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班会的牵动效应

2015-10-21彭敦运

中小学德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班会师生校园

彭敦运

微班会(一种由明确的教育目标,相对完整的程序,鲜明的主题,精干的内容所构成的主题班会短视频)走进班级,不仅吸聚了师生的眼球,也促进了校园影视文化的发展。怎样生成这样的影视作品并成为作品中的主角?怎样欣赏这类文化……许多“屌丝”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原来的“丝”也有不少成了校园的明星和导演,他们的作品也常成为师生情绪爆棚的火种。

我们发现,一个个新的文化小生境正在校园形成。

【一线报告】

为了展示学生成长中的亮点,凸显微班会教育成果,学校专门创办了学生刊物《碧云》,且既有纸质版,也有电子版;各班还组建了自己的QQ群、班级博客群。《碧云》定期发表微班会的广告,刊载学生的点评、图片;而QQ群、博客群则全天候发布与学生相关的信息,24小时与家长保持沟通。这些措施,让微班会由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学校突围而出走向了社会,从实境施行走向了虚拟传播。微班会与校园自媒体结合,让师生自我教育的信息发布、存贮和交流再也没有时空限制,各班自主经营自己的“媒体”,迅达,自由。

由微班会催生的自媒体,让每位师生都拥有了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博客),即使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也会在学校计算机教室里精心制作,或用手机发送自己的微博。自媒体就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每个师生的精神财产(学校85%的教师有自己的博客,四年级以上的学生70%有自己的博客)。“草根”们就是利用互联网来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描述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构建自己的虚拟社交世界。

许多留守学生不时陶醉在千姿百态的班级博客里,陶醉在林林总总的跟帖里,陶醉在微班会的制作中。他们说,自己的“心”因此有了“家”。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网络中流行的弊病,为此虽然我们也增设过“路岗”,可还是经常遇到拦截不了的尴尬。我们的师生一方面是自媒体的主人,发布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编写的,但同时也是自媒体的“烂客”与“黑客”。自由发布的信息,有的冲淡了微班会的主题,成为生活琐事的流水帐,有的甚至是胡诌……这些东西没有传统媒体编辑的拦截,“肆意”泛滥,成了提高自媒体质量的障碍,也成了我们净化校园文化的隐忧。

最近,我们也在吸收外界的一些好做法,利用微班会来提高路岗的拦截功能,加强对师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开展全校性的网络道德竞赛,培养优良的网络人格……我们希冀,微班会与网络联姻,能形成留守生教育中更为靓丽的特色。

【分析与探寻】

这是武汉市江夏区碧云小学在向上级汇报微班会与校园自媒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时,校长所说的一段话。

与校长的看法相似,许多班主任觉得,首先还是应该抓住德育这个核心。这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养料,也是学校生存的根本、发展的灵魂。在微班会中坚持德育核心价值,不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对每一个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然负责”。只要坚守住这五个“负责”,校园的文化建设、班级的小生境建设,就都可以顺利展开,也都可以和谐发展,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校打上深刻的特色烙印。

为了形成这种德育特色并日渐巩固下来,学校需要完善教师、家长、学生骨干等三支基本队伍的建设。

建设这几个队伍时,我们采用了老师们所说的“金字塔式”培训的方法。处在塔尖的培训,是聘请上级教育信息中心及教科所的专家、领导来校进行实地考察、做前沿化的引领培训,结合网络教育社区遇到的实际困难,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培养了一些精通网络、熟悉网络教育的骨干教师。

处在塔腰的培训是聘请本地、本校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实时培训,确保每一位教师熟悉并能使用相关资源,参与教育社区的互动,参与学校的校本德育资源库建设。

处在塔底的培训是由学校信息技术老师协同班主任对全校学生和部分家长进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这种培训是普及性的,是“带电”文化小生境的基础。

实践证明,这种金字塔式培训高效实用,不仅迅速催生了校园德育特色,也成功地用这种特色润养了网络社区。我们发现,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由学生对家长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比社区独立进行的培训更有效。家长们都反映,“后喻”成了他们家庭自身发展的重要模式,成了他们阅读微班会最主要的支撑力。

而正是微班会这种巨大的牵动效应,让许多学校积极借助网络社区,确立了自己的三种空间。

第一种是个人空间。网络社区都具有批量导入的功能,只需提供学生的学籍号码、老师的手机号码,网络社区就能将老师、学生一次性实名录入,然后,通过邀请码录入家长。即使暂时没有建立网络社区的学校,利用QQ群,也能生成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个人空间。这样就迅捷地实现了全员信息互通,所有人员的网络空间动态和学校动态,都能在第一时间被所有社区成员知晓,充分体现了网络社区的先进性和便捷性。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新的教育资源,一种新的交际空间,也是一种新的展示自己的平台。他们自主选择空间的色彩和分区板块特点,自主决定怎样进行装扮、怎样添加空间内容,强化了“我的空间我做主”的自主意识和成就意识。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内心需求,而且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他们开始培育自己的爱好,发展自己的个性,开展自己的网络创新,推动了自主成长的良性循环。黄石市马家嘴小学602班的刘庆玉同学一直爱好创作,后来她利用个人空间,不仅上传了许多微班会的素材,而且撰写的长篇玄幻小说《吸血鬼成长记》吸引了大批忠实的粉丝,仅浏览前10章的人数就达到了1万多,不少网站还给她寄来了电子签约协议。

第二种是班级空间。班级博客和QQ群是班主任们发表微班会实录、班级管理细则及公约和推荐图书的天地,这个天地全天候运行,让同学们对自己的日常行为有了一个明晰的准则和方向。同时,每周一篇电子日记的作业,也成了不少学生吐露心声、交流思想的良好方式。

第三种是学校空间。校本德育内容上网、不同班级选送的微班会展播,成了网络环境下构建学校德育特色的重要策略。这种策略与校内外新闻播报、网上论坛、学校信箱、校长热线、教师答疑等相互交汇,为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个人与个人的互联互通搭建了一座极好的立交桥,实现了所有人之间的资源共享、互鉴互学。

然而,有了这些也并非就万事大吉了。为了保证这些空间的正常运行,还必须建立经常性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否则就会因为监管不力而滋生庸俗与阴暗。具体做法是将日常考核和网络评价实施和谐对接,在教育社区中设立各类虚拟徽章,而且逐级上升,如“最棒奖”“光盘徽章”“星光模范”“最佳微客”等等,班主任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考核,并实时发放网络徽章。这样做,效果远远大于一般性的口头表扬。因为网络的开放性特点,让同学们得到的表扬被不断固化和扩展,这是口头表扬所远不能及的。无疑,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瞬时激励功能,更是长久的鞭策和引领,是滋润学生精神成长的甘泉雨露。

班级文化的小生境,的确需要这种持续不断的甘泉雨露来润育。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教科所

湖北武汉  430223)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班会师生校园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麻辣师生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