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有声——论教书育人中的语言艺术
2015-10-21温丹
温丹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师生双边交流、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活动的过程。教师主动、热情与爱心的投入,用以启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接受知识,同时还要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做人。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收集查阅了以下几个调查,愿与大家分享:
1.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有哪些缺点?
懈怠、不公、专制。
2.认为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有哪三点?
童心、爱心、事业心。
3.认为优秀的家长最重要的素质有哪三点?
人格高尚、不仅仅以分数苛求子女、理解教育规律。
4.认为优秀学生最重要的素质有哪三点?
善良、正直、有志。
5.对品德不良的学生采用的教育策略有哪三条?
调动集体舆论的鼓励,有意识地对其感情倾斜,引导其不断战胜自己。
6.对成绩差的学生采用的教育策略有哪些?
设法增强其信心,暗中降低学习要求,创造其成功的机会。
看完这些调查,是否可以给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以启示?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我们的思想愈深刻,我们的感受就愈丰富,我们的情感也就愈细腻。总之,运用语言的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是一种心灵的力量,只有在生命之流的文字才有意义。让学生通过我们的言语感到自己的重要,感知我们的宽容,感动我们的用心良苦。让我们一同关注语言,关注语言背后所蕴藏的一切。所以,教师应该尽量要求自己的语言首先合乎常理,其次是准确、感人、鲜明、有逻辑性、有表现力,善于运用声调,富有感染力。现在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这是个体发展最富特色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同时又是人生的“危险期”。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感到或担忧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同时他们又需要成人的爱与关心。所以,恰到好处的爱与沟通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十分重要。那么,将语言作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武器,就应具备以下特点:
1.精炼性与启迪性
古人云:“言不要多,達意则灵。”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语言不要烦,应字字珠玑,简练有力,才会让学生不减兴味。同时,教师还能通过语言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一针见血地解决问题。
2.逻辑性和感染性
教师在讲课时,对每一个重难点的分析、讲解,都必须周密考虑,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授课时,不仅以知识教导学生,更要以自己的品德形象感染学生。教师教授过程中的语言越生动,感染力就越强,潜移默化的效果就越明显。
3.音乐性和幽默感
一名好的老师会用高低快慢的不同频率、抑扬顿挫的声调表达所讲内容。学生则会对教师的这种时而高亢,时而欢快的讲课节奏,产生强烈的共鸣。四十五分钟一堂课,教师如果在语言上具有一定的幽默感,那么学生就会尽量避免溜号,思想上开小差或发困。
总之,教育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是教师的法宝。在学生渴望理解与交流的时候,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可以借助于师生之间的对话来传递老师的爱与完成知识的迁移。但需要注意的是,交流应该建立在理解平等的基础之上。我们都明白权威教师的态度如何,学生会异常关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对学生来说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心理分量。我们只是赞许地点点头都会使孩子们心情舒畅。我们明朗的微笑都会使孩子们心里充满阳光,我们脸上的乌云也会使孩子们心里罩上阴影,就会刺痛他们。这样就失去学生对我们的信任。只有学生对我们怀有希望并且相信我们,我们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指导者;我们才是他们生活的导师,才是生活智慧的生动化身,才是朋友是师长。要记住,这一切是很脆弱的,是容易打碎的。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必须要有言语艺术地沟通与碰撞,要有感情基础,这样才能使我们这些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刘芳.儒家师道传统与教师道德建设[J].理论界,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