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障高等教育艺术类课程课题型教学模式研究

2015-10-21曲欣

学园 2015年5期
关键词:艺术

曲欣

【摘 要】课题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听障高等教育艺术类课程中运用此模式,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本研究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发现,课题型教学模式适合听障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题场景模拟中教学和实践,可促进听障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培养残疾学生融入社会、融入团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课题型教学模式 艺术 听障大学生 综合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016-02

一 问题的提出

听障大学生的培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和加强创新知识的传授、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就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这是目前听障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研究这个问题,研究者在开展听障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导入课题型教学模式,并确立适合听障学生特点的教学指标,进行案例研究。课题型教学模式是以综合课题为主线,从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入手,将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与行动体系课题任务的各阶段同步有序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学科体系理论知识讲授与行动体系相辅相成地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二 采取的改革措施

1.明确艺术类听障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

第一,培养听障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第二,培养听障学生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求培养听障艺术学生具有横向和纵向专业知识的统一、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统一。第三,培养学生具有团队精神,有主动沟通、善于表达的素质。掌握艺术专业的知识和方法,要求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善于在群体的协同工作中解决问题。

2.教学改革措施

第一,打破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界限,使两者在教学实施中融汇于项目案例中。第二,以艺术专业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的特征为出发点,强调在课题型教学模式中教学成果的积累。第三,根据听障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充分应用特殊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第四,通过课题的导入,建立听障学生与行业的沟通和联系,扩大学习发展的可能性。第五,综合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传递方式,如视觉、触觉多途径运用。教师要有层次地解读专业知识要点,贯穿课题实践的主线,在任务前提的带动下,有步骤地对专业知识进行分解、讲授、实施和总结,使学生多角度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弥补听觉缺失。

三 实施过程及产生的结果

在研究开展中,研究者选择了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两个专业3届共6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广告张贴设计课程导入课题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实施重点有以下内容:

1.划分课题类型

课题的正确选择是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关键,针对听障学生的学习特征,课题任务除了与课程内容息息相关,包含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点外,更要求立足于行业,工作量饱满、阶段工作划分鲜明,师生的互动沟通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广告招贴设计课在选择课题时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校外竞赛课题。竞赛涵盖国内外不同层次和级别。广告招贴设计课程选择的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国家)、怀柔杯广告大赛(北京市)、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大赛(校级)等。课题优势在于鼓励学生通过竞赛形式巩固知识,将竞赛机制引入到课程实践阶段,对培养听障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很见成效。如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竞赛定位准确,适合大学生参加,通过教师带动学生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创意和设计,学生在获得名次的同时,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并有效增强了残疾学生的专业信心。(2)校内真实课题。此类项目主要包括校内举办的各项活动所产生的委托设计,如名师讲座广告、学生作品展览广告、社团活动宣传设计、学院宣传广告主题竞赛等。学生身处校园环境中,衍生的各类委托项目更易于学生参与其中。此类课题应用于课堂,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企业委托课题项目。此类型课题主要来源于校外合作企业或教师引进的真实设计项目。项目以委托设计的商业形式引入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此类项目的特征是保留了商业竞争的机制,要求学生按时按质完成,對学生熟悉设计工作流程、体验真实工作环境有很大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大设计引导,在设计制作的各个环节中有效监控,保证课题完成质量和教学效果。此外,此类课题的特色还包括学生在教师带领下与企业在设计各个环节的互动,企业对设计的信息反馈是残疾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推动力。

2.组织教学

实施前的准备:基于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大纲和就业特点,成立若干项目设计组(一般不超过4人,多为2~3人一组),班长协助教师按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发挥每一个人在小组中的特长,并选出组长(一般安排有一定沟通能力的学生)。

实施中的组织:教师明确各阶段课题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结合课题所要完成的实际内容及要求,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分阶段研讨,组员分工协作,既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又要共同协调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交流与合作能力。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培养了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团队精神,实现自我获取经验、自我构建应用知识的目的。

教师在课程讲授之初,下达课题任务书,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课题任务的内容与教学大纲的阶段内容同步。设计工作过程由学生组长进行详细的工作记录。任务结题时教师汇总多方面反馈的设计效果(教师、设计委托方、学生小组评议),通过细节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学环境和教学场所不仅是普通教室,还应包括计算机房、设计实训室、实习基地和校外的企业现场等,将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

考核形式:成绩评定形式采取实时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结合的方式。课堂考核分数由平时阶段考核和项目终期考核两方面成绩汇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分阶段指导、检查课题完成质量和进行评定。终期汇报时学生使用PowerPoint软件,针对设计分析、调研、设计过程、设计效果、总结等方面制作汇报文件,集体总结答辩,根据项目情况请企业参与答辩并反馈意见。教师综合各项成绩作为评定学习成绩的依据,改变期末一张设计方案决定成绩的做法,更确切地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如果项目委托方确定使用设计方案,在评定时对该组予以加分,以资鼓励。

3.课题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课题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教学模式实施中,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因此,特教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师德风范等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优秀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2)扎实的教师职业能力,特别是要加强特殊教育职业能力,如熟练使用手语与学生沟通的能力等。(3)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行业实践背景,以能力带动学生。

4.结论

经研究表明,课题型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听障学生艺术类课程的教学需求,教学成果突出,在对毕业生的统计中显示,有92%的学生认为课题型的教学模式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就业有帮助,学生获奖率、实习优秀率、毕业设计优秀率、就业率及就业对口率均有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在对毕业生毕业后一年的就业跟踪中发现,就业对口率较之以前提升15%。在课题型教学模式的场景模拟中,强化听障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实现了学校教育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为培养应用型的听障人才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在教学开展中提高了学生融入社会、融入团队的综合素质,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以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加深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在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中实现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校内外项目,强化了对听障学生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通过场景课题,完成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学生体验到行业岗位一线分工协作的重要性,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究、自主发展的空间,提高了职业意识,培养了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基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艺术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课题型教学模式,对培养听障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效果,也具有推广性,可以结合艺术类不同課程的培养要求展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丹尼尔·哈拉汉、詹姆士·M·考夫曼、佩吉·C·普伦.特殊教育导论(肖非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李越、孙枕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3]李元元.不断推进本科教育创新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高教探索,2003(2)

[4]丁慧聪.“问题 探索 研究 创造”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3(4)

[5]杨文生.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

[6]刘海燕.新人才观视野中的考试改革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5)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艺术
反“艺术”的艺术
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
纸的艺术
艺术足球
艺术足球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