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护理
2015-10-21蔡碧玉蔡婉妮
蔡碧玉 蔡婉妮
【摘要】目的 对ICU病房患者给予肠内营养(EN)后的护理,提高肠内营养护理水平,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产生,保证肠内营养顺利实施。方法 :对ICU病房中30例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体会 合理规范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危重病患者的腹泻、误吸、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危重病患者 肠内营养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67-02
随着营养支持的发展,肠内营养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肠内营养大大改善了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在营养支持治疗的过程中,护士担负着重要的角色,经过规范、合理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通过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共30例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将肠内营养的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观察病例2013年3月~2014年10月危重患者中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的共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5-81岁,平均65岁,所有患者都愿意全程配合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2护理
2.1前期评估与健康指导。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进行置管评估,选择柔软的、型号合适的、对胃酸不敏感、不刺激的肠内营养管。置管前要向患者详细讲解置管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告知置管有可能引起的呕吐、呛咳等不适,及置管过程中的注意要点,让患者在心理上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2无菌操作在配制营养液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配液室要严格消毒,配好的营养液要当日一次用完。置管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操作者的手及病人皮肤要进行严格消毒。选用含终端滤过器的密闭式一次性医用塑料输液器, 可有效防止任何途径污染的输液微粒[2]。长期输液者每24小时更换输液管道。
2.3管道护理导管妥善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用于固定的两翼缝在病人发皮肤上,导管分叉处用胶布固定,注意观察缝线处有无松动、脱落,检查有无回血,导管是否通畅。每日应更换输液管道1次,更换管道时,静脉导管与输液管连接处用碘伏涂擦;更换输液管时,输液器管夹一定要夹紧,防止空气进入,接头处要旋紧,防止松脱、漏夜。输液瓶内液体不可滴空,以防止造成空气栓塞。
2.4穿刺部位护理在静脉导管入口处及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溶液消毒导管入口处,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大于8cm的圆形范围,并更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敷料一般选用透明敷贴,可随时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每2天更换一次,如有出汗较多、敷料卷边、穿刺处有渗出,应及时更换敷料。
2.5输液时的护理
2.5.1 注意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应控制在适当范围,保证每日所需液体在18~20小时内输完。
2.5.2观察病人反应 加强巡視病人,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呕吐、头晕、发热、口渴、多尿、昏迷等不良反应,查明原因,及时对症处理。
2.2.3输液过程中的常见故障。
2.5.4滴速减慢多见于导管扭曲、体位改变、导管内有血凝块形成等引起,根据具体情况排除诱因。
2.5.5导管滑脱导管随呼吸运动进出,可发生移位或脱出,应在置管时作好固定。
3并发症护理
3.1与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有关的并发症常见的有气胸、血胸、空气栓塞、臂丛神经损伤、颈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损伤、导管扭曲或折断等,主要在操作中以预防为主,护士应熟悉穿刺部位的组织解剖结构,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及要领,护理中应加强巡视,多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3.2 感染感染是肠外营养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配制营养液和穿刺置管均应严格无菌操作,营养袋及输液器每天更换1次。常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并及时更换敷料。积极治疗体内原有的感染灶。
3.3 静脉炎的护理因导管感染、长期输液、静脉营养液中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较多,导致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大大增加。根据美国INS静脉炎分级标准,I级静脉炎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停止在此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2次/d,20 min/次2。
4小结
在ICU危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疾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和严格规范的护理,使患者得到合理的营养,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系列一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草案)[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5):295-298.
[2] 王海明,李松林.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用于外科危重患者58例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2008,30(16):6-68.
[2] 朱儒红.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6,20(3B):67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