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之解析
2015-10-21刘红博
刘红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低碳校园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低碳消费意识,有助于为低碳技术的开发和低碳理论的探讨营造良好的氛围。本文就低碳概念的背景、我国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现状和建设的原则做出一般性的解析。
【关键词】低碳概念;绿色校园;建设思路
一、“低碳校园”的界定
“低碳校园”就是在校园生活中引入低碳生活,在校园里提倡“无纸化教学”,即减少教学过程中对纸质书本的使用,加大电子化教学的力度等,从学习和生活中实现节能减排,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例如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少用纸巾,重拾手帕;少用塑料袋;提倡节能减排等等。这些不仅是社会应有的道德准则,而且也是建设低碳校园最基本的行动。这里的低碳校园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个是实物意义上的低碳校园,这是指在日常的校园生活和学习中看得到的实际行动。另一个层面上的低碳校园指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主要是指在高校里的以在生活学习中节能减排核心的低碳意识的树立。
二、建设低碳校园的现实诉求
低碳经济,是21世纪生态文明理念在经济发展形态或形式上的体现,是当今人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资源利用的一种解决方案。建设低碳校园,特别是建设高校低碳校园,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且大有作为。
(1)低碳经济是低碳校园建设的重要目标既然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活,那么作为聚集青少年教育的学校,低碳校园则可以成为实现低碳经济目标做出贡献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教育部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等重要文件。文件要求,学校不仅“要把建设节约型学校作为学校发展战略列入到‘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而且要“将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学校,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意识和行为的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纳入到学生行为守则和德育考评之中”。这些新理念、新措施的提出,“是教育面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举措。”低碳校园建设的目标是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提倡和推广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理念,研发和运用先进的技术,全面提高学校师生员工的环境素质。
(2)目前高校离低碳校园相去甚远其一,低碳意识比较薄弱。节能减排最重要的前提是提高师生及社会成员的环境意识。目前,多数高校均未开设低碳教育或环境教育的课程,媒体对这种教育报导力度不够,加之一些学校领导对低碳、节能减排工作不够重视,因此,从整体上看,高校师生员工的低碳意识比较淡薄。其二,学校纸张耗用量惊人。据统计,高校研究生、本科生的毕业用纸,教师教学用纸,期末考试用纸等等共计近30亿张,约2800吨,而这些纸张需耗费木材2450吨,煤1400吨,水105万吨,同时排放3640吨左右的二氧化碳。当然,这些用纸大多是必要的,但节约的潜力也是不可低估的。其三,水、电、粮食、用车等浪费现象严重。不少高校的饭堂倒掉剩饭剩菜,教室或宿舍无人时长明灯等十分普遍;教师拥有的私家车越来越多,通勤车空坐率加大,消耗和排放现象加剧。
其四,节能管理体制不完善。高等学校迅速发展,规模扩大,学校能源用量增加,但不少学校缺少有效的能源激励政策和控制性有力措施,因此节能减排工作效果不佳。有的学校管理粗放、能源责任人不明确,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缺乏力度等原因,存在较多能耗过大的漏洞,导致能源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
三、低碳理念贯穿于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思路
3.1 绿色校园建设合理的选址和整体规划的思路尽量保护原来的生态系统,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要充分考虑有合理的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 以厦门大学漳州新校区为例:新校区尊重原有山脉的自然形态,将基地环境中的三个水库连成一体, 兼顾东面临海的优越地理条件,创造山海之间、溪水环绕的生动的校园环境。 建筑与山水的自然融合,建筑与绿化环境的自然融合,营造出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生态校园。在建筑规划阶段,慎重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体型、体量、绿化配置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改善热环境。 对了建筑平面的布置以及朝向而言,冬季应有适量的阳光射入室内,避免冷风吹袭;夏季则尽量减少阳光直射室内及外墙,有良好的通风。
3.2 绿色校园建设的智能化中央管理系统应用的思路把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等综合集成到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中,将语言、数据、图像以及监控信号等进行规划设计,综合在结构化的布线系统中,通过中央管理系统实现对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维护管理。 作为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共管的全国重点大学的东华大学松江校区的智能化建设,值得参考与借鉴。 其旨在建设成为一个借助信息化教育和管理手段的高水平的智能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一套完整的数据及图像通信传输等多媒体的综合布线系统,整体主干采用单模光缆,各楼宇内部信息点采用 6 类非屏蔽双绞线。 建立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等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兼容性及先进性的 6 类布线系统。
3.3 绿色校园建设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的思路在学校建筑的屋顶和玻璃墙上铺设光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解决部分日常用电。 在西部风能或地热资源丰富的学校,建设充分利用风力电场,以缓解地区供电紧张局面。 学校每日的日常用水、排污都进入了江河,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实际上,只要通过中水系统技术,将这些污水进行简单的过滤处理就可以用来冲涮厕所、浇花、绿地用水。
3.4 绿色校园建设教学区生活区与运动区园林绿化的思路教学区采取带状布局结构,功能带与绿化带相间,最大限度地将绿化带的生态环境向教学区渗透、延伸。 生活区采取组团式布局结构,组团间为大片绿地相隔,底层院落周围常以绿灌木作绿篱。 在向阳的一面,可种植一些落叶乔本以利于夏季遮荫、冬季采光。运动区的绿化不仅发挥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养护运动场地作用,还为师生提供遮荫、休憩的空间。 实现良好的绿化与人工景观和校园设计的和谐统一。低碳体现绿色平衡理念,即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特点。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 这不仅满足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充分展示了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黄沛,宁海佳.节约型校园理念下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之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09(9).
[2] 彭淼,史云峰,董园.低碳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9).
[3]任燕.高校建設低碳校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
2011(7):85.
[4] 胡玉东,翟丹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及对策调查报告[J].中国电力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