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和钝角教学
2015-10-21粟先妹
粟先妹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上册第41页的内容。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
……
师:一个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生:一个顶点,两条边。(学生边讲老师边画出一个角)
师:那么怎样判断角的大小呢?
生:张口大就大,张口小就小。
师:你们认识什么角?
生:直角。
师:谁来画一个直角给大家看看?
生:在黑板画直角。
师:他画对了吗?(指名回答)
生:对了。
师:请你给大家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判断他画的是直角,好吗?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就可以了。(或者看出來的)。
师:真厉害,都知道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的办法来判断。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一个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二是认识了什么角?)给学生造成悬念,引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索意识,帮助他们温旧导新。】
二、分类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
1.找一找
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根据直角的特点把所有的直角找出来。
汇报:(略)
2.分一分
活动要求:(1)小组合作,把剩下的角分成两类。
(2)在分类之前,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商量讨论分类方法,在小组内得出统一的分类标准。
(3)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商量好的方法进行分类。
反馈汇报:各小组的分类情况。
(按照角的大小分)比直角小的为一类,比直角大的为一类。
引导全班同学讨论:
师:大家都同意这样分吗?
生:同意
师:你们真棒!跟数学家的想法是一样的,数学家也是这样分的。他们分别给这两类角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名字吗?
生:想。
师:猜猜看。
学生边讲老师边板书:锐角和钝角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锐角和钝角
全班齐读课题:锐角和钝角
翻开教材再齐读1遍。
3.说一说
建立概念: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角叫做锐角?什么样的角叫做钝角?
生:比直角小像这样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像这样的角叫做钝角。
在直角的两旁分别画锐角和钝角。
3.建立锐角、直角、钝角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象
(1)每位学生用活动角先表示直角,再表示锐角,同时交流是怎样操作的。得出:把直角的口变小就是锐角。用同样的方法先表示直角,再表示钝角,得出:把直角的张口变大,就是钝角。
(2)闭眼想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用喜欢的方式比划,建立三种角的模型。
板书:锐角和钝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把不是直角的角进行分类。在分之前,学生必然会考虑分类的标准(以什么做标准?),分类的标准实际上就是锐角和钝角的含义,正是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能够分类,并且能够说出自己是怎样分的,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感悟锐角和钝角的含义,建立概念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丰富感知
1.画一画
(1)请同学们利用直尺或三角板,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
(2)展示部分同学的作品,并请同学演示画的过程及方法。
2.摸一摸
活动要求:(1)学生闭眼在盒子里摸出老师指定的角。(每小组代表摸一次)
(2)老师闭眼在盒子里摸出学生指定的角。(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画一画”“摸一摸”这两个操作活动,进一步体验、感悟,掌握锐角和钝角的特征,从而形成锐角、钝角的明确、清晰的表象。】
四、实践应用,挖掘数学的应用价值
找生活中的角。
生:红领巾展开
……
【活动目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对角的认识,更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数学)。】
联系生活实际画一幅图画。(要求用上今天所学过的角)
生:(如图)
……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经历活动的全过程,既加深了对这三种角的认识,又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原于生活,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个性化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评价小结,揭示课题
师:通过今天对角的进一步学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生:认识了锐角和钝角。
师:谁能说一说锐角和钝角有什么特点?
生: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畅谈收获。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在揭示课题的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数学语言,发展了数学思维。】
(全课结束)
?誗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