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策略分析

2015-10-21易明

素质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易明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在逐渐的摸索中,寻找出一些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板书或是图片等向学生讲授语文知识。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对信息的了解途径也越来越广,对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足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来源。为了能使教学的知识信息满足学生的需求,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迫切地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这不仅增加了知识的直观性,也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了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学校教育是为社会输送和培养优秀的人才,现代的科学技术理应为教育服务,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社会也正需要这样在素质教育下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将现代教育手段应用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是时代发展背景下的需要。

一、做好课堂教学导入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初中生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时期,在思想上、心理上都不够成熟,他们对语文教学的认知还不够深入,难免因为某种学习上的挫折而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表现,注意课堂教学的导入工作,做好教学准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就会在兴趣的驱使下参与到教学中,否则,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也缺乏学习动机,让学习漫无目的,不能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可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的作用,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让一些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陪衬”,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不仅学习缺乏主动性,在情感的体验上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所以长时间的恶性循环,逐渐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学习潜能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一个缺乏学习氛围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要从根源上解决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其次,教师要通过任务型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学习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长时间的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是有重要意义的。最后,教师要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设问,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思考课堂上的问题,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引入情感教育,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运用情感策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不仅要学会对知识的运用,更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情感因素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因素,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中,不断改善自己的不足,发扬自己的优点,在语文学习中逐渐建立自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习,让学生体验到被关注的感觉,体会到班集体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要通过情感策略的运用,以情育人,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师與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愉快的氛围,在融入情感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放松精神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配合默契,并将自己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摆脱了传统教育对学生思想上的束缚,使学生对语文教学重新认识,也使教师改变了以往强制学生学习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注入到生活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也能更加深入地领会语文教学的思想内涵。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才能享受语文给学生带来的审美感受,才能让学生更热爱学习语文,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更显著,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也在不断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来改变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不断向前迈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也在不断改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也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逐步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是一种重视情境建设、情感教育的教学形态。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要充分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更要融入情感教育,使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宗桂红.“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7(11).

[2]何小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8).

[3]崔丽华.语文发聚教学模式的探讨——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策略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3(01).

[4]柳慧.以情趣为教学策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8).

猜你喜欢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