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注射中的疼痛与消减

2015-10-21李园艺闫玉芳刘文辉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疼痛

李园艺 闫玉芳 刘文辉

【摘 要】注射法(皮内、皮下、肌内、静注)是常用的给药手段。具有剂量准确生效迅速、不受消化液影响等优点,但同时也破坏了皮肤的天然屏障,引起疼痛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紧张、焦虑、害怕、甚至恐怖(多見儿童)。一般心理创伤往往比肉体损害要严重,大多数儿童已经形成了“逃避反射”,谈针即哭、谈针变色的现象。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院多年的临床实践及经验对如何消减注射中的疼痛作一下分析探讨

【关键词】注射;疼痛;消减

注射法是医学临床最常用的给药手段之一,具有药剂量准确,注射后迅速生效,并且不受消化液影响等优点,在各大医院应用十分广泛。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在进行注射时破坏了皮肤这个人体与外界隔离的重要屏障,同时会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通常包括两方面:心理伤害和生理伤害。一般心理伤害比生理伤害更为严重,有些儿童甚至达到了谈针色变的程度。

针对注射法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减少注射中的疼痛进行阐述。

一、护士的威信

患者对护士的崇敬和信赖是减轻注射疼痛的重要因素。如果在执行操作中忽视的态度生硬或对患者不耐烦将使患者丧失对护士的信任感,会使患者紧张、害怕、不安进而增加疼痛。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许多事例说明心理安抚能使疼痛减轻,那么护士如何在患者面前树立威信呢?

1、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树立护士威信。要有高度自我意识,一旦进入岗位立即进入角色。用婉转的语言、机敏的行动、和蔼的态度、过硬的技术给病人一种亲切、安全感。从而减轻精神上的紧张,产生接受注射的正常心理。

2、良性暗示。当病人心理紧张时,常有所表示,护士要细心观察给予暗示和诱导如:表情紧张时,言语并无表达,这时护士要有意识的灵活对其诱导,常见有病人注射时问:“疼不疼啊?”分散注意力,使其减少紧张使臀部肌肉放松。同时给予必要保证,如保证一点儿也不疼等等。“保证”是医务界的禁忌用语,但是在注射消除病人心情紧张方面却有奇妙功效。

二、注射的环境

注射的环境过于安静与肃穆,难以分散患者对注射部位的注意,易使患者情绪紧张,增加注射疼痛。但是过于喧闹又不利于护理工作开展。选择室内注射,如护患之间简单的沟通、看书报等,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三、减轻疼痛技术的问题

1、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根据药液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护士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现折损、漏气的应禁用。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及体位。避开神经和血管,不在硬结、瘢痕、皮肤病处进针。选取合适的体位很重要,舒适体位会让人心境平静,可辅助注射成功的实施。不良体位持续时间过久会使患者感到烦躁不安,同时关节部位不易固定,液体易外漏于组织造成患者必要的痛苦。

3、注射技巧。良好的注射技巧,要以成功注射而又能减轻痛苦为准。熟练掌握无痛注射技巧,注射前轻松交谈,分散注意力,使其放松紧张,易于进针,注射时做到“两快一慢”即进针、拔针快,推药慢。对刺激性强的药物,针头宜粗长些,且进针要深。否则易造成硬结和疼痛。

4、特殊情况下,皮下、肌肉注射进针后,如有回血可拔出少许再试回抽,无回血才可推注药液;如回抽仍有回血则应拔出针头重新消毒、注射。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内,造成患者皮下淤血给患者增加痛苦。而静推或静脉输液时,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时应另开一组静脉通道,盛有等渗盐水的注射器与头皮针先做穿刺,并注入少量等渗盐水,证实针头在血管内,换取带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注射或加有药的液体进行输液,防止药物外渗致组织肿胀、疼痛、坏死。如同时注射几种药物,先注射无刺激性的,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推注药速宜更慢以减轻痛苦。

结论

注射法应用于医疗临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正是由于存在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一直沿用至今,其缺点也是一直被改善。目前最便捷的方式仍然是通过医护人员操作,所以主观提高注射技能,辅以器具等的改善将会使这种方法更加适用于未来医疗。

参考文献:

[1]宋志敏 浅析注射中疼痛与消减 中外健康文摘 1672-5085(2013)28-0299

[2]刘金红 心理护理在消减患者注射疼痛中的应用 佳木斯医学院医学报1993年16卷06期

[3]崔杏芳 对注射中的疼痛与消减的探究 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09期

[4]戴佩荣 疼痛护理的研究现状及护理 天津护理 1999年4卷第09期

猜你喜欢

疼痛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控制和满意度的影响
疼痛的早期护理干预对于减轻肝胆外科术后疼痛的有效性探讨
谢谢你曾放过我
怎么疼痛分类呢?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挣脱这种疼痛
别把疼痛不当病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