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六部”课堂文化
2015-10-21史凤林
史凤林
今天,为了让学生从题海战中解脱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北京十一校取消了班级,取消了班主任,他们的“两改”(课堂改革,课程改革)、“两转”(教师转型,组织转型),令人陶醉,令人向往。
一、“六部”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文化
2011年,我们学习杜郎口课堂改革经验之后,经过几位教学教研领导研究,结合我校实际提出的教学模式即“教学六部法”。“六部法”内容有:确定目标,当堂学习,预习检测,拓展提升,时段记憶,巩固练习。六部是六个部分,它是教学过程,体现的是教学流程。
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活动结构,以教师专业提升为突破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六部”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共促的课堂文化
(一)教师专业水平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得到稳步提升
1. 改革是教师能力提升的必然,活动是教师能力提升的平台,竞争是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途径。经过2年的实践,我们于2013年4月举行了星级教师的评选,11位星级教师脱颖而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2015年,我们借课改活动月之机,进行了教研组观摩课活动,5位教师被推举出来,他们将被列为展示课,样板课的精英,展示给大家。六部教学模式改革就是一个契机,让每个任课教师在这种氛围里稳步提升。
2. 模式是一个规矩,但是学科特点又是各具特色。如何在规矩中形成方圆,真正在所有学科中游刃有余地实施六部教学模式,每个教研组都以自己学科的特点为基点,寻找模式与学科特点的契合点,而这个契合点就是一种课堂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呈现,是教师教研能力提升的一个平台。
(二)学生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
1. 小组合作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自我发展的空间。我校的班容量较小,每班都是30人左右,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一般分成5~6个小组,每组4~8个人,按照学习成绩编号,组内互学时,可以前后左右自由结成对子,共同学习,互相检测。组间竞争时,同一号的进行角逐,既体现了公平的原则,又检查出了本节课同一水平的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通过预习检测、巩固练习的两次固定评价和提升拓展、时段记忆的两次随机评价,每一组的综合实力基本上体现了出来,小组每个成员的努力也体现了出来,每个人的角色都是缺一不可,顶梁柱固然重要,螺丝钉也不可或缺。优者当仁不让,劣者奋起直追,课堂成了一潭活水。
2. 小组合作学习颠覆了很多传统的观念。我校的每间教室里都有三块黑板,走廊也有一块,教室里还有多媒体,这些教学资源为小组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走廊的那块黑板,供每组一名学生课前3分钟使用。教室里的三块黑板,既可以让学生写“预习检测”的答案,也可以写“巩固练习”的答案。我校的小组活动学习,正在朝着“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师为导师,变有效为高效”的目标迈进。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小组活动,在这种相互交流中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会了倾听和如何讲给别人听。
组间的考核与比赛,既有水平对等者的角逐,又有每组综合实力的较量,从中自然会激发出组内每名成员竞争的潜能和无限的创造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4. “六部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小组活动”。
(1)学生讨论时,要提出讨论要求,交流时要有秩序,轮流发言,不要抢答;对预习提纲的问题要逐一探究;问题设置要有价值;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不要走过场。讨论是小组内互相学习的过程,组长在帮助老师讲课,何乐而不为呢?
教者必须适时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为教师下一步拓展提升做好准备。如果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了,教师在拓展提升就不必重复。及时对小组讨论情况进行小结。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是不是全员参与,哪个成员最好,哪一个组长最好都要做出总结。不当的地方一定要指出来,下次改正,别怕浪费时间。
(2)学生展示评价:要求学生展示讨论成果要尽量正确、完整、工整。原则上选没有参与讨论的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同学用其他颜色的笔进行修改、补充、删减,提醒注意;没有参加展示的同学在此时初步整理笔记。
课堂是一个阵地,而教学模式是一种方式,学生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但更深地我们应该看到:一切课堂里思考的都是文化的体现,一切课堂里发生的变化都是文化的呈现,一切课堂里的问题都是文化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