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扶贫现状
2015-10-22张永军
张永军
陕甘宁革命老区曾为中国革命作出无数牺牲奉献,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始终牵动着党和全国人民的心。习总书记春节前在陕西调研期间,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并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今天的陕甘宁,贫困情况到底如何?离全面小康还差多远?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调研,希望能呈现出一个真实的陕甘宁。
陕甘宁地处黄土高原地带,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对外开放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诸多因素导致的贫穷落后成为陕甘宁的一张隐性名片,扶贫开发工作俨然成为了陕甘宁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和重中之重。
从贫困人口区域分布来看,西部地区尚有贫困人口3600万,陕甘宁地区的贫困人口接近1000万,其中陕西、甘肃贫困人口在400万到500万间,宁夏贫困人口也在100万以上,占到了西部地区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占到全国贫困人口的七分之一。陕甘宁地区共有贫困县162个,其中国家扶贫重点县108个,革命老区县51个。基数大、难度大、任务重,这是陕甘宁地区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这就要求陕甘宁地区每年至少需要解决200万以上的贫困人口,才能到2020年有望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
陕西:
精准扶贫老区群众
陕西是扶贫开发任务比较重的省份。在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陕西占50个,同贵州并列第二位,处在秦巴山区等3个连片特困区范围内的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还有10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7个。三者相加,共87个,占全省107个县级行政区划数的80%还多。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有460多万,贫困发生率接近18%。2014年陕西实现脱贫人口114.7万,贫困发生率下降4个百分点。
在全省107个县(市、区)中。陕西革命老区县有59个,占全省总数55%,其中37个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至去年底,按照省级扶贫标准,全省贫困人口还有460多万人,其中革命老区县有293.76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六成以上。贫困群众大多集中在秦巴山区、吕梁山区、六盘山区3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及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2个省级片区,成为陕西最难啃的“硬骨头”。
回望陕西近四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成绩是值得肯定的,扶贫开发的责任是沉甸甸的。2011年,我国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时,陕西有一组沉甸甸的数字:按照2500元省级扶贫标准(2010年不变价),全省有贫困人口7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7.3%。贫困,成为制约陕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
而今,陕西呈现出一组新数字:31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其中59个革命老区县脱贫190.68万人,占全省脱贫人数61%,贫困发生率预计降低到10.93%,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从陕西扶贫开发的措施来看,精准扶贫是陕西一直以来的布局。201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从最难啃的“硬骨头”抓起,启动实施大规模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2014年又将溜北旱塬地区和秦岭北麓,纳入全省移民搬迁规划。
据初步统计,2011年以来,陕西累计投资331亿元,搬迁贫困人口21.9万户85万人,其中革命老区县累计投资289亿元,搬迁贫困人口19.1万户72.6万人,占全省搬迁贫困人口总数的87.3%。
在对有能力搬迁群众实施建房补助政策的同时,陕西还对无劳动能力、无家庭积累、无安全住房等“三无户”特困群众出台政策:采取优先安置,政府免费提供住房,特困群众免费居住,产权归集体所有,安置资金由各级财政承担。
此外,为加快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陕西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加大创新力度,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先后开展对贫困户实行建档立卡、驻村帮扶等精准扶贫。
“建档立卡,犹如找准了滴灌对象;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制度,就是铺设滴灌管道。”陕西省扶贫办主任郭汉文形象地说,去年建档立卡,陕西共识别出贫困村8808个、贫困人口575万人,为全省精准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14年陕西开展了省、市、县三级干部驻村联户扶贫,累计派出2.05万名各级驻村干部,组成7323个工作队,驻村帮扶7323个低收入村,13.5万名干部结对联户帮扶23.5万贫困户。
扶贫就像中医看病,号不准脉,就下不准药,治不好病。精准扶贫就是要号准脉,下准药,治好病。为了精准扶贫到户,形成支持老区发展的社会合力,陕西自2011年以来,还展开了中央驻陕定点扶贫、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富县帮贫县活动、苏陕对口扶贫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扶贫。4年来,社会各界共向贫困地区投入和引进资金103亿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的最终结果是要帮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为了避免扶贫资金撒胡椒面,优先让技能缺失的贫困地区和老区群众得到更多扶持,陕西省早在2003年,就率先在全国首创了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项目,为全国“雨露计划”培训试点作出了经验积累和有益探索。
从2011-2014年这四年间,陕西省“雨露计划”项目,共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47亿元,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和资助中高职学生26万人。其中,59个革命老区县共培训学生近16万人,占总资助人数的61.4%。
为了使贫困不再代代相传,斩断贫困复制链条,教育扶贫无疑是陕西解决贫困的治本之策。2011年陕西省创新出台了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本科四年每生补助1.2万元。4年来,陕西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累计安排财政扶贫资金4.97亿元,共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6.63万人。其中,59个革命老区县,共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3.96万人,占总资助人数的59.7%。
精准扶贫是手段,精准脱贫是目标,中央给力,自己发力,社会助力。陕西的扶贫工作立足于综合性、稳定性、长效性,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实施精准扶贫,解决好扶谁、谁扶、怎么扶的问题。只要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统筹推进“四个全面”中谋划布局,力促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加快形成精确对接的扶贫格局,陕西扶贫攻坚就一定能取得新的突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甘肃:
“1236”扶贫攻坚只为百姓生活更好
甘肃,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份之一。多少年来,贫困的幽灵,在这里久久徘徊。
1876年,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上书朝廷,疾呼陇中“苦瘠甲于天下”!
