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趋势及对策

2015-10-21姬彩虹

素质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对策

姬彩虹

摘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从当前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意义、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今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对策方面进行论述,说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进一步完善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发展趋势 对策

1、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传统图书馆担负着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传播及版权控制的作用,而数字图书馆不仅承担了传统图书馆的任务,而且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建设数字图书馆意义重大,主要有以下几点:(1) 相对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存储于磁盘存储器的电子化的书籍、影像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互连成为一个共享的平台,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服务更高效。(2) 数字图书馆改变了旧有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其通过搜索引擎检索所需的信息资源,可以跨库、跨地区地实现信息获取,简单快捷,方便读者,从而极大地加强了图书馆在信息社会、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 数字图书馆建设可以在因特网上建立起中华文化的整体优势,它同时还是保存和发展民族文献遗产的最佳手段,通过电子化存储的珍贵资料可以更为长久地保存,并且电子信息的可复制,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知识的共享。(4)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实现公民终身教育的阵地。(5)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在促进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同时,可以带动与之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并通过知识的传播,最终影响到实体行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趋势

2.1专业知识信息汇集的平台

新一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存储和传播,使数字图书馆逐渐成为知识信息融合的平台。如高校的科研知识、社会生活的各种信息资料、企业发展运行数据等专业信息,在融合中实现专业优质信息的共享,这种专业知识信息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这一平台实现。

2.2数字图书馆将成为互联网信息时代图书馆的主要形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信息的检索的高精度和检索高效率需求日益强烈,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通过采用先进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存储技术,为读者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提供有力支撑,从这个意义上看,数字图书馆在未来信息化社會中必将成为图书馆的主流形态。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数字化图书馆可能会相对集中,比如在美国的硅谷地区,由于当地高等教育人才的优势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数字图书馆在该地区较为普及,人们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对数字化图书馆具有很高的依赖性。

2.3数字图书馆将与传统图书馆并存互补

传统图书馆存在发展已久,它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把一些新方法吸收融合于己,由于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其构成因素特征、功能、作用不完全相同,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两个不同体系,但又各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两者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共存互补,相互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为人类社会提供信息服务,这是其自身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3.1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投入资金,增强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保证数字图书馆建设顺利启动和正常运作。首先要利用好现有资源,节省建设资金,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多方加强合作、协作。在争取国家投资的基础上,还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在法律、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多方融资,与教育科研界、信息技术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发信息产品,向用户提供优质的增值信息服务。

3.2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建设

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具有相当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的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图书馆领域的专业知识外,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技能是图书馆员必备的条件之一,他们要融合信息技术专家的工作模式,具有较强的捕捉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图书馆馆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具备精深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必要的网络及信息技术知识。针对不同的岗位的特点图书馆应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有重点有区别的培训,从而使图书馆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图书馆网络建设的需要。

3.3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

实现数字化图书馆之间的互连和资源共享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举措,而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基础是共建。因此要在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上进行改革,变单一建设为集中建设,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避免重复建设,浪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各馆要转变观念,树立全局意识,把自身建设放在资源共建共享的大环境中来考虑,积极参与数字资源的整体化组织与建设通过紧密协作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制定各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整体目标,尽可能地把各个图书馆的经费投入集中起来进行数字资源的整体规划,形成一个资源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最终实现数字资源分布式存储和管理、集成化一站式检索和利用的格局。

3.4提高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技术条件

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系统工程,包括基本的信息检索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在建设过程中应选择技术成熟、性能安全可靠的信息存储与网络设备,数据自动备份,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并利用网络管理系统的监测、诊断、过滤、故障排除、在线修复等功能,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断提高图书馆数字化技术。

4结语

社会发展的国际化、市场化、网络化是大势所趋,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应当总结以往建设经验,充分考虑影响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各种因素,进一步完善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机制,促使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良性发展,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科学文化以及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冯霞.高等网络院校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需求调查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为例[J].成人教育.2014(5).

[2]马岩.我国数字图书馆协同管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学研究.2014(12).

[3]樊伟红.有效整合数字图书馆资源的途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5).

[4]吴书舟.数字文献运行的经济学思考-数字图书馆双重主体的假设[J].情报探索.2013(07).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