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历史文化名村郭麻日村聚落评介

2015-10-21周金鑫

新西部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历史演变保护功能

【摘 要】 本文对青海省同仁县历史文化名村郭麻日村寺庙聚落的概况及历史沿革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郭麻日古堡本身的布局及村寺关系,是隆务河流域典型的村寺布局模式;民居形式上是以藏、土族风格特色为主体,融合汉族特色的农居形式。并对郭麻日村庄寺庙保护提出积极建议:第一,郭麻日新村建设应该顺应地形,要附合传统的布局形式进行规划;第二,郭麻日寺及白塔为保护区,应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第三,郭麻日村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 郭麻日村;历史演变;现状;功能;保护

一、聚落概况及历史演变

1、概况

郭麻日村地处隆务河西岸、同仁县北部,阿赛公路从村边穿过,交通便利,该村平均海拔2350米。全村由12个合作社组成,共有329户、2190人,主要以土族为主。全村耕地面积2337亩,人均1.06亩,农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业、热贡艺术品制作销售和劳务输出。村内有安多地区年代最早保留完整的古堡,始建于1987年安多地区最大最高的佛塔,有至今九百多年的郭麻日寺等4A级旅游景点。同时,郭麻日村也是热贡艺术文化村,全村从事热贡艺术的有285人。2007年郭麻日村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确定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历史演变

公元前5世纪前后,湟中羌族始祖从西秦出逃“亡入三河间”,隆务河流域成为羌人稳定的根据地。魏晋时期,建都乐都的鲜卑族南凉政权的势力一度深入今同仁地区。南北朝时期,漠北柔然、西域吠哒及吐谷浑与南朝往来的“河南道”也经过同仁地区,至今仍然是青海经甘南入川的一条捷径。公元6世纪中叶,北周博陵公贺兰详出兵攻击吐谷浑,北周在今化隆县设置廊州,管辖今化隆、尖扎、同仁等地。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灭吐谷浑,与唐军形成对峙局面,双方和战无常,同仁仍属廊州,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朝廷将黄河九曲之地予吐蕃,包括同仁在内的黄南、海南地区。开元年间,唐曾一度收复九曲之地,但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趁虚而入,尽占唐陇古、河西之地,安多藏区逐渐形成,同仁也开始成为一个藏族集中聚居区。

公元13世纪,包括同仁在内的安多藏区,由设于河州的吐蕃宣慰使司管辖。明朝时期,设河州、西宁等“西蕃诸卫”以控制安多藏区,同仁地区由河州卫节制。洪武、永乐年间,推行军屯,在今同仁县北至保安一带设保安四屯,这是第一次中央屯戍军深入同仁。明末清初,西蒙古厄鲁特部和硕特部固始汗应四世班禅之邀进入青海,以“护教”姿态,收抚了青海藏族部落。隆务河流域归入固始汗的管辖。在蒙古人的支持下,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同仁地区又有了新的发展。

元、明之际,阿米拉杰扎那哇的隆务家族的势力开始崛起。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隆务家族的三旦仁钦弟洛哲格进京朝贡,被封为“弘修妙悟国师”,赐金印,隆务家族与明朝中央政府建立了密切的关系。隆务寺的影响显赫一时,逐渐形成以隆务寺为中心,隆务12部为基础的政教合一体制。明清以来,隆务寺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健全僧伽制度,成为安多藏区著名的六大寺院之一,隆务寺的政教合一统治体制日益巩固,不断发展。因此,在隆务河谷地带相继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主的多个寺院,郭麻日寺是其中一座,始建于明末清初,并形成了以郭麻日寺为核心的古村堡寨建筑。