直到30年前,联合国专家在定西考察,丢下的还是一句绝望的评价:“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向贫困宣战!1982年,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
经过30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甘肃终于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圆了世代温饱梦,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根据最新的扶贫标准,甘肃共有5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17个省级贫困县,分属在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5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有8个革命老区县。
“穷”字刺眼,却是甘肃无法回避的现实。甘肃怎样才能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如何才能补上全面建成小康这块最大的“短板”?
从目前情况来看,甘肃与全国相比还有“四个尚未根本改变”:甘肃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连片特困区域多、发展难度大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致贫因素较多、返贫压力大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收入差距拉大、相对贫困凸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面对省情,从2012年初开始,甘肃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40余万干部直接联系40余万特困户,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这一超常规的创新之举,成为甘肃举全省之力开展扶贫攻坚的一次总动员。
每年的四五月间,甘肃省委、省政府一把手及所有领导干部都会深入基层,走村入户,访民生、问需求、谋对策,就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一系列的密集调研,足迹遍布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和藏区三大集中连片区和部分“插花”型贫困片区。
经过调研,2013年6月甘肃组织专题研讨会议,交流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调研成果,研究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与办法,确定并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全力破解新时期、新阶段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所在。
2013年9月,甘肃正式颁布《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清晰明确了18项政策措施和6大保障机制,用求真务实又令人温暖的笔触,清晰勾勒出甘肃新一轮扶贫攻坚的行动路线图。
何谓“1236”?即紧扣持续增加收入这一核心,确保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到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到2020年达到12000元以上,进一步缩小与全国的收入差距;做到不愁吃、不愁穿;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异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能力素质提升等六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截至2014年底,甘肃省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减少贫困人口140万人,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692万减少到412万,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19.8%,58个片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747元增加到4897元,年均增长14.2%。
2015年,甘肃省将进一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并力争全省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要以全省建档立卡的6220个贫困村为扶持区域,重点扶持计划实施的100个特困片区的1000个整村推进项目村,以持续增加贫困户收入和改善贫困地区面貌为目标聚焦发力,全力组织实施“百片千村”扶贫攻坚示范工程。并把精准扶贫和区域发展项目结合起来,形成扶贫攻坚的聚集效应。
甘肃的“1236”扶贫攻坚行动,将扶贫工作瞄准最贫困的乡村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抓得准、抓得实。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省情实际,具有甘肃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
而联村联户行动,推动了新一轮精准有效、规模空前的扶贫开发攻坚战和整体战,通过联村联户行动助推精准扶贫,能够做到“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建立了有效的帮扶机制,工作措施上做到了精准扶贫对象、精准致贫原因、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管理、精准考核管理,实现了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到村到户。
正如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所说,“深化扶贫攻坚要做到精力再集中,精准再具体,精髓再彰显,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精准扶贫各项目标任务落地生根”。
宁夏:
“1269”强力推进扶贫攻坚
宁夏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该地区有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个革命老区县,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的65%;人口256.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1%,其中回族人口133万人,占全区回族人口的59.1%,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根据新扶贫标准,在宁夏的600万人口中,有200万人生活在素有“苦瘠甲于天下”说法的中南部山区,这200万人中还有100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9个县(区)1560个行政村的干旱半干旱山区、阴湿半阴湿山区和土石山区。
