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伦理与安东尼·伯吉斯的后现代叙事特色
2015-10-22刘冰等
刘冰等
[摘 要] 讲故事的策略和抽象的伦理思考的结合是“叙事伦理”的核心特征。文学语境中的叙事伦理是一种虚构伦理,也是一种现代性伦理,它的重点不是在揭示或解释现实理性伦理的主题呈现,而是在考量虚构语境中文学元素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伦理境遇性及其可能性。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和研究者而言,安东尼·伯吉斯作品的叙事伦理和后现代叙事技术,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他的作品融合了实用主义与流行文化、现实与虚拟世界,它丰富的想象、双关及黑色幽默带给人们无限的愉悦和有趣的思考,技巧上元叙事、潜文本、涂抹的使用更给作品平添了诸多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作品中音乐节奏的运用、低俗语言、反讽的叙述方式、特殊的叙述视角,使得作品丰富而且生动,拥有广阔的解读空间。
[关键词] 叙事伦理;安东尼·伯吉斯;后现代叙事;特色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叙事伦理与后现代叙事作品产生将近三十年了。这种讲故事的策略和伦理思考相结合的独特叙事方式,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对于它的爱好和研究在世界各国包括中国,一直都不乏其人。它缘何有这样的魅力,它的起源、发展及成因,它的特色、目标和创新有哪些。对于今天中国的研究者和读者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欣喜和启发呢?
一、“叙事伦理”的提出与运用
和许多文学理论概念一样,叙事伦理这一概念也是起源于西方国家。一般认为,西方叙事伦理概念的提出与20世界80年代的“伦理转向”和“叙事转向”存在关联:“‘伦理转向是80年代后西方人文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话题,它和‘叙事转向几乎同时发生。于是,二者的结合‘叙事伦理成为热门研究话题便不难理解。”事实上,将它们结合即探讨叙事过程的伦理意涵的做法早在古希腊就已经存在。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对“卡塔西斯”概念之运用就是一个例子。不过,真正明确叙事伦理的旗号,以叙事与伦理的关系为自觉的研究对象乃是“叙事学”兴起以后的事。尤其是与费伦和布斯等人的探索密不可分。
叙事伦理的发展经过了几个阶段:叙事伦理的提出源于叙事学,是叙事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结果。叙事伦理作为一个复合式概念,并非古典道德或伦理批评的理论返祖,而是文艺研究对现代性语境所催生的艺术自律的自我反思,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艺理论研究伦理转向所滋生的结果,是形式文论与文学文论两种文论相结合的倾向和可能。从伦理学角度看,“叙事伦理”这一模式研究的核心特征就是“讲故事的策略”和抽象的伦理思考的结合。许多伦理学家经常通过叙述日常故事来探讨基本问题。从知识学背景看,叙事伦理概念来自伦理学,伦理学视域的叙事伦理研究为文学叙事伦理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文学的特质却赋予这一跨学科概念更加严格的界域。文学语境中的叙事伦理是一种虚构伦理,也是一种现代性伦理,它的重点不是在揭示或解释现实理性伦理的主题呈现,而是在考量虚构语境中文学元素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伦理境遇性及其可能性。叙事伦理的意义在于推动叙事批评和伦理批评有机结合。
二、安东尼·伯吉斯作品中叙事伦理运用的特色
安东尼·伯吉斯是英国人,当代著名作家、文学教授和文学评论家。被公认为属于后现代主义作家,在西方各国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我国也有大量的读者,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著作超过五十部。他的大多数叙事作品中主题和艺术手法都具有突出的后现代性,他的小说《发条橙》被看做是当代的经典。小说描述了一个生活在未来英国社会的问题少年阿列克斯的成长故事,作者采用后现代叙事技巧通过反乌托邦的形式,表现了一个有关人类社会的自由难题,即如果赋予意志极端自由则将会给社会带来无穷的暴力,同事极社会对人的一直到控制有奖导致人的自由度沦丧;极权主义要剥夺人选择自由的权利,而自由主义也未必能真正给人带来自由。