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

2015-10-21王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房建施工混凝土结构原材料

王杰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开始广泛地应用于房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是由骨料、水泥等多种材料共同组合而成,具有不规则性和不均匀性。当其承受的压力过大时,混凝土结构易出现裂缝,若未进行对针对性处理,易降低房建的承重能力。本文首先说明了房建混凝土施工中常见裂缝类型,然后分析了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最后详细阐述了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

关键词:房建施工;混凝土结构;裂缝;养护;原材料

一、房建混凝土施工中常见裂缝类型

(一)原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裂缝

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原材料配比,或者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都会造成混

凝土结构的裂缝。例如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指标来控制外加剂、水、骨料、砂子、

水泥等材料的混合配比,就容易造成裂缝。

(二)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指的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而导致的裂缝。也就是施工过程中

出现了较大的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内外的温差过大。在施工中水泥会大量的放

热,而混凝土内部的散热能力较差,表面的散热能力较好,造成内部温度高于表

面温度,出现了温度应力。如果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温度裂缝就

产生了。

(三)沉陷裂缝

所谓的沉陷裂缝指的是没有对回填土进行夯实而产生的裂缝,与此同时如果

地基土质过于松软,也会出现混凝土结构的沉陷裂缝。在施工时如果混凝土结构

被水长期浸泡,也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

(四)塑性收缩裂缝

塑形裂缝是混凝土凝结之前出现的裂缝,造成塑形裂缝的原因是混凝土表面

集聚了浆体中的水分,并将水分迅速的蒸发掉了,造成混凝土的体积在短时间内

迅速收缩,形成了混凝土表面的塑性收缩裂缝。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大风天气、

干热天气等天气状况,会加大塑形收缩裂缝发生的几率。塑形收缩裂缝的状态为

断续连贯、长短不一、裂缝较浅,且一般形态为两端较细、中间较宽。

二、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一)混凝土的收缩性

由于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调配而成,在配置过程中,当各种材料相互作用,混凝土内部温度会大幅上升。当混凝土凝固完成后,温度会下降。由于混凝土结构本身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能,随着混凝土的收缩,该结构的应力会随之增加,当其超过混凝土结构自身的抗拉性后,便会出现裂痕。

(二)材料配置不合理

材料配置不合理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易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承压性。混凝土结构是由水泥、砂石、水等共同配置而成,然而,施工工人未掌握配置期间,材料的配置比例,往往会出现水泥量过、砂石量不足等方面的因素,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三)施工的影响

房建施工过程中,由于未对回填土进行针对性处理,地基塌陷。同时,对混凝土进行日常保养中,所受水分增多,导致混凝土模板出现变形的症状,使其出现不均匀沉降。

三、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

(一)高质量配置材料

房建施工过程中,水泥、石灰、外加剂是混凝土配置的常用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结构的抗拉性。因此,相关部门配置混凝土时,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的配置标准配置混凝土。配置混凝土时,应选择低热的水泥,并按照配置要求控制水泥用量。

(二)掌握二次抹压时机

二次抹压是降低混泥土结构裂缝的重要途径之一,进行房建施工时,掌握二次抹压的时机,可降低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几率。若二次抹压时间过早,混凝土还未出现裂缝,二次抹压达不到预期效果。若二次抹压时间过迟,混凝土已经成为半凝固状态,可塑性降低,达不到预期抹压效果。因此,施工人员应在对混凝土结构塑性完后,混凝土开始进入初凝状态时,及时对出现裂缝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二次抹压,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压性。

(三)加强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主要体现在凝固过程中,通过人为因素降低外界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进行混凝土养护时主要是同时控制混凝土凝固温度、湿度,达到减少混凝土裂缝的目的。施工人员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的保湿

混凝土处于初凝状态时,为降低混凝土凝固期间出现裂缝的几率。施工人员可在二次抹压后,取塑料薄膜覆于水泥表面,防止混凝土内部的水土流失。對混凝土进行保湿时,应将保湿时间持续15天左右,保证混凝土的的膨胀剂可完全作用。

2、混凝土的保温

混凝土的保温主要是根据混凝土中心的温度,确定混凝土保温时所需温度。此外,混凝土的保温设置还直接影响着塑料薄膜覆盖的时间。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湿处理,不仅能延长混凝土凝固期间热量散发的速度,还能降低外界温度对混凝土凝固期质量的影响,避免凝固期出现裂缝。

3、在春、夏季进行混凝土养护时,这一季节昼夜温差无明显差异,可采用蓄水养护的方式,即在混凝土凝固后,对其内部的温度、湿度进行检测,调节蓄水池的高度。由于该养护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养护效果好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规范配置程序

现阶段,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房屋建设的重要材料之一,为减少房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必须提高配置技术,加强施工管理,降低技术因素对混领土配置结构的影响。进行混凝土配置时,应按照以下程度进行操作:

1、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混凝土土配置过程中的材料比例和投放顺序,提高混领土配置质量。此外,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可派驻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

2、浇筑混凝土时,往往会出现变形、移位等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在配置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管理,分析混凝土配置中出现变形、移位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出现,降低在浇筑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几率。

(五)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修补方法

1、开槽法

对宽度在0.5毫米以上的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修补时,可以采用开槽法开槽法修补混凝土结构裂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混凝土的裂缝处进行处理,使其形成槽状,将槽内的杂物去掉,清洗干净;

(2)将各种材料按质量比进行配置;

(3)在进行配置搅拌时,要将砂和水泥按质量比进行配置;

(4)将环氧树脂和聚硫橡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到砂和水泥的均匀混合物中;

(5)添加丙酮调和混合物的稠度;

(6)将混合物倒入槽内,在上面覆盖麻袋,并进行养护。

2、低压注浆法

低压注浆法适用于裂缝宽度较小的混凝土结构裂缝,一般裂缝宽度为0.2至0.3毫米,低压注浆法的步骤主要包括:

(1)将裂缝密封;

(2)用白色胶布贴在裂缝处,然后涂上浆液;

(3)十分钟之后,撕下胶布,安装注浆嘴,并对注浆嘴进行密封处理;

(4)反复涂浆液,保证不出现漏浆的情况;

(5)浆液干了之后进行注浆施工。

结语

综上,在当前的房建施工中普遍的应用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房建的质量,而混凝土结构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出现裂缝。本文对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类型和出现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对裂缝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避免裂缝的产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抗拉性能,使房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永军.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29)

[2]袁卓新.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预防措施[J]. 门窗. 2012(06)

猜你喜欢

房建施工混凝土结构原材料
德媒:中国收紧重要原材料出口
知识无穷尽
企业降低成本与原材料成本核算探究
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混凝土浇筑工艺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模板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家具绿色设计中的原材料选择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