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转化农村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后进生

2015-10-21叶人根

中小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转化因材施教后进生

叶人根

摘 要: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自身发展上是存在差异的,要求没有差异就意味着不要求发展。作为教师在允许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也要尽可能地缩小这种差异。本文就初中数学学科方面对学生这种差异的成因和如何转化后进生,以提高学生能力和成绩、缩小这种差异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因材施教

《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俄罗斯有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句谚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现状。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进,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转化后进生?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数学后进生浅析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在我们的创造性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位教师是不赞同的。

1.什么样的学生是数学后进生

一般而言,数学后进生是指数学学习上有困难、必需的“双基”(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达不到数学课程目标,最终导致学习成绩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学生。

2.数学后进生特点

外部表现:“自我中心主义”,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容易走神,或易动,或发呆;怕动脑,懒思考,课后作业常有抄袭现象。内在表现: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求知欲低,观察力薄弱,思维能力较差。正因为这些,学生对本学科没有兴趣,甚至对本学科考试产生了恐惧感。如此恶性循环,性格上便产生了自卑感,或多变性,或逆反心理。

二、造成后进生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師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成为差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1.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记得我在听一位数学老师有关三角形边的性质的公开课的时候,他的引入激发了整个班级对一节课学习和探讨的兴趣。他说,现在NBA的最高中锋是谁?全班同学说:那就是我们的姚明嘛。老师又说:姚明一步跨出不可能有三米远。接下来同学们就争论起来了,各种答案都有,甚至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兴奋和期待。我想,只要老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后进生们谁还会不喜欢上数学课呢?

2.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总之,我觉得应根据他们成为后进生原因的不同,因材施教。如是智力因素的话,要尽可能让他们多次重复学习和应用等;若是非智力因素的话,我觉得应该从他们心理上分析原因,给他们信心,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和他们多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等。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直观性

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所学知识的数学模型。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让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差生的注意力,从而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现在农村留守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与成人的沟通非常欠缺,如果作为老师能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他们不仅会喜欢上这个老师,进而也会喜欢上这门功课的。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任课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他们对于一些题目有可能一知半解,而作为老师像朋友一样与他们进行交流和辅导,我相信他们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从而喜欢上这个老师和他所任教的学科。

5.善于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

任何后进生都有闪光点,关键在于是否被发现、是否被抓住。所谓闪光点,不能要求过高,包括一点进步、一件好事。比如统计这一部分内容,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就应该给后进生们的表现机会多一些,也因此在课堂上将他们的表现进行放大,让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地加强。教师应该拿出无比的热情来研究“后进生”,对他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在崇高师德的阳光雨露中,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6.捕捉学生好胜心理,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差生的求知欲

如在教整式乘法这一课时,上课开始我在黑板上写出两个两位数相乘:35×45,57×33。接着向学生说明:我不列竖式就能很快求出每个算式的积。随便你们写出两个两位数,只要个位的和是10,任意两个数我都能速算。然后我在黑板上写出结果,引起了学生的好奇。继续讲:我写出的这些结果对不对呢?同学们可以加以验算。这时我又提出:“为什么我能很快求出来呢?是因为我掌握了这节课要学习的整式的乘法的公式。”这样一来,学生学下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一节课专提问差生回答,在以后的考核中这一类题目得分率较高。

7.创造条件使差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成功感

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动力,就不会产生学习的需要,而从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感则可产生巨大的动力。我曾经做过这样对比试验:同样内容的数学练习课,在两个平行班用不同的方法组织学生练习,效果截然不同。

在甲班用测验的方法,一次性把数学练习题全部给出,让学生一口气做下去。尽管题目有易有难,但大多数学生看到那么多题目,从心理上产生了畏惧情绪,甚至根本没有信心做下去,他们或不做,或抄袭,这样一节练习课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毫无收效的。

在乙班,我把练习题分作五个层次,逐步加大難度而依次出示,其中第一层次的题目是所有学生都有把握获得成功的。将学生划为四组,指定每组差生先在下面做好再上黑板板演。由于板演的题目较简单,一般差生都能解答出来,我就对板演的同学一一表扬,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自豪感、满足感、成功感。然后再激励差生做第二层次的题目,这样差生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动力,产生了再取得成功的成功欲,他们就会愉快地自觉地独立完成下去。

8.教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学生

我们一贯的做法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的好与差,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一个班内学生的成绩肯定有好差之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能自信心就强,但很多学困生的成绩并不太理想,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鼓励他们,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而一旦放弃他们,再想挽救他们那就很难了。所以我们就要改变评价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对于后进生,能回答出一个简单问题,我们就要加以表扬;甚至回答不正确,我们都可以表扬他有胆量;作业抄写清楚、及时上交,也要表扬;能做出教师布置的一道题,那么就表扬他认真学习、有了进步,使之尝到成功学习的滋味,逐步树立自信心。

综上所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各方面、各环节都需要认真考虑。只要我们能做到上述这些,我们的教学一定会取得理想成绩。

参考文献

[1]张祥英 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2][苏]苏霍姆林斯基 主编 杜殿坤 译 给教师的建议。

[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叶小媚 中国师德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5]刘平平 编著 成功转变问题学生.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转化因材施教后进生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