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症状与防治
2015-10-21余红李双林
余红 李双林
1 病原
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猪疱疹病毒I型,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0~150纳米,属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有囊膜。病毒主要存在于脑脊髓中,在血液和内脏器官中也有病毒存在。病毒对干燥、低温、酸性等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猪圈能存活1个月以上,在猪肉中存活5个月以上。病毒对碱性、温热等抵抗力弱,紫外线、火碱、来苏儿、过氧乙酸能很快将其杀死。
2 流行病学
猪、牛、羊、犬、猫、水貂、狐狸、鼠类等44种哺乳动物均可自然感染,除猪以外,其他动物感染均以死亡告终。这些动物不明原因死亡是发生伪狂犬病的重要信号。猪场要禁养犬、猫,并严防其进场。猪场应灭鼠,实行猪群伪狂犬病净化。
伪狂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猪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仔猪的危险性最高。病猪、带毒猪和带毒的鼠类为本病的重要传染源,特别是无症状的带毒猪在病毒的保存和传播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猪伪狂犬病往往在分娩高峰的母猪舍先發病,几乎每窝都发病,发病率达100%。康复猪能长时期通过鼻分泌物、唾液、乳汁和尿中排出,易感猪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发生传染。
猪是伪狂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对其危害最大,可致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胎儿干尸化。对初生仔猪则引起神经症状,出现运动失调、麻痹、衰竭死亡,病死率100%。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但可引起呼吸道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和产子旺季多发。
3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3天,短的36小时。猪的临床症状随着年龄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但都没有明显的瘙痒现象。
2周龄以内哺乳仔猪的症状最为严重,病初体温升高达40℃以上,呕吐、下痢、厌食、精神不振,随后出现神经症状: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四肢运动失调,眼球震颤,间歇性痉挛,后躯麻痹,有前进或后退或转圈等强迫运动,常伴有癫痫样发作及昏睡等现象,触摸时可引起肌肉抽搐。神经症状出现1~2天内死亡,病死率高达100%。
3~4周龄的仔猪主要症状相同,但发病少,病程长,一般4~8天,便秘,病死率低,约40%~60%,后期出现神经症状的常出现后遗症,如眼盲、偏瘫、发育不良等。
3月龄以上的猪感染率高,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低,呈隐性感染,出现微热、打喷嚏,食欲不振,厌食,精神沉郁,一般3~4天康复。如体温继续升高,从第5天起出现神经症状,呈间歇性发作,但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妊娠母猪在妊娠30天内感染,部分胎儿被吸收,产仔数少。妊娠40天以上感染时,常有流产、死产和延迟分娩等现象,流产、死产胎儿大小相差不显著,无畸形胎,死产胎儿有不同程度的软化现象,流产胎儿大多甚为新鲜,脑壳及臀部皮肤有出血点,胸膛、腹腔及心包腔有棕褐色潴留液,肾及心肌出血,肝脾灰白色坏死点。妊娠后期感染时,可有活产胎儿,但往往因活力差,于产后不久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而死亡。母猪于流产、死产前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约有20%以上的母猪不受胎。
4 病理变化
有明显神经症状的病猪,解剖时常见明显的脑膜充血及脑脊髓液增多,鼻咽处充血,扁桃体及其淋巴结有坏死病灶,肝、脾有灰白色的针尖状坏死点,心包液增加,肺可见水肿和出血点。
5 防治措施
不要从发生过本病的地区引进病猪。平时注意饲料保管收藏,消灭老鼠,防止带病鼠类传染。猪群与其他动物分开饲养,防止相互传染。常发地区应定期接种伪狂犬病疫苗,可起到预防效果。公猪每年免疫3~4次,进口苗1头份,国产苗2头份,母猪配种前和产前20天各免疫1次,剂量同公猪,仔猪1~3日龄用活苗滴鼻首免,且滴两个鼻孔,剂量1.0~1.5头份,5~7周龄二免,肌肉注射1头份。发生本病时要及时隔离。对用具、圈舍和环境,用2%的氢氧化钠或10%的石炭酸乳剂消毒。对发病症状轻微的猪可试用以下疗法:应用复方盐酸吗啉胍注射液治疗,猪每千克体重用药0.05~0.10毫升,每天肌肉注射1次。对病情严重的可每天肌肉注射2次,连续用药5天。同时,给病猪肌肉注射猪白细胞干扰素,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5天。补充高免血清或健康猪血清,同时辅以黄芪多糖进行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