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病历中的药物过敏史调查与分析

2015-10-22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过敏史头孢菌素病历

孙 岩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住院病历中的药物过敏史调查与分析

孙 岩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目的 对住院病历中的药物过敏史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期确保住院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病历中药物过敏史的相关情况。结果在随机抽查的1200份住院病历中,发生药物过敏的病历为115份,占比9.58%。过敏药物排名第1位的是青霉素类(占比36.5%)、第2位是破伤风抗毒素(占比15.7%)、第3位是头孢菌素类(占比12.2%)。结论应该加强住院患者药物的监测,尤其是青霉素类、破伤风抗毒素、头孢菌素类等药物的监测,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住院病历;药物过敏;过敏反应;头孢菌素

药品在临床上治病救人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其中,过敏就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1]。为进一步了解我院住院病历中的药物过敏史,为提高我院住院患者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我院住院病历给予随机调查与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各个科室的住院病历,每季度随机抽取100份,合计抽取1200份住院病历,对其实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评价,详细记录病历中药物过敏史的相关内容。

1.2方法:本次调查根据《新编药物学》[2]收录的过敏药物类别给予分类,主要分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解热镇痛抗炎药、氨基糖苷类等。对于患者中成药过敏史没有给予详细的分类,主要调查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12种中成药注射液。本次调查对于食物、海产品与油漆等非药物过敏患者没有给予统计。

2 结 果

在随机抽查的1200份住院病历中,发生药物过敏的病历为115份,占比9.58%。其中,对1种(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为102例,占比8.50%;对2种(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为11例,占比0.92%;对3种(类)及以上药物过敏的患者为2例,占比0.17%。本次过敏病例调查发现,过敏药物排名第1位的是青霉素类(占比36.5%)、第2位是破伤风抗毒素(占比15.7%)、第3位是头孢菌素类(占比12.2%),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 论

药物过敏主要是特异体质的患者在运用某种药物进行治疗而出现的不良反应。皮肤潮红与发痒、出现呼吸困难等是药物过敏的主要表现。一旦出现药物过敏应该高度重视,及时科学处理,否则严重的患者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从本次调查分析来看,在随机抽查的1200份住院病历中,发生药物过敏的病历为115份,占比9.58%。过敏药物排名第1位的是青霉素类(占比36.5%)、第2位是破伤风抗毒素(占比15.7%)、第3位是头孢菌素类(占比12.2%)。我们认为,青霉素类、破伤风抗毒素、头孢菌素等药物不良反应比较高,跟它们在临床上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有关。从这也可从另一个侧面看出,抗菌药物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多,所引发的药物过敏问题比较严重,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对于青霉素类、破伤风抗毒素这2类药物在注射使用之前应该给予皮肤过敏试验。而对于头孢菌素类在注射使用之前是否需要做皮试目前尚存在争议。我们认为,可以按照头孢菌素类的药品说明书有关要求,依据患者的体质是否为过敏性体质、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等方面给予综合考虑是否需要对患者作皮肤过敏试验[3]。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临床使用药物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误区:①认为药品的用药量比较小则就不会出现过敏;②临床上用过的药品就不会出现过敏;③使用中药注射液或其他中药制品就不会出现过敏;④出现过敏反应的时间为用药时,或者出现在用药后不久;⑤一旦出现过敏则给予停止使用药品就可以自动消失症状;⑥使用抗过敏的药品不会诱发过敏反应;⑦经皮试发现是阴性者则不会出现过敏;⑧在对患者作皮试的过程中本身不会出现过敏反应[4-5]。

诊断本次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做好预防工作是有效防止药物过敏的基础与关键。要高度重视药物过敏这个问题,患者用药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同时要注意做到如下几点:①存在某种或某几种过敏史的患者在每次接受药物治疗时,应该主动地告知医师自己的药物过敏史,以防止再次使用可致使患者出现过敏的药物。②在临床上治病用药过程中,不要过多用药,也不要过杂过量用药;对于同一种的药品不能长期过久使用;同时不可忽视药品存在交叉过敏与多价过敏等现象[6]。③对于露天工作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警惕光敏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容易引发光毒性不良反应。灰黄霉素、奎尼丁、非那根等其他可诱发光敏反应的药物应该不要在患者露天工作期间给予使用。

表1 过敏病例中药物情况分布(n=115)

综上所述,我院近几年来住院用药还是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科学合理使用抗菌等药物有待进一步加强监测与管理,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临床上科学合理用药,千方百计降低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

[1]程国印.中药注射剂临床应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9(19):197-198.

[2]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4-167.

[3]张建民.8860份住院病历中的药物过敏史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事,2012,26(7):770-786.

[4]李勇.头孢菌素过敏性调查与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0):41-42.

[5]魏红江,蒋建春,何英芝,等.严重药物过敏反应临床分析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3):67-68.

[6]熊健,欧阳谨.某基层医院1514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8):205-206.

R97

B

1671-8194(2015)16-0087-02

猜你喜欢

过敏史头孢菌素病历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强迫症病历簿
头孢菌素给药前有必要常规皮试吗?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沉默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