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高效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2015-10-21赵健
赵健
摘要:通过对高效课堂含义的阐述引出高效课堂的三大特点: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提出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引导学生、成就学生”并以此为基础导出师生角色互换共同成长。高效课堂作为一个相对先进和完整的教育理念,它有四个基本支撑——教育、学生、学校、教师。其中教师作为一个督导者、观察者、记录者而存在还远远不够,还要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发展中的智者、幸福中的仁者,将来才能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社会人这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
关键字:高效课堂; 角色互换; 引导者; 共同成长
首先我们先来认知高效课堂。何为高效课堂?我是这样理解的:高效课堂是以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强调从学生出发,从他们的权利、兴趣、基础、能力、出发,把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在捍卫学生学习的权利时,为学习提供一切必需的条件,一切的学习都是自主学习(简称自学,包括独学、对学、团队等模式)。高效课堂的核心教育思想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引导学生、成就学生。”在我看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敏锐的观察力、独到的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其成为健康的社会人奠定了基础,那么如何在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定义好师生关系下面我浅谈几点体会:
一、转换思想 确定方向
高效课堂绝对不是从字面理解的“高效益”的课堂,这样的“高效课堂”是肤浅的、功利的、应试的。真正高效课堂的内涵十分丰富。高效课堂把“自主、合作、探究”当成课改的“6字真言”加以行动阐述并予以发展,在课堂环节上踏实的做成“搜集预习、课中展示、课下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力学习、两人互学、团队协作”。我们只有的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持续的更新学习,我们才能不断的创新教育方法,才能满足社会时代的发展,才能面对学生不愧为人师,才能最终教育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
二、 组织备课 角色互换
师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构两个关系,认为课堂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生”,“两惟”的核心是“学和学生”,主张“使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如何在美术教学中真正做到高效课堂,彻底的去推行这种教学理念,下面举例说明:在冀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讲述《西方的绘画色彩中》课前我请学生利用周末搜索美术术语含义,相关历史,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整合资料节课前备用,充分相信学生只要给他们目标,他们就能走上台前去讲解美术作品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作品背后的故事,完成教者设定的教育目标,这就是高效课堂的原则捍卫“学”的神圣。再例如:请学生参加教学环节的设计,这个在美术教学中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在《实用三视图》的教学中就请同学自主设计了教学过程,以组为单位进行意见整合,本堂课的亮点是同学们并没有单一的去绘画三视图,而是把美术概念设计成小游戏进行识别记忆,在游戏中深刻体会了三视图是从正面、侧面、水平面、对事物进行立体效果描述,三个面缺一不可。学习即经历,学习即失败、反馈、矫正,学习即创造、成长、收获,知识一旦离开了应用,课堂一旦拒绝生成和生长,那让学生得来的则只能是“忘记”,而“经历”必须生根、开花、结果,能够让学生一生“记得牢”、“能使用”,因此我们从相当高度上认识学习能力,真正的去相信,解放,引导,发展学生,我们要愉快的接受“应试教育”也要健康的身心发展,那么致力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生成他们的终身要具备的能力。
三、角色互换中做“定海神针”
作为教师在高效课堂中有具有的意义真可谓是“定海神针”:
教师在师生关系里就好比阳光雨露,离开教师这个特殊角色的存在,就意味着有可能失去“成长”,教师是一个必需条件,它的价值体现在——是学习和生长的“可能性”;
教师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发掘者,首先对学生潜能、思维、学习力等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开发,其次是对学习的开发,要敢于“放飞”,大胆让学生在“经历中失败”,在“失败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教师是信念的种植者,帮助学生架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身为教育者义不容辞,这个是宏观的说。微观讲在美术课堂中借助名人典故去引导学生,手工课堂中利用制作过程中去提点学生只要行动定会有收获,无时无刻的不去抓住机会渗透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逐步行成正确的观念。
四、学生自学过程中的引导者
如果一定要“教”,我们必须加以明确:1、谁是主角?如果你认为教是教师的专利那应该换思路了,学生也可以参与只要你提供精准的目标;2、教授内容?如果你认为教知识就是教育,那么,学生的生命构成除了知识,还有别的内容吗?一个忽视生命状态的教育显然是没人性、不道德的在我看来一堂美术课教他们懂得一个人生道理有时候胜过一堂课程知识的所得;3、用什么方法去教?老师讲、学生记忆?这种模式貌似与现阶段不符,科技这么发达,信息这么灵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4、你如何确定你教会了?考试?考试?即便是真的会了,那么,这样的知识生成了学习能力没有?能给他一技之长?无论学到多少让他们知道何为美术,美术无处不在与生活息息相关就好。
教师作为一个“新”角色,如果说昔日角色是“教者”,那么“引导者”这个新角色无疑给教师赋予了新的生命质感。作为教育的一个“引导者”,教师首先是“人”,教师也应该和学生“一样”学习、生活、发展。教师有引导学生的权利,学生也同时有给教师教学建议的权利,彼此在学习中成长。诚然我们也有太多理由不去相信他們有“水平”,比如学生处在成长期,他们易怒、反叛等等。但我们别忘记了教师其实也是这样,就单纯的成长欲望而言,教师不如学生。成长是一种“自我修复”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干涉,哪怕是积极的,我只能说最终的结果也取决于学生自己!当罗杰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教会别人任何知识时,我也学着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替学生完成所谓的“恢复出厂设置”!成人和学生在认识、体验、接受、感知上完全不同,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们。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也是彼此学习的过程,我们是教育的引导者,同时我们也是被引导者,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不能否认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都与上个世纪的不同,教育者必须不断的学习更新,我们既要掌握住最根基的脉搏,又要把教育方法创新以适合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磨合中与学生们一起成长,这才是完美的教育的开始。
当一切开始围绕着“学生”而生发时,教育的一切也便变得生动、简单、有意义了。用学生的发展带动教师的发展,则变成了唯一正确的选择。在此过程中,其中教师作为一个督导者、观察者、记录者而存在还远远不够,还要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发展中的智者、幸福中的仁者,将来才能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社会人这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的“教师论”》,《课堂教育需要模式吗》,《高效课堂的5大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