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本真
2015-10-21詹克山
詹克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这三句话概括治学的三重境界: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悬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顿悟。其实这三句话也非常准确的概括出了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上艰辛摸索的心路历程。
一、矛盾与抉择
传统与现代、主导与主体、立人与应试、工具与人文的矛盾反映在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的课堂授人以柄,常遭非议。“看语文是语文”、“看语文不是语文”,语文老师似乎应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熟知阴阳八卦,精通三教九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语文老师,难。做一个好语文老师,更难。
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输送一个个人格健全、精神饱满、有责任感、有一颗善良之心、有知识的人。我们想成为一个好语文老师,因为尊严;我们必须成为一个好语文老师,家长需要这样的孩子,因为社会需要这样的公民。
二、探索与共识
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应该是这样的:以生为本,学生欢迎;面向全体,兼顾个体;讲速度,更讲质量;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
(一)精致并非高效
教材内容把握精细、教师语言精美、课堂练习精选、训练形式精巧、教学准备精心是精致课堂的特征。他常常出现在优质课比赛现场,是很难复制的,它就像是一件艺术品,熠熠生辉。但我要说这样的课堂就如“精选”和“精炼”后的“定点滴灌”。吹拉弹唱一起上,听说读写有保障。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效率低下。因为精致课堂关注教师的作用,关注教材的设计,唯独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状态的关注不够明显。而高效课堂的评价体系指向学生的学习效果。精致课堂如何从博物馆的艺术品走向寻常人家,成为日常用品?
(二)简约才能高效
1. 教学目标要简约。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事实上,单一的堂课往往无法全面完成三维目标。一课只是整个单元的一个特例,其目标也是单元目标的一个部件。确定一个重点目标进行简约设计,目标扎实,重点突出。
2. 教学方法要简化。知识性的内容教师大可讲授,让学生在尽量少的时间内了解、积累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能激发思维火花的交给学生。独立思考,点名回答,看似冷清,实则有效;合作探究,看似热闹,实则低效。简单问题一人回答即可,有争议的问题,有思考性、开放性的问题十数个同学回答也无妨。
3. 教学手段要简约。(1)课题及简单问题不用多媒体。(2)代替学生联想和想象的音像不上多媒体。
4. 教学内容要简约。
(1)精选着力点,预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激发学生潜能的情景。如《最后一课》可从“我”这一独特角度进入文本,设计三个问题:其一“我”是谁?其二,“我”的教室在哪儿?(大的时代背景,小的课堂环境)其三,“我”的老师如何?如《记承天寺夜游》可设四个点:白读自讲;朗读体味;选点赏析(写景句);闲话“闲人”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自然高效。
(2)点亮一个“点”,统领全篇,以一问敌多問。如《济南的冬天》在“响晴”、“温暖”、“有山有水”、“慈善”、“秀气”、“安详”这些词语中,那个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
(3)找准拓展点,加深理解。拓展不是学科渗透,拓展也不等于能力拔高。拓展应是文本内容的一个延伸,是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情的体味的一个途径。如《农夫和蛇》类似的寓言,概括寓意是拓展;搜集解释有关蛇的成语是拓展,但介绍蛇的生物特性就大可不必。
三、几点感悟
让朗读与背诵回归语文课堂;精致课堂偶可为之,简约才是课堂的常态;学生积极展示,精彩不断生成的课才是高效的课堂;热爱语文,爱上语文课,精选切入点的教师才能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