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5-10-21孙艳春杨辉

素质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学生素质心理健康

孙艳春 杨辉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在人的所有素质中,心理素质是基础的素质,也是人的核心素质。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技能后,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驾驭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创造性地从事工作。在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主渠道则应是课堂教学。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一向被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加以利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呼唤,而且符合历史学科的内蕴和学科教育的一般规律,故而既必要又可行。

一、利用历史知识,加强挫折感教育,培养顽强的意志。

中学历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优势。

1.学史以自强。

汉代司马迁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越王“卧薪尝胆”,“有志者事竟成”,所以“三千越甲可吞吴”;美国罗斯福总统,面对大萧条时的自信:美国所崇尚的自由精神、自由资本主义不是已经失败,而是尚未经受考验,充满了自信;而今天的金融与经济危机,你仍然可以看到罗斯福的影子:我能,我们能,这是奥巴马。从他们身上,学生学会了矢志不渝。

鲁迅在21岁时就表达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要当人民的孺子牛。为实现终极目标——救国救民的理想,鲁迅几次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入军校、学矿业、攻医学,最后选择文学创作的道路,用战斗的笔来唤醒民众被麻痹了的心灵,即使面对国民党的子弹,他也毫不畏惧,战斗不息,成为一代思想巨人、文坛泰斗。面对挫折,学生懂得了应该不断调整目标,不断付出努力,以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

2.学史以明志。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而历史则像一个历经沧海桑田的哲人,给学生们启迪和智慧。历史课中,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名人,如法显的不屈之精神;苏格拉底以不朽的哲学智慧启迪人类;马克思以无以伦比的创造开辟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中学生“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点燃中学生立志的热诚。

二、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拥有自信心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可帮助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1.语言和信心激励。

在历史教学中我经常会说:“你一定行!”“你可以做得更好!”“你们的表现很精彩!”……这样的语言学生听了很高兴,知道老师在信任他们,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慢慢的就会越来越自信。

2.关注学生,历史课上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练习做出自信的反应。对成绩差的学生要先易后难,逐渐进展。当同学不能说出准确的答案时,教师不是让学生终止思考而是耐心引导,由浅入深,最后自然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3.开展“课前演讲”活动。

开展“课前演讲”活动,课堂的前两分钟让学生讲述一个历史故事、笑话、谜语,然后与大家一起分享。培养学生心理教育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这些活动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激励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致,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知识的丰富性、趣味性,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心理素质,这样便把历史知识寓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又蕴含着心理教育因素,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和自己所任教的学科,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为下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以自我为中心,不理解、关心他人,不能很好地与人合作,是初中生在人际交往素质方面的严重心理缺陷,也是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需环节。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在讲述《社会生活的变化》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合作,将学生分为衣、食、称呼、行四组,每五到六人一组,可以在网络收集资料,也可以通过文献搜集资料。每组分工明确,时间为一周,最后汇报成果。在自主学习中展示風采,他们的表现,精彩纷呈。这次活动使我深深认识到我们不能单纯地以一次考试成绩论高低,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在上面的“合作式”教学中,当遇到困难时,由学生自己合作解决,使学生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与他人和谐相处、通力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学会如何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培养了其竞争意识。这些好的品质,对其日后走上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现在社会的发展趋于多元化,人的发展也由单一型转为多样型,所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难度比较大。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中学生素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