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干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
2015-10-22韩传恩
韩传恩
“三严三实”着眼于解决作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严”字蕴含着我党的政治追求,是讲规矩守纪律的根本要求;“实”字蕴含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老实踏实扎实的工作方法,必须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做到严实结合、融为一体。在新的时期,党员干部要严守党纪防线,时刻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党章党纪的要求,时刻想到要维护党章党纪的严肃性,坚持用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坚持以人为本,了解民情,尊重民意,关心民众,改善民生,维护民利,化解民怨,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做好,始终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干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
一、切实向人民群众学习
要虚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群众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丰富和提高自己。人民群众是干部的导师,是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真正英雄,谁能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谁的群众基础就会牢不可摧。向群众学习,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善于宣传、总结和挖掘群众创造的有益经验,推广实践,激发创造活力。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人民群众实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和创造成果得到支持共享。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践行“三严三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多干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
二、切实将“三严三实”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不仅为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明了修身之本、为政之道和成事之要,又对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要正确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严”和“实”,切实将“三严三实”落到实处。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党员干部只有坚守“三严”,上有组织的严格监督,下有自己的严格要求,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长为有民心、有素质的好干部。“三实”是把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始终。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创效利,真正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带来实际利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切实出实招真抓实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在行动上自觉起来,坚决克服轻视的思想、观望的心理、敷衍的态度,甚至与己无关的想法,以“战斗的姿态”“赶考的状态”投入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来;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韧劲,打持久战、啃硬骨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重实际,认真调查研究;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好的作风带动政风民风,靠优良的作风把人民凝聚起来。党员干部只有始终把群众的忧乐冷暖挂在心上,从为民服务的小事做起,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民排忧解难,扎扎实实地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群众才会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才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党员干部只有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名,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大力倡导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尽心尽责,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才能梦想成真。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办事不言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为人民造福,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作者系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