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如何讲好新闻故事

2015-10-22梁俊明

传媒 2015年23期
关键词:受众妈妈

记者如何讲好新闻故事

梁俊明桂林广播电视报社副总编辑

讲故事是人类基本的表达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记者身处新闻工作的最前沿,会讲故事是其应具备的能力和本事,也是其责任和使命。由中宣部、国家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四部门主办、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扎根人民,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讲好反映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形象、中国气派的好故事,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当讲故事成为新闻报道的有效形式,对于坚持“走转改”“三贴近”的新闻记者,就必须结合优秀的新闻故事实例,思索如何突破传统的报道手法,创新采写理念,讲好新闻故事,以实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人物的普遍性:深入生活发掘身边真善美。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概念:记者讲故事是新闻报道,绝非文艺创作,这就意味着故事首先要符合新闻的定义和要求。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决定了记者讲故事绝不能天马行空、臆想编造,必须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其次,什么样的故事是记者熟悉的、擅长讲述的?答案肯定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百姓的故事最生动,真实的故事最精彩。记者不必费心去寻找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而是走进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发掘传播身边故事凝聚着的真善美,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才能实现受众最大范围的认同。

近年来,桂林市各新闻媒体通过记者讲述各行各业基层第一线人物的精彩故事,有扶危帮困的“爱心妈妈”、默默坚守的环卫工人、诚实守信的导游员等,他们大都零距离存在于大众生活中,有血有肉、朴素实在,让受众随时随处真切感受到他们身上的真善美。

细节的独特性:人物性格表达的点睛之笔。细节是塑造人物性格、展示特定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细节还原来表达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让受众身临其境,故事才能讲得丰满可信。尤其在先进人物报道中,由于主要事迹经历的相似性,不注重细节的发现、捕捉、提炼和渲染,很容易落入千人一面的窠臼。因此,对细节独特性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刻画,往往只需点睛几笔,便事半功倍胜过千言万语,“这一个”的人物个性已跃然纸上。

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背着妈妈去教书》是“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陈斌强的事迹报道。记者在讲述浙江省磐安县冷水镇中学的语文老师陈斌强,用一条布带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绑在自己身上,“背着妈妈去教书”这一感人故事时,特别突出孝道背后的每个细节。其中有个细节让人过目难忘:有一次,一个学生告诉陈斌强:“老师,您身上好像有股怪怪的气味。”陈斌强知道,一定是妈妈的大小便沾到自己身上了。当学生说“这是妈妈的味道”时,陈斌强鼻子一酸:“是啊,这是爱的味道。”七尺男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流下了热泪。记者在细节上精巧独特、细腻入微的讲述,将人物的情感经历和性格特点表达得入骨传神,独具光彩。

环境的趋同性:受众的共鸣聚集社会正能量。不同于文艺创作中强调的典型环境,记者讲故事归根结底是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从受众角度出发,这个环境最好不要奇异特殊而远离受众,应是与受众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环境的趋同性体现在记者讲的故事不仅要走进群众的实际生活,还要触动群众的内心世界,关注群众的精神需求,才能引发强烈的社会共鸣,进而汇聚巨大的正能量。

百姓的故事最生动,真实的故事最精彩。记者不必费心去寻找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而是走进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发掘传播身边故事凝聚着的真善美,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才能实现受众最大范围的认同。

2014年3月,一场以“我陪妈妈看春天”为主题的大型孝行公益活动在桂林市拉开大幕。这场历时2个多月,有2000多个家庭、上万人参与的活动,起源于一则《推着妈妈看春天》的新闻报道。67岁的赵承泽患有脑血栓,视力下降,腿脚不好,出远门必须要人用轮椅推着。女儿刘希苑工作很忙,每年带妈妈出去的次数有限。赵承泽很想出去看桂林的春色,但她担心自己身体弱,拖累女儿。刘希苑读懂了妈妈的心思,她扶妈妈下楼,坐上朋友的汽车。在春风中,刘希苑推着轮椅上的妈妈走进了油菜花海。报道发表后,众多市民被触动。母女俩的故事唤醒了子女对父母的爱和感恩,由 “心动”产生“行动”,从而推进了桂林市民的这次孝行集体活动。

内涵的时代性:核心价值观要与时俱进。故事是有寓意的,新闻故事不能年年月月花相似,好故事必定顺应发展趋势、紧扣时代脉搏。一个典型人物的出现,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乃至以小见大,可以清晰映射出他所处时代的发展脉络。记者要善于挖掘蕴藏在故事里的时代特征,突出人物的个性色彩,弘扬先进的时代精神,才能更好地感染激励受众,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大山里的“美羊羊”》通过讲述“90后”女孩钱娅到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晴隆县自学成长当起“羊师傅”,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展示了当代大学生扎根扶贫攻坚主战场,奋发图强、大有作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以“可可小爱”这个全国知名的公益品牌为例,其来自于桂林市一个年轻的“90后”创作团队,他们的创业故事因为互联网和动漫的元素更彰显了新时代的青春风采。系列公益广告剧《可可小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中国梦”“中国大家庭”“社会公德”等主题结合在一起,通过可可、小爱这两个活泼可爱的动漫形象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解读,已成功登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近1000个电视频道和50多家网络媒体。

情节的连续性:新闻故事在延续中升级传播力。

故事可以长久流传,但新闻故事有多大传播力,还要靠记者坚持不懈的追踪采访和思想提升。新闻报道是有时效性要求的,而故事却是处在长时间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当记者在采写过程中注重新闻故事的延续递进,将一个故事演绎成如电视剧一般具有情节的连续性,这不仅能使故事本身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更能使故事蕴涵的新闻价值得到发展提升,在新闻传播中提高吸引力、增强感染力、扩大影响力。

2014年5月,全国各媒体广泛聚焦“桂林北京千里送心,大接力跑赢生命倒计时”这一新闻事件,是“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何玥大爱精神的延续传承。12岁的北京患者小包因心力衰竭,急需心脏移植;脑死亡的21岁广西青年小叶在解放军第181医院无偿捐献心脏等器官。为了这颗凝聚生命希望的心脏在6小时存活期内完成护送移植,北京和桂林两地的医院、航空公司、警方、急救机构等,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得助于无数人的努力付出,小包换心成功,重获新生。

情感的平等性:引导同理心注重人文关怀。好故事离不开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和真挚丰沛的情感。记者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去讲述故事,力求进入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体会采访对象的情绪和想法,理解采访对象的立场和感受。记者注重引导受众同理心的意义在于能够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摒弃老套廉价的煽情,不渲染受众的同情怜悯和当事人的感激涕零,从而获取一种平等的情感沟通方式,凸显人文关怀,不仅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更要关怀人的精神存在,维护和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

2014年3月12日,《桂林晚报》以《山路弯弯》为题,报道了龙胜县泗水乡7岁女孩杨启娟为了见到自己患病的父母,每周要步行十多里山路的故事。人同此心、情同此理,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3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对杨启娟的家庭困境做出《坚强的故事》的报道。3月25日,新华社机关党委发动全社党员职工捐款,成立“杨启娟家庭爱心救助基金”,用于资助杨启娟小学至高中阶段学费、基本生活费。3月27日,桂林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将杨启娟的父母接到市区进行免费治疗。

猜你喜欢

受众妈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不会看钟的妈妈
淘气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