二、聚落现状与功能

郭麻日是保安屯田古堡寨原四屯之中的李屯所在地。明万历二十八年前李屯即分上下李寨,上寨为郭麻日,下寨为尕沙日(已不存在)。郭麻日古堡寨位于同仁县北7公里的郭麻日村内,隆务河西岸台地上,依山傍水。该堡寨建于明代,是当时屯垦戍边建堡御敌。古堡呈长方形,东西长200米,南北长180米,占地360000平方米。墙体为黄土夯筑,基宽4米,残高10米,夯层为13—15厘米,开东、西、南三门,每寨门为二层楼式,并建有嘛呢房。堡内共居住189户,1478人,郭麻日古堡的特征是完整封闭的寨墙,迂回曲折的路网,独特的“廊房”。郭麻日古堡内民居正房大多为二层,侧房均为一层。正房一层主要由起居、卧室、储藏功能组成,二层由经堂、卧室功能组成。侧房由卧室、厨房、储物、厕所等功能组成,其层顶一般作为生产、晒晾之用。

郭麻日村的“热贡艺术”,主要形式有唐卡、壁画、建筑装饰、堆绣、版画。郭麻日村除了热贡艺术外,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同仁地方及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主要由刺绣、剪纸、金属工艺品加工等组成。

郭麻日寺始建于1351年,现郭麻日寺建于1801年,是隆务寺的附属寺之一。其大经堂和佛堂是典型的藏汉结合式藏传佛教建筑,寺外的白塔建于1989年,是安多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白塔。郭麻日寺由佛塔及佛事活动广场区、佛寺活动建筑区、僧舍居住区三大部分组成。佛事活动广场有小路与郭麻日古堡相连,主要为开展大型佛事活动、民众日常宗教活动之用。广场上由标志性建筑物郭麻日佛塔及转经廊组成。郭麻日古堡内的居民在宗教文化认同上基本认同藏传佛教。在生活居住空间中也融合了藏族的文化特征。具体要素为经堂(佛堂)、嘛呢房与煨桑等。经堂作为每户的主要精神功能空间,主要布置在主房二层中间位置,以彰显神圣、崇高的意象。嘛呢房为日常诵经所用。煨桑空间及煨桑炉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宗教习俗之一。

郭麻日村内的二郎庙门前广场,是村庄老人念经和六月会活动的场地。

三、聚落功能评价

郭麻日古堡本身的布局及村寺关系,是隆务河流域典型的村寺布局模式。是宗教至上,顺应自然地形,上寺下村,主从有序,村落建设围绕寺院展开,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独特的景观风貌。从村庄与自然的关系看,是“山、村”关系,是山村关系由远及近,逐步密切的过程。结合地形的自由式道路系统,体现出村庄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寺院位于高地,醒目突出,生活区位于之下,临近水源,方便交通,形成村落环绕寺院,宗教至上的鲜明的村庄景观风貌。

郭麻日的民居形式上是以藏、土族风格特色为主体,融合汉族特色的农居形式,其形制、布局、空间组成等与隆务河古民居相同。堡内除相互贯通的深深巷道外,内部空间用中原二层楼式土木结构,使古堡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每户古民宅房连房,互相往来,深深的巷道似蜘蛛网型的迷宫,整个古堡内部结构古朴典雅,獨具特色。

郭麻日村在不断的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随着郭麻日村的规模逐渐扩大,新建农居的随意建设,对传统布局模式和整体风貌有一定破坏;郭麻日寺内主要建筑大经堂、佛堂已年久失修,亟待修缮;古堡内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第一,郭麻日新村建设应该顺应地形,要附合传统的布局形式的进行规划,保留现乡道以西的民居,乡道以东的新村鼓励建造传统的民居,也可适当建造现代农村住宅,但其层数不超过两层,色彩要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第二,郭麻日寺及白塔为保护区,应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寺内维修活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行;第三,郭麻日村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质量。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规划将旧村内除晒谷场外的空地,填空补齐,并且尽量做到少拆或者不拆民居。新建建筑以两层传统郭麻日民居为主。郭麻日旧村内的排水系统落后,应进行改建统一排废水设施,新村建设要以旧村为鉴,合理规划布局。

【参考文献】

[1] 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同仁县人民政府.青海郭麻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20).

[2] 同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同仁县志(上下).三秦出版社,2001.

[3] 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鸿飞主编.小城镇规划与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周金鑫,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猜你喜欢

历史演变保护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态的历史演变
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历史演变考察与现实反思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功能关系面面观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