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减少皮下淤血
2015-10-21曾嵘
曾嵘
【摘 要】目的 学会正确的对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科5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正确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减少患者皮下淤血。结果 对53位患者正确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只有4例出现皮下淤血,1例产生皮下结节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正确的采用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减少了患者皮下淤血的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正确;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淤血
低分子肝素常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特别是与骨科或普外科手术有关的血栓形成。治疗已形成的深静脉血栓,伴或不伴有肺栓塞,临床症状不严重,不包括需外科手术或溶栓剂治疗的肺栓塞。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死。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防止血栓形成。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溶栓剂联合使用或同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用。但注射部位皮下淤血、瘀斑、皮下血肿、皮下结节的出现仍是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了减少注射后皮下淤血及皮下结节的发生,应学会正确的对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现将我科2014年五月至今部分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与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科对5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年龄为30至72岁,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3-7天。
1.2方法 53例患者均在入院后当天开始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0.4ml:4000AxaIU(商品名:依诺肝素钠注射,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每间隔12小时皮下注射1次。
1.3注射要点
1.3.1用药前应对患者全面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查看注射部位皮肤完整性,有无皮下淤血或破损等皮肤情况。有严重皮下淤血及出血倾向的患者应通知主管医生并慎用。同时应注意观察注射后的反应、皮肤情况及有无出血倾向。
1.3.2注射部位:传统的皮下注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外缘、前臂外侧、大腿外侧、后背[1]。但由于这些部位皮下组织菲薄,针头易刺入肌肉层,引起皮下出血。且这些部位注射范围小,同一部位长期注射可出血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形成硬结,影响药物吸收。腹部由于皮下脂肪多,毛细血管相对减少,皮下注射面积大,温度恒定,药物吸收快,不受运动的影响,故作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首选部位[2]。因此,注射前嘱患者平卧,采用深部皮下注射的方法。注射部位应选择脐周,左右交替注射,应避免在有损伤的部位注射。
1.3.3排气方法:传统注射应排气后注射,但会使针头上附有药液。低分子肝素有抗凝作用,排气后针尖上附着的药液,在注射时带入穿刺点,则穿刺处血管渗血,易导致局部皮肤瘀斑。现今使用的低分子肝素多为预灌针剂,注射时不必排气。针头内有0.1ml的空气,注射时将针头朝下,空气弹至药液上方即可,此时针筒内的空气正好将药液全部注入。因此需垂直角度拔出针帽。若需要调整注射剂量,必须在注射患者的处方剂量之前完成。需再次强调的是,为了避免药物剂量丢失,减少皮下淤血,预填充针管不需要排除空气。
1.3.4注射方法 常规消毒后,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捏起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使其形成一皮肤褶皱。右手以执笔式持注射器并紧贴皮肤,在皮肤褶皱顶部垂直进针。需要注意的是,以往的皮下注射角度为30°至40°,但在注射该药液时针头应垂直刺入皮肤而不应形成角度。将药液缓慢推入,将推注器推至注射器底部。应于左右腹壁皮下组织内进行交替注射给药。注射完毕后方可放松皮肤并垂直将针迅速拔出。当注射器从注射部位移开时,仍要保持手指顶住推注器杆端。用棉球轻放在注射部位5~10秒,但按压力度不宜过大。并嘱患者不要揉搓注射部位,不要于当天进行热敷,以减少瘀斑形成。
1.3.5 注射后的记录。建议为每一位进行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的患者建立注射记录卡。每次进行注射后应记录注射部位。在下次注射前查看上次注射部位注射后的情况。并且选择对侧部位或其它部位进行交替注射。避免重复注射同一部位或同一区域所致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形成硬结、影响药物吸收。对注射部位造成严重的伤害。
2结果
表1 53例低分子肝素钠使用负效应发生情况
负性效应
例次
百分率(%)
穿刺点出血
1
1.89
皮下淤血
4
7.55
皮下血肿
0
0
皮下结节
1
1.89
合计
6
11.33
3讨论
本组4例皮下淤血患者护理时应询问疼痛程度,并严密观察淤血情况,有无淤血扩散或皮下血肿的形成。观察皮肤组织有无破损、溃烂。加强与患者沟通,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及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出现轻度小面积淤血时在停针后可自然消退,不必过于紧张。若有不适及时向护士报告,但禁止自行热敷避免淤血进一步扩散。常规皮下淤血护理措施[3]为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同时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痛苦。通过临床实践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脐周交替深部皮下注射②注射时不排气③捏起皮肤垂直进针,注射过程不放松皮肤④注射后不揉搓,不热敷。这一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注射方式,由原来的排尽空气改为不排空气。进针角度及注射部位皮肤处理也有所改变。既使得药物能够完全准确充分的使用,保证了药效,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更减少了皮下淤血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医疗安全,使得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01-302.
[2]许秀丽,朱秀勤,刑攸红,等.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5-7.
[3]梁会英.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6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