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体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15-10-21张燕
张燕
摘 要: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的特点,特别是课堂上,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针对这一现象,教学中,适时创造活动体验的过程,使学生有组织、有意义地动起来,可以激发兴趣、加深记忆、深化理解、促进合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活动体验 综合素养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一节课40分钟,想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坚持到下课,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创造一些活动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有组织、有意义地动起来,不仅可以促使他们愿学、乐学、爱学,还能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活动体验,使学生兴趣盎然。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乐学、爱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小木偶的故事》一文时,小木偶的痛苦经历一经孩子们表演,课堂活了,文本也活了,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就连平时那些不注意听讲的孩子也精神高度集中。
二、活动体验,使学生记忆犹新。
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听过的事,不久就会忘记,可是,做过的事却久久难忘。这就是体验的效能。既然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何不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呢?如学习《白鹅》一课,鹅的吃相是“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许多学生难以理解,老师就可以寻机让学生表演:放好三样道具——食盆、水盆、泥草盆,一个学生当鹅,伸着头颈先去食盆啄食,再去水盆喝水,最后去泥草盆吃泥和草,次序从不打乱。看着讲台上孩子的表演,同学们先是哄堂大笑,可笑完后更多的是对“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深刻理解。在学生心目中,这次体验的记忆可谓永不褪色。
三、活动体验,使理解入木三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都是体验的重要性。课堂上,一直是老师在讲、孩子在听,老师在讲的过程中将知识一遍遍梳理并内化,这时老师的记忆保持率已高达75%;而学生是视听者,他们是被动接受知识者,这时的记忆保持率仅占20%。长此以往,孩子们丧失了主动寻求知识的欲望,连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没有了。所以,多把归纳、总结、讲解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所有的神经都动起来,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快乐,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学习。比如学完《颐和园》一课,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颐和园,看似简单的一个环节,却要求学生既要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还要表达流利,并且了解导游词的解说特点。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谓是入木三分。
四、活动体验,促进合作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体验经常需要几个学生来共同完成,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老师问同学们:“爬山虎的脚究竟长在什么地方呢?”
一位同学说:“老师,我知道,就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而且还在反面。”
老师又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又是哪儿呢?”
一时,孩子们哑口无言。
忽然,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借几个同学来表演一下,可以吗?”
只见她找来两个邻桌,让其中一个同学用胳膊当作爬山虎的茎,让另一个同学五指并拢搭在前一个同学的小臂上,这手掌就相当于爬山虎的叶子。这时,这位女同学又伸出另一只手,分开五指轻轻搁在前两位同学胳膊和手交叉的地方,并且着重强调要放在“叶子”的背面,还说这五根手指就是爬山虎那细丝状的脚。
顿时教室里沸腾了,所有同学都模仿起来。三个同学一组,边念叨边比划,乐此不疲。短短几分钟,孩子们不仅真正领会了爬山虎脚的所在位置,还背过了课文。由于合作学习得十分愉快,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采。
五、活动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传统教学,课堂上大多情况是老师让学生听、看、写,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形式单一;又由于学生是被动学习者,虽然外因(教师)的强度很大,但对学生的作用并不明显。可是活动体验的过程却刺激着学生的各个感官,不但要求学生听、看、写,还要求他们主动做到深入理解、精心归纳、准确表达,甚至要有高超的表演技巧。这使学生的口、脑、心、手、表情以及情感全都被調动了起来,于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一问一答式的课堂教学,老师用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感受不到自我的存在,只会弱化他们的学习能力、增加他们的厌学情绪,甚至是影响到创造力和生活能力的发展。要多给孩子一些活动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说、去做,让他们的口、脑、手都自愿、快乐地动起来,以达到语文课堂的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蒋芦峰《课堂表演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2]朱永新《新教育》。
[3]朱小会《语文教学中表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