小说在叙事技术上表现为:元叙事、潜文本、涂抹、闪回、延宕、黑色幽默、时空交错、梦语、醉言、疯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语言游戏、视角转换、戏仿(逻辑和语言)等。戴维·洛奇在为论文集《安东尼·伯吉斯及其现代性》(Anthony Burgessand Modernity,2008)所写的序言中说:“现代性和现代主义是一个艺术或文化术语,它已经成为历史概念或者历史现象,所以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伯吉斯属于晚期的文学现代主义者,还是早期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好像学者们的共识是他两者都是——我觉得这也是对的。他拥有艺术创新和实验的现代主义属性,具有强烈的互文性,崇尚写实主义,崇尚语言媒介;但是他没有发展到非人格性和对艺术追求的近乎宗教似的感觉,而这种非人格性和对艺术追求的近乎宗教似的感觉是高级现代主义的特征。”《发条橙》作者揭示了人的本质,探索解决更为普遍的人类问题的手段。
用语言来实验、进行语言游戏、多元性和不确定性是后现代小说的基本特征。如何区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通常认为前者以自我为中心,后者以语言为中心。安东尼·伯吉斯叙事作品主题具有非常明显的后现代性,体现在叙事技术和叙事内容这两个方面。叙事技术上比如黑色幽默、元叙事、潜文本、涂抹等的运用以及在主题上的现实性、政治性、普通性、历史性、跨文化性、社会前沿性等都体现了作品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这些后现代叙事技术和内容的运用在伯吉斯叙事作品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恰好是伯吉斯创作的重要特色和重要创作目的。虚构的语境中运用这些语言元素,构成想表达的伦理思考,作家的想象力和独创性需要怎样的生活智慧和对人生的思考。研究伯吉斯的学者爱伦·拉弗里说:“尽管伯吉斯享受创作的快乐,但是伯吉斯绝不仅仅是为了享受创作的快乐而进行创作,他是为了表达他对生活的世界的信念和观点:他作品中对讽刺、类比和戏仿的强烈偏好表明他写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艺术而艺术。”伯吉斯自己在他的艺术论文章《成功》中说:“如果有人读了我的书——通常是这个人处于弱势,比如在医院——在书中发现了对生活本质的新的启迪,感觉快乐和钦佩,这就是我写书的成功。毕竟,书不是写给批评家而是写给民众的,特别是当他们处于弱势状态的时候。真正的成功就是要同时给人愉悦和启迪??无论一个作家多么差,如果他写的书改变了某个人的生活,他就实现了惟一值得拥有的成功。”在他的文章《再吮〈发条橙〉》中,伯吉斯说:“事实上,如果小说不能激发道德的改善或者智慧的增加,写小说就没有什么意义。”endprint
伯吉斯的作品虽然是文学作品属于艺术范畴,但是其中对哲学、伦理、社会、道德和人性的思考和探究其实是他的作品的本质。如果把伯吉斯叙事作品的后现代性剥离,他的作品仍然拥有深刻的思想和过人的智慧。只是大多数小说都有可能被政府封杀,原因在于它们太有揭露性和颠覆性了,不利于当局的统治。二战之后英国当局对文学创作严格控制,由于此种严苛的制度,文学作品在夹缝中求生存。因此人们公认,新闻检查对作家作品的影响为后现代作品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虽说苛政猛于虎,但是在后现代主义风格形成这一事物上也许因祸得福也未可知,正向中世纪的黑暗必然迎来辉煌的文艺复兴时代一样。
伯吉斯的叙事作品中异常突出地对传统价值体系进行颠覆。小说《比尔德的罗马女人》、《尘世权力》、《恩德比四部曲》、《意图颤栗》、《世间力量》、《城垛映像》、《老剑》等用不同的人物和故事颠覆了现代社会关于生死、爱国主义、战争、爱情、夫妻关系、男人和女人等等一系列的价值体系。这些颠覆,为了唤醒人们对现实世界更清醒的认知,让他们更理性的分析真实世界。作家如此煞费苦心,都是为了达到唤醒人们去过更聪明、更合理的生活的目的。
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后现代叙事形式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在它出现以前,人们已经见识过传统的叙事方式,所以就像吃多了一种食物一样,此时他们盼望着新事物的出现。文学作品也同样道理,人们容易忽略失去兴趣、习以为常和已经形成习惯的东西。后现代叙事形式在此时便应运而生并在叙事领域流行起来。正像伯吉斯在《世间力量》的开头这样写道:“那是我81岁生日的下午,我正在和我的娈童在床上睡觉,埃利宣告说主教大人来看我了。”这给读者始料未及的情节,让他们目瞪口呆、甚至喜出望外。此时,后现代叙事的魅力跃然纸上。他做到了文学创作的精髓:打破传统、另辟蹊径、寻求新的叙事途径来吸引读者。
