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受资助学生群体感恩教育的思考

2017-01-16阙妙龙

东方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资助工作感恩教育学生

阙妙龙

摘要:近年来,力度逐渐增大的学生资助,成为了贫困家庭完成学业甚至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但毋庸讳言,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始终是资助工作的一块短板。因此,如何认识感恩教育重要性,如何加强感恩教育成为了资助工作的题中之义。同时,这对于不断完善资助工作体系,增强资助工作目的性具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关键词:学生;资助工作;感恩教育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少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形成了以国家资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的资助体系;形成了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立体化资助模式,搭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尤其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资助工作作为推进贫困家庭脱贫的重要手段,重要性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五个一批”中提出要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湘西自治州结合州情实际,提出要大力实施教育脱贫工程,要求构建覆盖贫困村和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发展帮扶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实行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和生活资助。由此可见,各级政府对贫困家庭学生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工作覆盖面将进一步增大,受资助学生人数也会更多。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现行资助制度下萌芽出来的感恩教育缺乏问题也将进一步突显。

一、受助群体感恩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当前,学生资助、社会救助等确实为困难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提供的资助怀有感恩之心,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受助不感恩的不良现象,令人堪忧。

一是思想存在误区。现阶段,学生资助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精准脱贫对象家庭中的贫困学生和其他发生特殊致贫事故的学生,因此,存在部分困难学生把贫困作为资本,不思进取,坐等其成,出现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二是界定有待加强。贫困生作为一个具有隐性特征的群体,在实际操作中,贫困生的界定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尤其是作为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贫困生数量多、资助工作力量薄弱,贫困生界定更加困难。现阶段,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均把精准扶贫对象户中的学生纳入资助工作范畴。但在实施精准扶贫之前由于识别标准不统一,个别一直享受资助政策的家庭因为不符合精准扶贫政策,导致资助被取消,部分家长和学生表现出不理解,甚至出现到教育部门上访的事件。

二、受助群体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目前,随着受助群体的扩大,单纯的资助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必须与育人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受助群体感恩意识缺失有以下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功利主义也日益渗透到了人们的思想中,片面追求利益的同时,使部分人的道德出现滑坡。一些社会资助和个人资助因为过于注重经济的资助,忽略了受助者的心理需求,使受助者产生一种理所当然、受之无恩的心理。同时由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服从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更多地人们关注自身发展,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判断,导致其价值观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发生畸形,造成学生在意识上产生失恩现象。

(二)学校教育中的功利色彩影响。多年来,中小学教育更多是在关注升学率,教学成绩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在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学校又将重心放在考试知识的掌握上,关心最多是升学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虽然一直提倡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实际上,普遍还是对学生的知识和智能方面的教育,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采取灌输式、注入式的教育方法,没有真正把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感情、有需求、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并充分尊重他们,从而导致学生的能动性丧失。

(三)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再穷不能穷孩子,是中国父母的传统心态。当前90后、00后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要求更多的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往往忽略了对子女的三观教育,弱化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育。个别单亲家庭和孤儿家庭,因为缺乏父爱或者母爱,家庭教育缺失,学生在道德教育方面有更大的差距。

三、加强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对策

在资助工作中进行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感恩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备更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有利于提高受助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受助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同时对经济资助的长效运行有推进作用。

(一)引导受助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正确感恩观的形成。感恩不单单是传统美德的要求,更是健全人格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感恩教育需要遵循由知到情再到行的一个过程,利用对学生的经济资助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把握受助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育人效果。感恩品质的形成大致包括三个阶段,即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实践层面。认知层面是指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德,正确分析施恩方的目的和意义,产生心理的认可;情感层面,是基于认知产生的情感共鸣,产生心理上的愉悦与幸福感,近而形成自觉的感恩意识,并伴随回报恩情的冲动;实践层次,是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或施恩的具体行为,升华成自主的习惯行为,形成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良好品行。学校要加强感恩教育,教育学生知荣明耻、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学生在对待家庭贫困和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时,要逐步引导他们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端正自己的心态,坦然从容地面对问题和挫折。

(二)营造受助学生群体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资助政策实施的关键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公开、公正、准确的认定,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程,进行科学合理地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是阻止个别学生不诚信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加强对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各种宣传渠道,让学生深入了解新资助政策实施的意义、主要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既可以让受助者明确国家这一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影响深远的重大政策,是构建社会和谐、保证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又能让其他非受助学生对受助学生进行有效监督。同时,教育部门要会同扶贫部门、乡镇、村委会,从制度上做好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班主任、班级和宿舍同学等多层面对学生的生活情况、消费情况等进行了解,建立跟踪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学校要充分利用团委、社团等各种资源开展主题鲜明的感恩教育,通过讲道理、明事理,把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融合,让受助学生的心灵在温馨平等、受到尊重的氛围中接受洗礼。要通过校园广播、学校橱窗、班级板报、网络等宣传阵地,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使感恩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排解受助学生的孤独情绪,养成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

安东尼罗宾说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创造各种环境,利用各种资源教育受助者从感恩父母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常怀感恩之心,常修为善之德,做到自尊、自爱、自信。同时,更要教育学生,要倍加珍惜学习机会,励志成才,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报效国家,才是最大的感恩。

猜你喜欢

资助工作感恩教育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学生写话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方法创新的探讨
新建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与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探索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