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要抓好语言文字训练

2015-10-21慕丽丽

学园 2015年5期

慕丽丽

【摘 要】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学习就是要引领孩子真正走进文本,品析好词佳句,琢磨作者情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享受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语言文字训练 品味语言 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126-01

语言文字训练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的训练,这是语文课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这取决于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学科的目的任务。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能力训练的过程,也是在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和在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只有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才能得到整体和谐的发展。显而易见,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的显性任务,是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个性”,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始终遵循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尝试引导学生研读教材,品读文本,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绚丽多彩的语言、魅力无穷的语言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 细读文本,品味语言

选入小学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优美的佳作,每一个汉字都浸润着丰富的表象,承载着文化的内涵,不仅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也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独具匠心。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诵读、品味與感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如在教学成语故事《狐假虎威》,理解课题时,教师并不急于从字面上入手,而是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概括课题意思,并设疑:当中的“假”是什么意思?这样做,把对课题的理解贯穿到文中具体的语言环境,再回到理解课题上的“假”,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再读文中句子,对照句子再理解,并进一步设疑:“假”为什么当作“借”来用,最后引导学生查字典做进一步的理解。

案例中,通过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一步加深理解,并在学习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学紧扣语言文字进行,具有“语文味”,并始终体现出语言文字既是抓手,又是目的。

这样的教学,教师以文本语言为依托,抓住文中精彩语句,精心设计练习,积极进行语言实践,使理解内容与语言训练有机地结合。

二 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背诵的指导,给予学生充分的背诵时间,加大背诵检查的力度。除了课文中要求背诵的以外,能激发学生真实情感的句段也要熟读成诵,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积极积累语言。

1.通过阅读教学促进语言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发展语言能力。此外,组织一些形式多样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2.通过写话习作促进语言积累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都提到了“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

3.通过复习巩固促进语言积累

学生的禀赋各不相同,一堂课下来对于所学的字词,有的学生只需读过或抄过一遍便能很好地记住了,而有的学生则需反复地练习以加深记忆。不过即使当时学得再好,时间一长,如果不去再现,也会逐渐遗忘。复习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抄、默,在熟读的基础上做到正确地抄写并默写出来。当然死抄是不行的,而许多学生却偏偏喜欢这样做。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如要求抄三遍,第一遍可以读着抄,第二遍则可以默写,然后检查一下正误再默写第三遍。实践证明,许多原来死抄的学生改用这种方法后,在默写字词时准确率提高了许多。

三 引导迁移,运用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学习说到底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用“两条腿”走路,一是阅读,二是写作,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迁移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在语言学习的初期,学生往往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应用意识,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学生在学习语言时,一个词可以给学生一个灵感,一句话可以给学生一个启迪,而一篇课文能给学生带来一种情绪。

实践表明,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交融统一的学科,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力的课程。语言文字是语文学科的根本,抓住了语言文字,就抓住了语文学科的本质,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中要咬定语言不放松,在动情朗读、精心默读中学习语言,在大量背诵、丰富积累中学习语言,在迁移运用、摘抄写作中学习语言。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