《发条橙》是安东尼·伯吉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书的出版不仅在读者和评论家中引起震动,斯坦利·库布里克还在1971年将其搬上银屏,“被认为是20世纪中叶英国文坛‘反试验浪潮过后的第一部‘试验小说”。小说充分展现了伯吉斯的写作天才,富有独特的音乐节奏,以独特的手法对暴力进行了大胆而生动地描写和渲染。小说中各种成分交织在一起,后现代主义和对社会、政治的批评共现,哲理思考和科学幻想并存。伯吉斯曾说:“可依据小说家对语言的利用程度将他们分为两类。一类使用‘零度语言或透明的语言,既无隐含意义也不模棱两可,他们的诗歌远离诗歌而接近于电影,如果有用电影来表达效果会更好。另一类小说家则注重语言的模糊性,着意于利用语言的晦涩、双关或离心性的内涵。《发条橙》可以说是他对这一理念的实践。这部小说中伯吉斯无可比拟的语言创新是他叙述艺术的亮点。
伯吉斯的文学作品颇多,在《发条橙》之后他连续创作了一些作品,他文学事业的巅峰是他以一个叫毛姆的英国作家为雏型创作的《尘世权利》达到了。虽然《发条橙》并不为作家本人所珍视,也不像《尘世权利》那样受到评论家们的好评,但它深受读者的喜爱。这篇小说主题新颖,富有哲理,直至今日“柯罗瓦奶吧”仍为读者所熟知,可见伯吉斯在后现代叙述艺术上的成功有目共睹。
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和研究者而言,安东尼·伯吉斯作品的叙事伦理和后现代叙事技术,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他的作品融合了实用主义与流行文化、现实与虚拟世界。它丰富的想象、双关及黑色幽默带给人们无限的愉悦和有趣的思考。技巧上元叙事、潜文本、涂抹的使用更给作品平添了诸多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作品中音乐节奏的运用、低俗语言、反讽的叙述方式、特殊的叙述视角,使得作品丰富而且生动,拥有广阔的解读空间。当今的世界工业将进入4.0时代,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式都在不断变革。以往的叙事方式是否跟得上时代,是否会被读者厌倦,是否有必要探索新的叙事手段?人类社会的自由难题仍然存在,对叙事伦理和后现代叙事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对社会矛盾的揭示和社会生活深刻的反思,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 考 文 献]
[1]戴玉竹.个性偶在呢喃:通向生命美学的叙事伦理批评[J].边境经济与文化,2015(6)
[2]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莫扎特与狼帮[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张和龙.人类社会的自由难题—评安东尼·伯吉斯的《发条橙》[J].外国文学评论,2002(1)
[5]伍茂国.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学叙事伦理学[J].北方论丛,2011(3)
[6]伍茂国.叙事伦理:伦理批评新道路[J].浙江学刊,2004(5)
[7]伍茂国.现代小说叙事伦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8]伍茂国.伦理转向语境中的叙事伦理[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9][美]孟旦/安延明.实际可行的伦理准则及其进化论基础[J].世界哲学,2009(1)
[10][英]拉曼·塞尔登/刘象愚,陈永国等译.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77
[11]刘郁琪.叙事学新发展”还是“伦理批评新道路”—叙事伦理的提出及其理论价值[J].江汉论坛,2009(7)
[12]张凤伟.《发条橙》的叙述特色[J].文教资料2008(3)
[13]马海燕,刘冰,岳欣.后现代性语境中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的叙事伦理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4)
[14]李桂荣.安东尼·伯吉斯:后现代叙事的魅力[N].文艺报,2011-04-08
[15]刘郁琪.“叙事学新发展”还是“伦理批判新道路”-叙事伦理的提出机器理论价值[N].江汉论丛,2009-07-15。
[16]伍茂国.叙事伦理:叙事走向伦理的只是合法性基础[J].宁夏大学学报,2009(1)
[17]白春香.赵树理小说的故事体叙事—一《邪不压正》为例[J].晋中学院学报,2008(8)
[18]李志.本雅明大众文化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责任编辑: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