明确提出开展多元识读教学的4种具体方法:情景操练、明确化指导、批判性构架、转变式训练。在这样教学法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将在常规教室的课程加入多模态元素,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模态是以媒体为物质基础的。没有媒体, 模态就无从谈起。”(张德禄 王璐 2010:98) 因此,我们的教学手段首选多媒体。除充分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资源外,还可以从学生角度入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认知过程,例如课堂教学中加入英文短剧表演、演讲等。
以英文短剧表演为例,学生们准备剧本过程中,就已经达到训练其多元读写能力的目的,同时要求准备好服装、道具和背景介绍等,在多模态的状态下完成任务,通过语言、颜色、声音、表情和布景等多方位透过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等来认知所传达的意义,进行具体的情景操练。之后,教师针对学生表演给出明确指导和批判性框定。教师积极干预,辅助学生独立探索和发现,激发他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并指导学生从预期受众、社会语境和语言特征等方面对表演出发进行批判性思考。接下来的改造式操练就要求学生在下堂课的表演中,将新学到和新领悟到的意义应用到新作品中。
3.3 调整教师角色,转变教学理念
在当今生活日趋网络化的年代,教育、学习环境等都随之改变,教师必须在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积极转变角色。Gallego和Hollingsworth提出,“要从公共、社区交流和个体角度出发,将多元文化及多元识读观点融入到学校、社区和个人的识读教育中去”(Gallego, Hollingsworth 2000:1-10)。“一场革命已经在交际与传播领域里悄然发生, 其结果就是语言的中心地位动摇, 一种全新的多模态(multimodal)表达形式, 如视觉符号以及被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音乐、颜色等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Kress 2000:78) 因此教师要从过去的主导教学调整为辅导教学,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图像、文字、颜色和声音等符号资源建构知识,并增强对网络信息等各类文本的批判能力。
在多元化信息社会中,学生不单单是在多模态环境下学习语言知识与技能,而是透过语言学习多元文化,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自我解读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调整角色的同时,更要转变教学理念,将原本的以教师为中心传授语言知识的思想转变到培养学生科技识读、媒体识读、文化识读和政治识读等多元识读能力和对多种模态的运用能力。
4 结束语
多模态教学现在已逐渐成为教学的主导模式,它为学生提供更多认知模式,为教学提供新思路。多元识读能力是当今信息社会对学习者能力的新型要求。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离不开多模态教学,它为多元识读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多模态环境下,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图像颜色等多种符号意义的认知识读,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读写识读能力和信息识读能力等多方面识读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葛俊丽 罗晓燕.新媒介时代外语教学新视角:多元识读教学法[J].外语界, 2010(5).
洪文琼.多元识读:二十一世纪教育新课题[A].第二届语文与语文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多元读写与教学论文集[C].台东:台东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 2007.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1).
张德禄 王 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 2010 (2).
张义君.英语专业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实证研究[J].外语界, 2011 (1).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 2007 (5).
Baldry, A., Thibault, P.J.MultimodalTranscriptionandTextAnalysis[M].London:Equinox, 2006.
Cope, B., Kalantzis, M.Multiliteracies:LiteracyLearningandtheDesignofSocialFutures[M].London:Routledge, 2000.
Gallego, M.A., Hollingsworths, S.Introduction:The Idea of Multiple Literacies[A].In:Gallego, M.A., Hollingsworths, S.(Eds.).WhatCountsasLiteracy:ChallengingtheSchoolStandard[C].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 2000.
Kalantzis, M., Cope, B.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A].In:Cope, B., Kalantzis, M.(Eds.),Multiliteracies:LiteracyLearningandtheDesignofSocialFutures[C].London:Routledge,2000.
Kress, G.Multimodality[A].In:Cope B., Kalantzis, M.(Eds.),Multiliteracies:LiteracyLearningandtheDesignofSocialFutures[C].London:Routledge, 2000.
Kress, G., van Leeuwen, T.ReadingImages:TheGrammarofVisualDesign[M].London:Routledge, 2006.
Lee, A.Y.L.Info Media Literacy:An Educational Basic for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Information Age[J].Information,CommunicationandSociety, 1999(2).
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EducationalReview, 1996 (1).
van Leeuwen, T.IntroducingSocialSemiotics[M].London:Routledge, 2005.
AStudyontheNurturingofMultiliteracieswithintheMultimodalEducationContext
Cao Yun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information, multimodality has been deeply embedded in people’s life.And the ways people learn new things are changing quietly.Multimodality has also become the major feature of teaching for the increasing usage of multimedia equipments and network.The new concept of multiliteracies was put forward by the London Group.Then, they put forward the multimodal teaching pedagogy.Multimodalit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way of cognitive expression, and how to raise the students’ multiliteracy becomes a new task of teaching.
multimodality;multiliteracies;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meaning-making
*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改项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多元识读教学研究与实践”(JG2013010335)的阶段性成果。
H319
A
1000-0100(2015)04-0134-4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4.028
定稿日期:2015-03-07
【责任编辑陈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