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另类风景:开荒种菜的“中国爷爷奶奶村”
2015-10-22
新闻回放>>
美联社2015年7月7日发表一篇文章,颇为正面地报道了耶鲁大学的“中国爷爷奶奶村”——这个称谓来自于来耶鲁探亲的众多中国留学生的父母。在过去十年间,美国耶鲁大学北部一处杂草丛生的荒地,却逐渐长满了韭菜、香菜等美国百姓闻所未闻的蔬菜。原来,不少中国留学生的父母在学校社区内开垦菜园,此举除了获得校方的支持(比如化肥)外,也获得不少美国网友的称赞。他们羡慕中国家庭三代人在一个园子里培养家庭价值。对此耶鲁除支持外,还视其为文化创造,纷纷去学习,堪称完美的“耶鲁菜园社交”。
素材聚焦 “中国爷爷奶奶村”
来耶鲁大学探亲的中国留学生父母们,他们的日常活动就是管管孙辈、种种菜、玩玩太极。当孩子们在耶鲁大学里为学业打拼时,家长们通过菜园结识朋友,并吃到新鲜而且熟悉的蔬菜。但愿意种菜的家长,都得自觉地遵守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可以施肥,但是不能用杀虫剂;和邻居分享自己收获的蔬菜;外出时各家需互相帮忙照应菜地;若有人家要搬走了,他们还需负责找到下家,保证他们那块菜地还有人照料。如今,这片十年前开始慢慢成形的“耶鲁菜园社交”正在不断壮大,它传递着中国人的亲情、邻里情、责任感和健康的生活观。
知识链接
1854年,美国历史上第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正是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如今,耶鲁大学约1/4的国际学生来自中国。2014年的数据显示,耶鲁大学已有来自中国的680名学者、516名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58名本科生。
【考场仿真试题】对于耶鲁的“中国爷爷奶奶村”现象获得外媒和网友的称赞,你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则微评论,字数不少于150字。
【范文示例】耶鲁大学“中国爷爷奶奶村”的兴起,让西方国家看到了中国家庭带给家人的归属感、踏实、勤劳以及懂得分享等家庭观念所渗透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美。很多国人都对中国家庭模式感到不满,但事实上国外很多人对中国家庭这种聚集力和重视家庭的观念很赞同,因为西方国家个人化相对较重,家庭观念较弱。可能我们更迫切要反省的是在家庭中已经固化的个人角色和某些观念。
其他适用话题 教育;社交圈;社交方式;文化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