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2015-10-21于莉
于莉
学生们在写议论文的时候,一般对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和三个部分“引论、本论、结论”都比较重视。这些是议论文最基本的东西,应该抓住。但要写好一篇议论文,仅仅只注意这些是不够的。还要注意一下两点:
一、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议论文是以议论和说理为主的文章,它不是借助形象反映生活,而是直接闡明客观事理,直接表达作者的意见和认识的文章。它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初学者往往只顾说理而忽视了语言的生动性,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平板枯燥,味如嚼蜡了。议论文中“说理”的目的,是要让人信服,如果你一味地板着面孔训人,就可能把人吓跑了,那就很难达到使人信服的目的了。所以,议论文的语言,不仅要求要准确、鲜明,而且还要生动。就是说,我们在写文章时,表达意思要具体明了,通俗易懂;还应力求生动活泼,讲究修辞方法的应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的文章就不会让人看了就昏昏欲睡,而是相反,令人兴趣盎然了,甚至于会因之为开怀大笑了。
举个例子,鲁迅先生的《文学与出汗》,是论述文学观念上的一个大问题:文学有没有阶级性。对这个严肃的问题,作者没有虎着脸作训人状,而是信手拈来一个令人发噱而又颇能说明问题的例子:“譬如出汗罢,我想,似乎于古有之,于今也有,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该可以算得较为‘永久不变的人性了。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还是描写臭汗好?”“汗”本无所谓阶级性,可流“香汗”或“臭汗”的人却分别属于“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因此不管你描写的是“香汗”还是“臭汗”,都会相应地带有“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属性,这就证明“永久的共同人性”的不存在,文学是有阶级性的了。深奥的道理在作者笔下变得如此浅显,非常严肃且理论性很强的问题却让人百读不厌,爱不释手,作者真是驾驭语言的大手笔。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就应当像这样,多动脑筋,在语言上、在修辞上多下些功夫,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力避板起面孔训人。
二、要注意过渡
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也就是语气的承上启下。过杜绝非记叙性文字的专利,但学生们却常常忽视这一点。他们有的文章就好比一堆柴火,远看庞然大物,近瞧原来根根分离:节与节之间、段与段之间、这个例证与那个例证之间、这个问题和哪个问题之间,常常缺少转换性的语言过渡,使文章读起来疙里疙瘩,很不自然。议论文逻辑性强,因此更要求文字上要衔接得天衣无缝。只有衔接紧密,脉络畅通,才能增强说服力。所以,我们写议论文时更应重视过渡照应。例如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着重论述“师道”的重要性,批判当时的不良风气,提倡从师而学,从多方面向别人学习。文章一开关就指出,古代学者“从师而学”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就是古人的“师道”。第二节论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作者用这样一句话来承上启下的:“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里的“师道”,是承上文而来,即上节所说的古代学者“从师而学”、“无贵无贱”之道,这是承上;“不传也久矣!”说的是今天的情况怎样了,这是启下。下文正是用对比的方法论述现在风气不良的。第三节:“圣人无常师”这是启下,是说下文用孔子的言行来证明上面作者指出的古人“师道”的真实和正确,同时这句话也照应了前文的“古人从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和“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矣”,是用事实来证明这些说法是正确的,这篇文章文字不长,但作者处处注意过渡照应,不仅使文章流畅,而且文气贯通,说理透彻,容易使人信服。从这里可以看出,议论文中过渡与照应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