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哲学思潮中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
2015-10-23赵永峰
赵永峰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后现代哲学思潮中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
赵永峰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后现代哲学思潮从3个方面为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提供营养钵:研究对象的去中心化、认知方式的主体间性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本文将以相关语料为支撑,系统论证3个营养钵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从而提出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运用认知语言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考察语言的社会属性和心理特征,强调认知主体间互动时形成的社会性和主体间性在语言认知中的核心地位,力图为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所有言语提供社会认知视角的解释。
后现代;认知社会语言学;去中心化;主体间性;多元化
1 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正式诞生以来,社会语言学主张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考察语言,研究语言的社会变体、地域变体、性别与语言、年龄与语言、社团与语言、族群与语言、宗教与语言、国家或地区语言政策和语码转换等现象(Wardhaugh 1998/2000:12-13),但传统的社会语言学注重语言现象的收集和描述,似乎已经走入末路,近年来已有明显的隐退迹象。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传统的社会语言学注重语言现象的罗列,缺少对现象背后认知机制的考察。本文认为,认知社会语言学(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以下简称CS)是后现代哲学思潮中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嫁接的结果,也是对相关理论的新发展。本研究以语料为支撑,提出CS是一条新兴的语言研究进路。它以后现代哲学思潮为学理基础,运用认知语言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考察语言的社会属性,强调认知主体间互动时形成的社会性和主体间性在语言认知中的核心地位,力图为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所有言语提供一种全新的解释。
2 后现代哲学思潮与认知社会语言学
后现代(post-modernism)主要不是指“时代化”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时期,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后现代和诸多哲学思潮一样关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也就是人与现实的关系。它在思维方式上坚持一种流浪者的思维,一种专事摧毁的否定性思维,坚持对以二元对立思维为特征的现代性思维方式的否定。(王治河 2006:前言)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后现代哲学思潮在不断批评现代性中诞生,不断获取养分,迅速得到成长。它反对现代性思潮试图建立乌托邦式的“中心”和“权威”,大力提倡“多元化”,从而消解“中心”和“权威”。如上文所述,后现代哲学是一种思潮,它已经浸入人文社科研究的各个角落。根据王治河和王寅的观点,后现代哲学思潮已经历3个阶段:(1)人本性和批判性后现代;(2)破坏性和解构性后现代;(3)建设性和体验性后现代(王治河 2006:前言,王寅 2012:9)。王寅(2013:1)、廖巧云(2013:8)、刘玉梅(2013:20)和赵秀凤、黄洁(2013:26)等已经尝试将后现代理论用于认知语言学学科建设和研究中。
表1 后现代哲学思潮否定、摧毁的对象和主张的观点及其为CS提供的营养钵
后现代思潮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sm)为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新的研究对象;强调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为语言的社会认知解读提供学理基础;多元主义(pluralism)不主张唯一正确的方法,提倡多元进路研究问题,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认知社会语言学在方法论上提供学理基石。
2.1 研究对象的去中心化
自现代语言学诞生以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区分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强调在结构系统中重点研究前者,因而忽视后者;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区分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主要研究前者,因此忽视后者,甚至造出一个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根本不会使用的英文句子,并成为转换生成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经典例句:
① 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
