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为人民服务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略

2015-10-22刘小勇李宇飞匡翠芳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为人民服务核心价值观

刘小勇 李宇飞 匡翠芳

[摘要]为人民服务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突出为人民服务思想。本文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为人民服务”工程为例,尝试探寻用为人民服务思想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为人民服务;核心价值观;探略

1944年9月8日,在延安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而举行的集会上,毛泽东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提出了我们党和党领导的军队“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的思想。70多年来,为人民服务这一朴实而崇高的思想以其特有的精神力量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当前,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概括和新论述,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理念,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作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动力。

一、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义

(一)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内涵

为人民服务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创新。概括来讲,它主要包含两层基本涵义:一是政治原则,二是道德规范,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政治观和道德观的统一。第一,为人民服务思想是一种政治观。从政治观的角度看,为人民服务是一种政治觉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为人民服务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最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每个共产党员一切言行的最高标准;强调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和勤务员。第二,为人民服务思想也是一种道德观。从道德观角度看,为人民服务是一种道德境界。它包含以下主要内容:即为人民服务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处理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时代意义

为人民服务思想既体现了人类社会最美好的精神价值即真善美,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美好道德情操,为人民服务思想已上升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尽管时代已经进入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击的新阶段,但作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为人民服务理念并没有过时,反而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精神高地和价值选择。一是,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的基本需要。在现实社会生活里,人民无处不在,服务处处需要,为人民服务实实在在,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行为能带给我们这个社会都来温暖和关爱;二是,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的思想根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弘扬为人民服务思想具有内在统一性。在市场经济中,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商品生产者必须为社会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优质服务,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必须遵守商业道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三是,为人民服务思想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鼓舞和引导下,涌现出了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一大批优秀人物,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和道德情操,为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在这种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下,广大青少年才能有效地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才能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服务;四是,为人民服务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法宝。我们党80多年来领导人民开展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归根到底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实践。当前,党提出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进一步地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由此可见,在新的时期,弘扬为人民服务思想,让为人民服务思想与时代同行,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道德风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突出为人民服务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指引,应突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为人民谋幸福,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社会从制度、指导思想到具体决策、理论指引等都是人民当家作主模式下的产物,人民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标识。社会主义社会美好蓝图的实现,需要建构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认可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价值理念。有“人气”、凝聚力强、认同度高的理念可以更好地诠释群众心目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也才更有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在价值主体和价值目标上都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价值追求,最终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践行。

2.为人民服务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为人民服务”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为人民服务”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既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等顶层设计,又有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的鲜明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和根本内容。为人民服务,在国家层面上体现为人民至上,在社会层面上体现为以人为本,在公民层面上体现为与人为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努力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幸福。“为人民服务”与马克思主义一致、与社会主义一致、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一致,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核心,作为统摄核心价值观12个范畴的“魂”。“为人民服务”不仅融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史,也体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发展史,更是中国当下的时代最强音,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因此,“为人民服务”既表征过去又映现当下,还指向未来,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

三、用为人民服务思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武装青年学生,就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用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思想,在践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在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青年学生特点,在学院持续开展以“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工程,对用为人民服务思想培育和践行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设立合理机构,“为人民服务”保障有力。学院成立了为人民服务“部、站、岗”三级组织机构,即在学院团委设立为人民服务部,负责组织和协调全院“为人民服务”活动,由团委书记兼任部长,院学生会主席兼任副部长;在各系团总支设立为人民服务站,负责本系“为人民服务”活动的组织开展;在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等场所设立为人民服务岗。此外,“为人民服务”团学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每年选送5至10名专职团干参加市委党校团干培训班,选派青年干部到县市区挂职锻炼。

2.强化思想引领,“为人民服务”入脑入心。2010年来,学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首要任务,强化思想引领工作实效,实施“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工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为人民服务”精神入脑入心。一是通过举办“为人民服务”主题论坛、讲座、征文等活动,深化青年学生对“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感知和认识;二是通过推进“为人民服务”精神“四进”工作,即“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引导帮助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三是依托大学生“诚信银行”,开展诚信教育,青年学生在“诚信银行”存取诚信积分,拾金不昧、捐款捐物、助人为乐都可化为积分“存入”,考试作弊、旷课、迟到和早退等行为都要扣除积分,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四是挖掘“为人民服务”典型,定期举行“为人民服务”专题报告会,每年评选“感恩之星”、“奉献之星”、“自强之星”等星级典型百余人次,一大批“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学生典型在团员青年中留下深深印记。

3.突出品牌活动,“为人民服务”落地有声。学院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打造“为人民服务”系列品牌活动,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高度认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是组织实施了“我的中国梦——为人民服务”主题系列活动,如“高举团旗跟党走、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国梦·电气梦·我的梦”、“我为祖国点个赞、我和国旗合个影”等,引导青年学生树立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自身实践。二是与周边10个社区和6个乡镇共建了大学生为人民服务实践基地,组织开展了“科技进社区,服务千万家”主题活动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青年学生深入社区和乡镇,以自己的所学、所知、所能为社区居民和乡镇村民排忧解难,传播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生活,丰富社会文化。三是开展“倡导文明交通”、“情系湘江水,保护母亲河”等公益活动,助力学院所在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4.培育基层特色,“为人民服务”求新求特。学院在湖南省高职院校中首次提出建立“志愿者之校”,在基层团组织中,推行“四个普遍”即普遍灌输志愿者理念,普遍推行志愿者注册,普遍开展志愿者活动,普遍激励志愿者行为,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培养青年学生奉献社会的意识。学院基层团组织为响应院团委建设“志愿者之校”的号召,创新志愿服务工作,形成了六大特色志愿服务工程,即关爱农民子女——“蓓蕾”工程、关爱孤寡老人——“夕阳”工程、关爱贫困学生——“荧光”工程、关爱残障人士——“暖心”工程、关爱贫困居民——“春风”工程、保护生态环境——“绿动”工程。目前,在学院各级团组织的推动下,学院在校注册志愿者达5056人,建设志愿服务基地79个,累计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12.3万小时。

5.开展创业教育,“为人民服务”成果显著。学院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致力于培养技能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建立了“团委主导、导师引领、学生参与”的工作格局,实行“建章立制、协会带动、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典型示范、学科竞赛、创业平台、孵化指导”八段式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建立了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中心,以国家级技能大师(董日中)工作室和校级技能大师(方鸷翔)工作室为主要阵地,以电子商务等4个创新创业中心为延伸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近年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和效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5568人次参加创新创业培训,115项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成功。学院组织青年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8项;参加各类技能竞赛178人次荣获国家级奖项,328人次荣获省级奖项。学院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同时,提高了青年学生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庆华.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精神是助推中国梦的动力[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5.

[2]张海涛.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探究[J].教育探索,2015.3.

[3]韩震.大学要创造性地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5.5

作者简介

刘小勇.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讲师.

李宇飞.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匡翠芳.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

2015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与践行机制研究”,批准号:15B10;2015年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认同与践行机制研究”,批准号:sz201501.

猜你喜欢

为人民服务核心价值观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时期“中国梦”视域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考
坚守“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推动保险事业发展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不忘初心”告诉了我们什么
“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新意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