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5-10-21赵海云

素质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探讨物理

赵海云

摘要:新课程实施的主要任务是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合作、生存、做人;从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学源于思,思源于学。”“以问题为中心”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物理 教学模式 探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求知欲源自问题。学生要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来引导和促进。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问题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物理问题应该是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端。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学得轻松、有效、高效地进行学习,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是必要的。常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以教学目标为引导,设计问题。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与技能设计问题。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的物理事实、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转化为物理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物理事实,我们可以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创设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物理模型的能力。对于物理概念,我们可以从物理意义、物理公式及应用等角度去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对于物理规律,我们可以从内容、表现形式和适用条件等角度去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物理过程和方法设计成问题。让学生了解物理过程,经历物理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物理技能的需要,也是让学生掌握物理方法的需要。如:热学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以这样设计问题:你认为哪些因素将影响蒸发的快慢呢?请举例说明。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不仅要熟悉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且可以体验“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技巧。

2.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特点。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第一,要具体明确,切忌含糊不清,使学生无从下手。第二,设计问题要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并体现层次递进。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程。第三,设计问题要应有利于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3.将知识展开问题化, 设计问题。

知识展开问题化就是将知识发生过程变成问题形式,利用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研究与探究。

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问题的探究活动是分不开的。提出问题并不等于分析解决问题,还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研究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究并解决问题的途径常有以下几种:

1.在自学中探究与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因此让学生自学课本是学会学习、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创造自学氛围,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自由地活动,使他们学会边看边思考,边动脑边动手,大胆质疑,主动探究。有些问题实在解决不了,教师适当的给予点拨引导进行解决。

2.在讨论中探究与解决问题

教学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在自学中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对于一些复杂的较难的问题,或似懂非懂的问题,学生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时机,选择有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智能互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扩大了学生交往的空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3.在尝试中探究与解决问题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尝试活动的特点是先练后讲,教师在例题教学时采取先放手让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发生的思维故障进行疏导,强化学生的认识。

4.在实践中探究与解决问题

初中物理知识有的内容较抽象,学生理解时较困难。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同时也验证了抽象的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因此教学时教师尽量,创设一个实践活动环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新知给予学生较多的操作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作实验,体验成功和失败,寻找结论,解决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手脑结合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深化问题

学习的知识在于应用。在主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題,使学生不仅巩固对所学新知的理解与掌握,还把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在完善认知结构中,达到求异创新。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目标和问题,精选几道难易适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或可以让学生编题。学生编题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而且在编题的过程中,学生们要综合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注重解题的思路和过程,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解题的技巧和规律。

四、课尾延伸,再提问题

在“问题解决”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要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而且还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在不断挖掘问题。为此,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尾,让学生再提问题,以便课后进一步地去探究、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中,物理问题不仅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导火线,是师生交流的纽带。实践证明,它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 刘建伟,胡卫平. 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8)

[2] 陈峰. “问题串”在物理探究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材.教法. 2006(11)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探讨物理
只因是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