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汪曾祺小说审美意境的营造

2015-10-21马丽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2期

马丽

摘 要:汪曾祺的小说运用独特的笔法营造了迥异于别人的审美意境。他笔下的江南水乡风情,展示着江南特有的、温柔的景、人、俗;他小说中娴熟的留空白手法的运用,在读者心中产生了韵味无穷的效果。

关键词:审美意境;水乡风情;韵味无穷

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汪曾祺先生在其小说中以独特的方式营造了一方以故乡江苏高邮为背景的意境,开拓了迥异于别人的审美想象空间。文学意境有三种明显的特征:一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情景交融;二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虚实相生;三是意境的审美特征——韵味无穷。汪曾祺的小说中完整地诠释了“意境”这个词的内涵。他的水乡风情,用一圈圈的涟漪展现着独特的魅力;笔法上的留空白,把读者的思维引入了更为深远的空间范畴;而人性之美则给予了大众灵魂的震撼与净化。

一、水乡风情

景色作为意境营造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汪曾祺的小说是以江南水乡为背景的,那江南水乡的美便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无论是那柔柔的水,还是水边柔柔的草,抑或是水中柔柔的鱼,都在昭示着水乡的独特风情。就如《受戒》结尾的一段景物描写,是一幅明丽的水乡风景画,这样的美景中一切都是纯真的,一切都是自然的,没有一丝外界的影响,没有一点政治的附加。正是在这种温柔娴静的景色中才会有幸福善良的人,也才会有自然欢快的生活情趣,才会有少男少女纯真朦胧的爱情,才会有恬淡和谐清新宜人的江南水乡风情。汪曾祺笔下的江南景色描写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的杂质。那淡淡的情节,淡淡的故事,淡淡的人儿,淡淡的情愫,一切都是淡淡的。但是这份淡然轻轻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给予了在纷繁中生活的人们一缕清凉的空气。这也是我认为汪曾祺小说中审美意境营造的独特之一——水乡景色的温柔与淡然。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南水乡不仅有令人沉醉的美景也有令人爱慕的美人。他们的一衣一裳、一颦一笑,也如水乡的美景一般风情万种,让你心花怒放。而这人之美,人之柔,在汪曾祺笔下都成为无限的审美意境,使读者遐思万千。就如《大淖记事》的一段描写,江南的女人,温柔的女人,也是勤劳的女人。她们的美有如江南风景般天然、纯洁。这美不是彰显的,不是雕饰的,不是强加的,而是从人本身所散发出来的;这美是人心灵深处魅力的自然释放,是人性真善美的闪光。

有美景,有美人,千姿百态的江南同样拥有美不胜收的风土民俗。这些特有的风俗也以其独特的姿态彰显着江南独特的美。而这些又都成为汪曾祺小说意境营造的独特工具。那敬奉佛祖却无清规戒律的乡村小庙和食荤娶妻的和尚(《受戒》);城乡交界处引车卖浆者流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大淖记事》);还有水乡的迤逦风光,城镇店铺的格局摆设,“顶香请愿”的古老习俗,迎神赛会的热闹场面等,无不表现出独特的地域风俗特色。《岁寒三友》中的一段描写充分展示了江南民俗之美。江南的风俗亦如江南的人和水一样是纯美的,是自然的。它只是淡淡展示著江南水乡人民淳朴的生活习惯,人情风貌。

二、韵味无穷

汪曾祺常常运用留空白的手法,让读者去思索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深层内蕴。这种手法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小说的结尾。如《受戒》的结尾只是写到了英子和明海把船“划进了芦花荡”,一段清秀的景物描写替代了故事的结局。至于明海和英子这段爱情的结局却要我们自己去猜想。再如《职业》的结尾是孩子那一声响亮的“捏着鼻子吹洋号……”至于孩子的这个职业能否延续下去,孩子未来的生活如何,作者都没有说。也曾有批评家认为这样的结尾是文章的缺失,是一种败笔。作为一个故事,应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结尾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该交代清楚的,如汪老这样结局是不可取的。我不这样认为。正是这种缺失,使得读者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有了更多的思维方式。作者没有把我们的思维捆绑住,而是给了我们自由驰骋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哪种结局才是最符合情理的。一切都在该停的地方戛然而止,留待读者去思索这其中余味。

有人说汪曾祺是个语言大家,在我看来不如说他是位营造大家。简单的几笔便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看似散淡的运笔,却有着无尽的韵味。这应该算是汪曾祺小说中意境营造的最精彩之处。我喜欢先生笔下的江南景,江南人,江南俗;也喜欢先生笔下独特的韵味带来的无穷想象。正如那句古诗所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参考文献:

[1]阎嘉.文艺理论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平,陈林群.20世纪中国文学.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

[3]王喜绒.20世纪中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杨守森.20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