认知社会语言学自诞生以来就提倡将语言外部要素(包含文化准则、社会规范和社会情境)对语言运用的影响纳入到语言研究中,并且关注社会差别对语言的影响,如社团、族群、地域、宗教、地位、性别、教育程度和年龄等要素。从上面的描述来看,认知社会语言学从一开始就践行后现代思潮,强调个人在社会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强调人的主体性,大至每个群体、每个种族和每个国家,小至每个个体。他们的语言都是合理的研究对象,这样就远离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所坚守的立场:只研究理想说话者的语言,关注实际用法中的言语。以英语为例,Moag通过对世界上英语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英语已经遍布全球(Moag 1982:1150)。他还从26个维度,以104个特征为指标,将使用英语的国家分为4类:(1)将英语作为母语(English as a native language);(2)将英语作为外语(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3)将英语作为二语(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4)将英语作为基础语(English as a basal language)。而现实是,英语正在经历一个全球化的过程,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已经远不及其它3类人,目前,英语不再是单一国家的语言,而是已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这种全球化的过程必定为英语打上区域文化的社会特征。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就是研究各种英语变体(Englishes),而不再只是研究英国或美国的“纯真英语”。据Morgan编写的《牛津英国史》和Fennell编写的《英语史》的观点,英语事实上就没有纯真过,即英语从一开始在其发展中就受到包括外部和内部社会历史事件的直接影响,从其它语言或者社会变迁中吸收大量的养分,不断发展至今(Morgan 2007:16, Fennel 2005:19)。
(1)旧形式新内容(new senses of old words)。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每天都在创造新的语言表达,只是有些表达昙花一现,有些会保留下来,并且慢慢进入我们的词汇系统。不管是哪一种现象,认知社会语言学都应该将其纳入研究范围,并从中寻找其社会背景和认知机制。自1970年世界地球日设立以来,大量的环保词汇进入英语。也就是说,国际大事件对包括英语在内的语言会产生重要影响。据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数据,以下28个单词在所有与环境相关的表达中位居前列,为更清晰地阐释这一点,现列表如下:
表2 2012和2013年最流行的环境词汇排名
在表2所示的28个词汇里,有25个原本就存在于英语中,只不过是新近才成为流行的环境用语,而且这些词中的绝大多数都与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前的意义相差甚远。如green在特定的语境中不再只表示物理颜色,而更多地表示“主张保护环境的、环境保护的和赞成环境保护的”等。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环保的关注也会越来越多,自然会更加频繁地使用到它,这就是它成为高频词的社会意义和认知基础。
(2)新形式新内容(new words)。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交流的更加有效和频繁,为满足交际需要,在日常语言的使用中,人们根据一定的认知理据创造一些新的语言表达。有些语言表达昙花一现,有些则会慢慢进入我们的词库。如表2中的locavore(土食者、本土膳食主义者),xeriscape(节水型园艺、节水型花园)和biofuel(生物燃料)都是最近几十年英语中出现的新词汇。另据全球语言监测机构发布的数据,它们的使用频率在2013年突然骤升,出现这种情况并非偶然,它与当前社会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和生态意识的强化相关。
事实上,随着全球化的持续发展,时代要求英语全球化,认知社会语言学家应该关注我们身边的语言,如英语的BRICs表达在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TheWorldNeedsBetterEconomicBRICs)之前,乃至于在后来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开始定期会晤之前,该表达没有现在的所指意义。
须要指出的是,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发展和中国的崛起,汉语给英语也带来很大的影响。据美国全球语言监测机构的报告显示,自1994年以来,在国际英语增加的词汇中,中式英语占5%到20%,超过任何其他语言。有专家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正对世界文化进行有效的补充。据《中国青年报》2012年2月17日的报道:回顾过去一年外媒的涉华报道我们会发现,中式英语增多,甚至外媒在报道一些中国新闻时会创造中国专属的英文词汇。比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特意用一个在英语中极不常见的词汇“领头龙”(leading dragon)来表述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中国顾客超强的消费能力让英国媒体基于英镑概念创造出一个新名词“北京镑”(Peking Pound),意为中国人所花的英镑。英国《每日邮报》称,“北京镑”所购买的大牌奢侈品预计将会占奢侈品行业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最近BBC和华尔街日报分别用tuhao(土豪)和dama(大妈)两个表达。另据《牛津英语词典》,近年来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中文音译词已大量进入英语,例如,guanxi(关系),chengguan(城管),shuanggui(双规),laogai(劳改),hongbao(红包),hukou(户口)和gaokao(高考)等。可以预测,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像这种拼音式的英语表达即使可能昙花一现,但还会不断涌现。
可见,这些“旧形式新内容”和“新形式新内容”的语言表达脱离原有的“中心”,它们的出现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都具后现代“去中心化”的特征,它们当然属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2.2 认知方式的主体间性
