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技术在肺动脉CT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10-21王静
王静
【摘要】:目的:探讨双低技术在肺动脉CT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BWI<20kg/m2、疑似肺栓塞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90KV、150mAs、40ml造影剂,对照组采用120KV、150mAs、40ml造影剂,分别进行CTPA检查。EBW工作站采用曲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 及容积成像(VR)等进行图像分析。影像质量按5级行盲法评价。分别对两组数据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辐射剂量比对照组的辐射剂量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平均辐射剂量比对照组平均辐射剂量小61.21%。结论:双低CT扫描技术可以用于肺动脉CT成像,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受照剂量。
【关键词】双低CT扫描技术;肺动脉;辐射剂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1.2R5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52-01
CT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最早的单排CT到现今的多排螺旋CT,CT的扫描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CT扫描在多方面应用的同时,辐射剂量也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何降低CT辐射剂量是近年来CT研究的一个热门方向[1]。此外,CTA检查中对比剂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虽然 CTA 使用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比较少,但并非没有风险,对比剂副作用的防治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2-3]。双低CTA技术即同时采用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用量的CTA技术。如何使用该技术保证诊断、不影响质量的基础上降低CTA检查中病人所受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研究双低扫描技术在肺动脉CT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60例BWI<20kg/m2、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30人,年龄35~56岁,平均48岁。对照组30人,年龄38~60岁,平均50岁。
1.2 检查方法 对照组扫描参数: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双筒高压注射
器,对比剂采用碘帕醇320,40ml。患者足先进,仰卧位扫描。采用小剂量试验扫描,感兴趣区选在肺动脉主干,获得时间密度曲线后确定延迟时间。CTPA扫描:准直16*0.75,Pitch 1.26,0.5s/rot。重建层厚1mm,层间距0.5mm,120KV,150mAs。对比剂由右侧肘前静脉,20G套管针,对比剂注射速度为4ml/s,总量40ml。实验组A扫描参数:电压采用90KV,其余扫描参数同对照组。
1.3 图像后处理 EBW工作站分别对两组扫描数据进行后处理,利用曲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 IP) 及容积成像(VR)等进行图像分析。
1.4 图像质量分析 有3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采取双盲法对图像质量按5级标准进行评价,意见不一致时,协商解决,同时,详细记录两组的辐射剂量[4]。
影像评价标准: 1 级: 肺动脉未见明显增强。2 级: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程度比较差, 相邻肺静脉增强较明显。3 级:肺动脉段及亚段与相邻肺静脉同样增强。4 级: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很好但相邻肺静脉略有增强。5 级: 级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相邻肺静脉未见增强。1 级、2 级为不合格, 3 级为合格, 5 级为优秀。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软件,对两组图像质量评级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对两组辐射剂量进行t检验,取双侧精确概率,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实验组的辐射剂量比对照组的辐射剂量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平均辐射剂量比对照组平均辐射剂量小61.21%(见表2)。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盲法影像评价结果[例数(%) ]
5级 4级 3级 2级 1级 总計实验组 8(27) 10(33) 12(40) 0 0 30对照组 10(33) 11(37) 9(30) 0 0 30P 0.30 - 0.20 - - -注: χ2检验, 优秀率 P= 0. 3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合格率 P= 0. 2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实验组与对照组辐射剂量结果(CTDIvol,mGy)
n 范围 ±s t值 P值(%)实验组 30 4.12~4.93 4.55+0.14 183.57 0.00对照组 30 10.69~12.72 11.73+0.35 3 讨论
CTA检查时动脉的显示效果跟诸多因素有关,比如CT 扫描因素(扫描时间、扫描方法、对比剂到达及延迟时间等)、病人因素(体质量指数、心输
出量、年龄等)及对比剂因素(对比剂的剂量、浓度、生化特征、注射持续时间、注射流率、对比剂团注的方法以及盐水冲刷等)[5]。关于对比剂的用量,国内外研究较多,刘建新等的研究表明20ml造影剂用量可以获得很好的扫描效果[4]。因为机器扫描速度受限,本研究将剂量定为40ml,注射速度定为4ml/s,并取得了很好的扫描效果。
对于CT低剂量扫描,参考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降低毫安秒,毫安秒是曝光时间与管电流的乘积,它与CT辐射剂量呈正相关,也是降低CT辐射剂量最常用的方法。降低毫安秒的同时,图像的噪声相应增加。第二、低管电压技术,降低管电压可以降低病人的受照剂量,也可以增加靶血管的强化程度,从而得到较高信噪比图像。在本研究中,实验组的管电压为90KV,对照组的管电压为90KV,研究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恰巧说明了这一点。第三、增大螺距,螺距越大,扫描时间约快,但是螺距如果过大,容易漏诊病灶,需要平衡考虑选取合适的数值[6-8]。
肺動脉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PE)是常见的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 病情严重时可危急生命。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临床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以往把X 线肺动脉造影这一检查方法认为是诊断 PE 的金标准。近年来, 随着CT技术的发展, CTPA已成为一种更可靠的诊断方法。与此同时,CT扫描辐射剂量也逐渐成为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降低CT辐射剂量是近年来CT研究的重中之重。16 层螺旋 CT 的出现大大缩短了扫描时间, 使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用量行 CTPA 检查成为可能。目前,肺动脉CT成像在应用“双低”技术扫描时,主要是要联合应用大螺距技术、低管电压与低对比剂用量。低管电压技术最大的缺点是影像噪声增大,但因为肺组织对X线吸收较少,还是可以得到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相对于低毫安秒技术来说,低电压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幅度更大[9]。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降低管电压进行研究,研究得出:降低一定程度的管电压,既可以保证图像质量,而且有效降低了患者辐射剂量。
综上所述,在肺动脉CT扫描中应用“双低”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诊断的需求,并且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可以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东花,高志鹏,马菊香等. 低管电压低碘含量对比剂上腹部增强CT检查[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 30(7): 1100- 1104.
[2] 张龙江,祁吉. 对比及肾病:一直值得关注的问题[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 41: 882- 884.
[3] From AM, Bartholmai BJ, Williams AW, et al.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nephro -pathy after radiographic contrast exposure[J]. Mayo Clin Proc, 2008,83:1095-1100.
[4] 刘建新, 孙红霞, 唐光健等. 多层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成像[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 22(7): 1012- 1014.
[5] 张龙江, 卢光明. CT 血管成像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的原则和策略[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 45: 597- 600.
[6] Jun BR, Yong HS, Kang EY, et al. 64-slice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using low tube voltage of 80 kV in subjects with normal body mass indices:comparative study using 120 kV[J]. Acta Radiol, 2012,53:1099-1106.
[7] Srichai M, Lim R, Donnino R, et al. Low-dose, prospective triggered high -pitch spiral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omparison with retrospective spiral technique[J]. Acad Radiol, 2012,19:554-561.
[8] 李鹏, 钟清君, 张丽波. 低剂量CT扫描在尘肺普查中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4) :42.
[9] Winklehner A, Goetti R, Baumueller S, et al. Automated attenuation-based tube potential selection for thoraco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mproved dose effectiveness [J]. Invest Radiol, 2011,46:76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