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社》主题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015-10-21裴洪国
裴洪国
摘 要:结合《品社》课堂教学,通过学科渗透,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中,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指引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参与中受到良好的养成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需要。一、在预习中形成道德认知;二、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三、在参与中形成道德行为;四、在评价中形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习惯 养成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行动收获习惯,习惯收获性格,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之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又体现了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在小学阶段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之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新课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所以,结合《品社》课堂教学,通过学科渗透,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中,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指引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参与中受到良好的养成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需要。
如何以《品社》教学中的主题活动主线,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呢?
一、在预习中形成道德认知
《品社》课程的活动性及目标达成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课前准备中。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悲壮的抗争》一课时,正值国庆节前夕,我们就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搜集祖国受辱、抗争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出主题板报、手抄报,撰写演讲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我国近代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爱国之情也就植根于每个学生的心中。
二、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
1.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当前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倍受家长的关心和呵护,有许多事情甚至被家长代替做了,孩子虽然生活在家庭中,却很少有人去用心感受家庭生活,很少去了解家长的艰辛。我们大多数学生家里都种田,很多学生家都种了花生、玉米、棉花等常见的农作物。针对“秋收”这一特殊的农忙季节,我让每位学生回家帮助父母进行秋收,学生体验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促进了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等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在实践中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节约意识。
2.在学校生活中体验。
同样,有些课例可以提前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进行体验。如在教学《敬爱的老师》一课时,就紧紧抓住这一课“尊师,爱师”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去访问自己的任课教师,让学生了解教师的一天。当学生知道老师除了上课外还要按时执勤、开会、备课、中午值班、教研、批改作业、辅导学困生等,有时晚上还得把作业拿回家批改,学生就知道老师的一天是忙碌的,下班后还要继续工作,学生对教师的敬意就会油然而生,培养了尊敬老师、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3.在社会生活中体验。
我镇敬老院所就是我校的德育基地,每当老人节、学雷锋纪念日、敬老主题活动时,我们就会组织学生帮助老人叠被子、打扫卫生等。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敬老、爱老意识逐渐增强,同时也发扬了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荡涤了学生的灵魂,培养了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三、在参与中形成道德行为
1.在模拟活动中导行。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也有许多活动是学生不能在课堂上身临其境的,需要通过模拟生活场景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和经历。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场景,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去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2.在实践活动中导行。
加强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去调查、去实践,为他们提供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是非常必要的。如在教学《垃圾哪里来》前,我让学生实地观察垃圾的来源,在他们的实地观察中他们知道了垃圾的来历及触目惊心的数量,还知道了对环境的危害。这次的实地调查、体验活动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也影响到了孩子们的行为。有的孩子把平時的废纸收集在垃圾袋里,拿回家卖废品;有的孩子说不买瓶装水了,带水杯上学……这些植根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行为。
四、在评价中形成良好习惯
要想实现活动向生活的正迁移,在设置拓展活动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及时地进行评价。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学习动机很多是基于对表扬、肯定的渴望。因此,要想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就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从而最终完成活动向生活的迁移,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2]李镇西 主编《爱心与教育》。
[3]皮连生 刘杰 主编 《现代教学设计》。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编著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