认知语言学强调认知的共性和个性,正是有了认知的共性,才能使人们的语言交际顺利进行,但这种共性是如何建立的一直困扰着哲学家们。胡塞尔曾经问过这样一个哲学问题:我怎么能够把在我之中构造出来的东西恰好经验为他人的东西;同时,确实与此不可分的还有,我怎么能够对在我之中构造出来的自然与由他人构造出来的自然做出认同(胡塞尔 2002:190)。后现代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唯有主体间性可以回答胡塞尔的这一问题。这使哲学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其核心观点是:如果某物的存在既非独立于人类心灵(纯客观的),也非取决于单个心灵或主体(纯主观的),而是有赖于不同心灵的共同特征,那么它就是主体间的(贝宁 余纪元 2001:518)。正是通过主体间性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共享的世界,使我们的交际得以进行。这一点也可以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里找到佐证:有了主体间性,个体之间才能自由交往,个体才能通过与自我进行自由交流而找到自己的认同,才可以在没有强制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化(陈嘉明 2006:312)。
第三、表1中学生评教工作的初衷是为了褒奖和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需要体现教师的认真负责和严格要求学生的正能量,教育本身包含有约束管教的使命,因此这种方法依然有继续使用的价值和意义,但需要做出以下两方面的调整:①对学生评教的内容进行调整,引导学生积极正面地评价教学;②降低和减小学生评教结果对教师综合评价的百分比。
主体间性在认知主体间互动时形成,主体与主体的交往必定要形成社会或社团,这也为主体间性打上社会性的烙印。而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的体认性(王寅 2012),践行“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理念。依据后现代理论,唯有主体间性才可能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灵彼此相互交流,使交际成为可能。因此,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社会性,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认知模式可以图示如下:
图1 认知社会语言学认知模式
从图1可以看出,认知主体人从自己的视角对外部世界进行识解,从而形成各种构式的认知机制,然后将其语码化为语言。这一过程有两个地方与人密切相关:一是现实世界本身具有社会的烙印,如我们认知人与人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认知对象本身就具有社会性;二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于社会之外,都是社会人,那么,我们带着社会性对世界进行识解时,必定留下社会的烙印,并且在认知过程中会形成主体间性,因此,认知语言学要求我们关注语言的社会性和现实世界的社会性。而过去的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Johnson 1980:8;Croft 2001:13;Taylor 1989:111;Goldberg 2006:19;Langacker 1987,2008:143;赵永峰 2013a, b)则更多地强调普遍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机制,如隐喻、转喻、意象图式、ICM等在认知世界时发挥的作用,忽略这些概念中的社会性。正因如此,认知社会语言学才走到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前台。
以上阐述了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产生过程。须要指出的是,话语的理解也离不开社会语境中的主体间性。美国语言哲学家亨普尔在“关于认知意义的经验主义标准:问题与变化”一文中论证一个表达式有意义,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该表达式所属的语言框架:表达式符合特定时期特定语言的语法规则;(2)该表达式所在的理论语境:也就是语言表达式所在的社会、文化和具体的语言环境,如Earth Day,如果在1970年4月22日之前,这个表达缺少具体的所指,而在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两位学者发起号召将4月22日定为Earth Day之后,特别是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之后,“地球日”(Earth Day)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的所指就可以是4月22日(亨普尔 1998)。也就是说,社会文化要素为语言理解所依赖的语境也做出具体的贡献,是语言赖以生存和理解的基础。
因此,无论是话语的产生过程还是理解过程都须要依赖社会语境,并且要受到社会机制的制约与影响。正如福柯所说:我猜想在任何一个社会中话语的生产都会根据一定数量的程序被迅速地加以控制、选择、组织和再分配(福柯 1969/1971/1976:216)。
拉康也认为,只有当我们进入人类社会有符号秩序的时候,人类才开始得以作为人类而存在(拉康 2001:197)。在符号秩序中,字词所表达的任何一种意义都不是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于社会秩序。在符号秩序中,起控制作用的是主体间性,而不是主体性。照此推理,认知必须是置于特定社会秩序下主体间产生的,那么社会性是其必不可少的要素。也就是说,忽视语言社会性的语言研究理论是不健全的,具有先天的致命弱点。
此外,认知语言学坚持基于用法(usage-based)的语言观,即语言的使用是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如果要展示语言的全貌,就必须关注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即语言的社会变异(张辉 周红英 2010:38)。这一语言观要求人们在进行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时更多地考虑语言的社会性。认知语言学越来越关注语言的社会性(Grondelaers, Speelman, Geeraerts 2007:1006),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关注不同文化模式及其在同一语言社团内的竞争;(2)关注语言变异:语言的认知-功能解释既受语言内部因素的制约,也受同言语变异有关的外部因素的制约;(3)强调语言和认知的社会性。