根据宁夏的贫困现状和特点,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1269”扶贫开发总体工作部署:“1”是以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为总揽,“2”是举全区之力大打35万生态移民和65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两场硬仗,“6”是积极创新贫困县考核、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发展、扶贫项目资金管理、金融服务、社会帮扶六项工作机制,“9”是深入实施特色产业、“黄河善谷”和城镇化带动、文化旅游、就业和技能培训、交通和信息、危房改造和生态环境整治、饮水安全、教育扶贫、卫生计生和社会保障等九项扶贫行动计划,强力推进扶贫攻坚。
2011年,宁夏在中央的支持下,5年时间内,计划投资105亿元,对35万贫困人口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截至2014年移民工程完成率已达九成以上。
回溯宁夏扶贫开发历程,最早始于1983年“三西”农业建设项目,此后又组织实施了“双百”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新世纪千村扶贫(2001-2010年)和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2011-2020年)。特别是新阶段以来,宁夏紧紧抓住国家批准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实施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重大机遇,确立了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和沿黄经济区发展两大战略,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统筹山川发展,狠抓扶贫搬迁“挪穷窝”。从上世纪80年代起,宁夏对生活在不宜居住、不宜发展环境里的极贫群众实施扶贫移民政策,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异地扶贫搬迁移民、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累计移民百余万人。特别是“十二五”生态移民,累计建成移民住房7.01万套,搬迁定居24.66万人。
实施精准扶贫,狠抓“四到”攻坚“治穷病”。针对65万建档立卡就地脱贫人口,实施“基础设施到村、产业项目到户、培训转移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的“四到”措施,坚持基础设施到村,集中力量改善贫困村用水、用电、出行、住房、基本农田、生态环境等生产生活条件;坚持产业项目到户,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等特色产业;坚持培训转移到人,把技能技术培训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帮扶责任到单位,建立完善“不脱贫不脱钩,一帮到底”工作机制,向贫困村选派帮扶单位、帮扶工作队和扶贫开发驻村指导员,提高扶贫效果。2011年以来,启动实施500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和100个贫困村定期脱贫销号。
统筹城乡发展,狠抓区域发展“换穷貌”。着力打造“黄河善谷”,重点推进6个慈善产业园区建设;全面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扶贫攻坚工程,推动固原盐化工循环经济扶贫示范区建设,开工建设了宁夏(西吉)闽宁产业园区、隆德县六盘山工业园区等6个工业产业园区;启动了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暨大县城建设大会战,组织实施了300多个项目,完成投资百亿元;加速推进水利交通和生态环境建设扶贫攻坚工程,建成集中供水工程43处,解决了52.5万人饮水安全,解决中南部地区城乡110.8万群众饮水问题的安全水源工程进展顺利。
坚持以人为本,狠抓公共服务“拔穷根”。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三免一补”政策,学校营养早餐和午餐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在银川创办六盘山高级中学和育才中学,免费招收西海固地区贫困群众和生态移民子女,让他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和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积极引导宁夏燕宝基金会等社会力量支持宁夏职业教育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实现标准化,妇幼卫生“六免一救助”政策扩大为“七免一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倮;探索建立了“少生快富”这一社会制约与利益导向相结合的计划生育新机制,实施少生快富整村推进试点。
动员各方力量,狠抓社会扶贫“结穷亲”。一方面,福建与宁夏两省区17年来始终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对口帮扶、互派挂职干部、开展经济协作等做法,不断推动闽宁协作从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教育、文化、医疗等各领域合作的新格局;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发展为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三位一体”的对口协作新机制,创造了东西扶贫协作“闽宁模式”的成功典范。另一方面,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驻村帮扶,各级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同时,积极探索在各级党政机关和科研单位即将退休的老干部、老科技人员中选派贫困村脱贫致富指导员,帮助贫困村抓好特色产业开发。
完善造血机制,狠抓改革创新“摘穷帽”。从2011年开始,对扶贫对象实施了“扶贫到户、责任到人”双到扶贫攻坚工程,对有发展能力和发展愿望的贫困户进行了精准扶持;启动实施115个产业扶贫示范村、1万户产业扶贫先行示范户创建工作,不断创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的利益联结新机制和产业扶贫到户“造血”新机制;抓住国家开展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机遇,探索金融扶贫新路径,引进金融资金与互助资金叠加运作机制,实施“千村信贷”项目,实现了“借、贷、贴、保”四步跨越,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