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有效性探究
2015-10-21曹玉玮等
曹玉玮等
【摘 要】目前,贫困生工作在各个高职院校越来越受到重视,贫困生系列工作也进一步完善,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贫困生认定、建档工作,怎样将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紧密结合起来,让贫困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成才,已成为辅导员众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贫困生;资助工作
近些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职院校贫困生问题变得越发突出。针对如何鼓励和帮助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自 2000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就颁布并实施了国家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国家奖学金政策,并在2007年在十七大会议上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资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意欲通过这些措施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目前,贫困生工作在各个高职院校越来越受到重视,贫困生系列工作也进一步完善,但是在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具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贫困生认定、建档工作,怎样将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紧密结合起来,促使贫困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成才,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全面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已然成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关于如何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1.全面、公平、公正地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
1.1成立评审工作组织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要求,成立以辅导员为组长,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参加的班级评议小组。评议小组成员严格的按照文件的人数标准,经过全班同学投票选举产生,要求熟知《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文件内容,熟悉贫困生认定和评选的过程和条件,工作认真负责,没有申请国家资助。
1.2严格评审条件和程序
(1)辅导员在贫困生认定工作开始前夕,在班级内组织学习《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向全体同学详细讲解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的目的意义、申请条件及申请程序,使全体学生充分感知党和国家的温暖,全面了解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审发放的政策和评审步骤及要求。同时,采取全班投票的形式,按照不低于班级总人数10%的比例,选举产生评议小组成员。
(2)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班级评议小组提交书面申请,并在评议小组范围内陈述家庭经济情况(包括父母工作、生活情况,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等),同时提交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等材料。辅导员逐一和提交申请的同学进行交流,详细的了解该同学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并结合该同学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和日常表现,对其是否符合评选条件进行严格审查。
(3)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评议小组成员对申请贫困资助的学生是否贫困进行认定。评议小组同学和提交申请同学所在宿舍的其他成员逐一交谈,详细了解该生所陈述的家庭状况是否属实,以及在校期间的各项表现,评定其是否符合评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其家庭困难程度和平时表现给予打分排名。系部分配指标后,根据指标数额,再次组织班级評议小组进行充分评议,提出初步评审意见,确定入选名单。
(4)将班级评议小组初步评审意见(人员名单)在班内公示一天,无异议后报系评审工作组,系评审工作组审核后在全系范围内进行公示四天。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学校审核。
2.切实有效地开展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
辅导员在贫困生思想教育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辅导员要经常分析本班贫困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和生活状况。把握贫困学生的思想脉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团结、组织、教育贫困学生的职责。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指导,发挥贫困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1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贫困生由于其家庭经济困难,在学习、生活和社交过程中,常常面临着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学校除了对贫困生进行经济上的资助外,更要注重对其精神上的辅导和心理上的帮扶。作为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从内心深处去关心和爱护我们身边的贫困学生,要不定期的与他们进行沟通,督促贫困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克服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海报、板报、征文比赛、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贫困生自信自强活动,引导他们培养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意志,积极疏通贫困生的负面情绪,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2做好贫困生的诚信教育
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出现虚假贫困生证明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诚信演讲赛、辩论赛、诚信名言征集等系列主题活动,来引导学生以诚待人,以信立身,提高诚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便他们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能够实事求是地陈述家庭经济情况,提高认定工作的效率。
2.3做好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贫困生自强自立的人格基础,要教育贫困大学生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人生境界的体现。我们可以在高职院校中塑造感恩氛围,倡导各类奖助学金项目受助学生组成公益类社团,鼓励他们,在接受帮助的同时去关爱他人、回报社会。通过贫困大学生自发的感恩行动,来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社会道德的进步,体现出资助工作的精神内涵。
3.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后续管理
帮助贫困生解决了暂时的经济问题和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贫困生的工作的结束,也不是贫困生工作的最终成效,辅导员还应密切观察监督。对贫困生的后续监督主要是指学生群体的监督,必须让每个同学都全面了解贫困生认定和资助程序、标准与方法,并积极参与到贫困生的前期认定和后续监督的行列中。辅导员应对收集的学生家庭信息通过家访的形式进行抽查核实,并设立监督电话与邮箱,随时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与举报,同时加强保密措施,保护反映意见学生的利益。对于不符合贫困生条件的假贫困生或在受资助后随意挥霍得来资助的同学,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对其加强教育。
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它关系到国家资助政策执行和贯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关系到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线的高职院校辅导员,我们更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高,细致深入地做好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使贫困学生能够从国家资助政策中真正的受益,使他们能健康、全面地成长和发展,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科]
【参考文献】
[1]侯鹏飞.关于独立学院如何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33).
[2]明丽娟,荣梅生,纪小平等.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3(19).
[3]李犇.如何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J].文教资料,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