如《重庆时报》2011年11月12日的报道:昨日是2011年11月11日,单身的叫“光棍”,结婚的叫“脱光”,初婚的叫“开光”,二婚的叫“反光”,离婚的叫“抛光”,闪婚闪离叫“借光”,四处相亲叫“走光”,电视征婚叫“曝光”。光棍节,不管你“光”没“光”,让你也来沾沾“光”,相信生活总有灿烂的阳光!
我们对这则报道的理解都基于11月11日“光棍节”这一社会情境。首先,汉语中的“光”有“光线”、“一点儿不剩”、“景物”和“荣誉”等多个义项,这位记者交替使用“光”的不同义项。其次,这一情境与婚姻紧密相关,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婚姻相关的认知域也不断发生变化。如结婚成本不断增加、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带来的婚姻困难等,都是认知主体在当前社会语境中建立的主体间性所涵盖的内容。认知主体正是在当下的特定社会语境中才能就以上表达达成一致的理解,并使这些表达具有明显的主体间性。这也印证了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魏在江 2006:45),但这一过程得以发挥作用必须是主体间达成某种共识。同时,这种建立在主体间的共性使与结婚相关的表达丰富多彩,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主体间性客观上也需要一套词汇和修辞来表达人们的理念。
从以上论述可见,后现代思潮的主体间性认为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行为,提倡交往行为,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主体间性既是人类社会性产生的理据和基础,也是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学理基础和养分。
2.3 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人类语言具有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必然为语言打上社会的烙印,而社会性是复杂的,所以研究语言不能只依靠单一的方法。后现代学者Feye-raband认为,多元主义方法论允许采用一切方法,容纳一切思想,反对传统方法论原则的唯一性和普遍性,反对传统方法论对其他方法的排斥和打击(Feyeraband 1975:116)。认知社会语言学在研究方法论上从后现代多元方法论汲取营养,提倡“既继承又创新”的理念,既用传统的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渠道收集原始资料,又提倡语料收集的多元化,如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和语料库(中国国家语委语料库、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英国国家语料库、美国国家语料库等),也使用各类搜索引擎提供语料,如生活中的广告乃至一些小广告作为语料。总之,它力主的语料收集方式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黑格尔 2013:167),践行将每个社会个体的语言都纳入研究范围内的研究方法。
当然,对语料的具体处理方法应该坚持两个基本理念:(1)强调自上而下(即基于理论)和自下而上(即基于用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在研究中既要有演绎又要有归纳。一方面在相关理论指导下,从语言现象入手构建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理论框架以解释相关语言现象的认知策略和形成动因,或者解释它的理解机制。也就是说,在认知社会语言学框架中,既要为语言的产生和使用提供认知分析,也要为特定语言表达的理解提供解释;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和解释相关语料以验证该理论的有效性和解释力。(2)践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理念。在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主要指凭研究者的直觉和经验对研究对象显示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和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以及发展变化规律作出的判断。定量分析是一种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理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定性研究更加科学、准确,可以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认知社会语言学践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3 结束语
哲学是语言学的摇篮(Robins 1967:103),任何语言学理论或语言研究范式都应有其哲学基础,最近兴起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当然也不例外。本文系统地阐述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后现代思潮,并且从3个方面论述认知社会语言学与后现代思潮的紧密关系:(1)研究对象的去中心化;(2)认知方式的主体间性;(3)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本文还用语料详尽分析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基本出发点,用认知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考察语言的社会属性。本文认为,认知主体间互动时形成的社会性和主体间性在语言认知中占有核心地位,并且论述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核心任务是为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所有言语从认知和社会的视角提供解释。当然,与后现代思潮相比,认知社会语言学才刚刚起步,为更快、更好地从后现代思潮中汲取营养,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学人们共同努力以推动认知社会语言学健康茁壮地成长,为我国乃至全球语言研究事业尽责尽力,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贝 宁 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福 柯.知识考古学[M].台北:麦田出版公司, 1969/1971/1976.
