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2015-10-21张晓磊
张晓磊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24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23例治愈好转,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愈率,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53-02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又称急性重型胆管炎(ACST),是指在胆管梗阻的基础上,并发胆管系统的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其病因多为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76.0%~88.5%的由胆管结石梗阻引起,其次为胆道蛔虫、胆管狭窄或肿瘤等所致的梗阻引起。常见的感染细菌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厌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胆管结石易造成胆管梗阻和狭窄,使胆汁排出不畅、胆汁淤滞、继发感染。起初胆管组织充血、水肿、渗出,发生急性胆管炎;随着病变的发展,梗阻加重或形成胆管完全性梗阻,胆管壁糜烂、坏死,胆管内充满脓性胆汁,腔内压力升高,常形成胆源性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即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治24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男14例,女10例,最小28岁,最大78岁,平均5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症状,伴重度休克型3例。
2护理
2.1维持体液平衡 严密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循环功能,如脉搏、血压、CVP和每小时尿量等;及时准确记录出入水量,为补液提供可靠依据。对于休克病人应立即予以: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补液扩容,尽快恢复血容量;遵医嘱及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和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及供氧[1]。根据病情、CVP、胃肠减压及每小时尿量等情况,确定补液的种类和输液量,合理安排输液的顺序和速度,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2降低体温 根据病人体温升高的程度,采用温水擦浴、冰敷等物理方法,防止体温继续升高。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可根据病情遵医嘱通过口服、注射或其他途径给予药物降温。遵医嘱联合应用足量有效的广谱抗菌药,以有效控制感染,使体温恢复正常。
2.3维持有效呼吸 密切观察病人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动态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定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以了解病人的呼吸功能状况。若病人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氧分压降低,提示病人呼吸功能受损。协助病人卧床休息,以减少耗氧量。非休克病人取半卧位,使腹肌放松、膈肌下降,有助于改善呼吸和减轻疼痛;半卧位还可促使腹腔内炎性渗出物局限于盆腔,减轻中毒症状。休克病人应取头低足高位。禁食可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减轻腹部胀痛;通过胃肠减压,可吸出胃内容物,减少胃内积气和积液,从而达到减轻腹胀、避免膈肌抬高和改善呼吸功能的效果[2]。对诊断明确的剧烈疼痛病人,可遵医嘱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给予消炎利胆、解痉或止痛药,减轻腹痛,有利于平稳呼吸,尤其是腹式呼吸。根据病人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及血气分析情况选择给氧方式和确定氧气流量或浓度,如可通过鼻导管、面罩、呼吸机辅助等方法给氧,以维持病人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改善缺氧症状,保证组织器官的氧气供给。
2.4营养支持. 术前:不能进食或禁食及胃肠减压的病人,可从静脉补充能量、氨基酸、维生素、水及电解质,以维持和改善营养状况。对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遵医嘱予以维生素K1肌内注射。术后:在病人恢复进食前或进食量不足时,仍需从胃肠外途径补充营养素;当病人恢复进食后,应鼓励病人从清流质饮食逐步转为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和低脂饮食。
2.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加强观察:包括神志、生命体征、每小时尿量、腹部体征及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同时应注意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和心电图等检测结果的变化。若T管引流液呈血性,伴腹痛、发热等症状,应考虑胆道出血;若腹腔引流液呈黄绿色胆汁样,应警惕胆漏的可能。若病人出现神志淡漠、黄疸加深、每小时尿量减少或无尿、肝、肾功能异常、血氧分压降低或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提示多器官功能障碍,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3]。加强腹壁切口、引流管和T管护理。病人发生胆瘘时,在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的基础上,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及维生素,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防止因胆汁丢失影响消化吸收而造成营养障碍。一旦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征象,应立即与医师联系,并配合医师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选择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肥胖;定时进餐可减少胆汁在胆囊中贮存的时间并促进胆汁酸循环,预防结石的形成。出现腹痛、发热、黄疸时及时到医院诊治。病人带T管出院时,应告知病人留置T管引流的目的,指导其进行自我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和放置引流袋,防止扭曲或受压;避免举重物或过度活动,以防管道脱出或膽汁逆流;沐浴时应采取淋浴的方式,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引流伤口处;引流管伤口每日换药一次,敷料被渗湿时,应及时更换,以防感染,伤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保护;每日同一时间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若引流管脱出、引流液异常或身体不适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张换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J].实用外科杂志,1982,5:267.
[2]孙中杰,潘乘恩.重症急性胆管炎48例治疗体会[J].中华实用外科杂志,2001,21(6):356.
[3]谷川,黄耀友,潭炜,等.急性胆管炎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普外临床,1994,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