亨普尔.关于认知意义的经验主义标准:问题和变化[A].语言哲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拉 康.拉康选集[M].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1.
廖巧云.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神经语言学进路[J].外语学刊, 2013(5).
刘玉梅.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构式语法研究[J].外语学刊, 2013(5).
王 寅.哲学的第四转向:后现代主义[J].外国语文, 2012(6).
王 寅.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言学[J].外语学刊, 2013(5).
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魏在江.从外交语言看语用含糊[J].外语学刊, 2006 (2).
张 辉 周红英.认知语言学的新进展——认知社会语言学[J].外语学刊, 2010(3).
赵秀凤 黄 洁.后现代语境中的认知诗学学科定位和发展前景[J].外语学刊, 2013(5).
赵永峰.基于RAB的现代汉语动前构式和动谓构式的认知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a.
赵永峰.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认知参照点与概念融合理论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b(1).
Croft, W.RadicalConstructionGrammar[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Feyeraband, P.AgainstMethod[M].London:New Left Books, 1975.
Fennell, A.B.AHistoryofEnglish:ASociolinguisticApproach[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Goldberg, A.E.ConstructionsatWork:TheNatureofGenera-lizationin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Grondelaers, S., Speelman, D.,Geeraerts,D.Lexical Variation and Change[A].In:Geeraerts, D., Cuyckens, H.(Eds.),TheOxfordHandbookofCognitiveLinguistic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Langacker, 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Theoretical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Langacker, R.W.CognitiveGrammar:ABasic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Lakoff, G., Johnson, M.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1999.
Moag, R.F.English as a Foreign, Second, Native, and Basal Language:A New Taxonomy of English-using So-cieties[J].NewEnglishes, 1982(2).
Morgan.K.O.TheOxfordHistoryofBritai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Robins, R.H.AShortHistoryof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 2007.
Taylor, J.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LinguisticTheo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Wardhaugh, R.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8/2000.
AStudyonCognitiveSociolinguisticsunderthePost-modernisticView
Zhao Yong-feng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China)
Post-modernism offers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three nutrition pots:decentralized subject of investigation, intersubjectivity of cognition and pluralistic approaches.Accordingly, this paper, under the support of linguistic corpus, puts forward the basic viewpoint of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it, by using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 and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social features and psychological features of language, concentrates itself on the core role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linguistic cognition so as to offer a unified social-cognitive explanation to linguistic phenomena including the “non-standard” expressions from the Internet.
post-modernism;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decentralization; intersubjectivity; pluralism
* 本文系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认知音系学研究”(2009-23)、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大科研项目“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实践”(sisu2011zd04)和四川外国语大学青年项目“构式语法框架下的认知音位学研究”(2008-10)的阶段性成果。
H0-05
A
1000-0100(2015)04-0065-6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4.014
定稿日期:2014-05-26
【责任编辑王松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