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构建品德多元的生态课堂
2015-10-21邓俊
邓俊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的融生活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但是,多年来小学品德课程仍存在实施难的情况,许多学生对此学科不感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课程的实施。如何组织有效适宜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何让“有效活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动起来?我们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组织有效适宜的教学活动,构建以生为本的生态课堂模式不啻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即构建以人为本、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同时也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一、有效活动要有目标性,让生态课堂方向明确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师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课程标准》确定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改实践中,生态课堂的外显目标应设为有效的师生互动,实质上是将静态三维目标转化为动态的目标,实现在师生互动中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态课堂的教学目的是从师生有效互动的外显最终达成学生学习的内化。如人教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为教学目标:知道应该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责任感;自己的事,会做的自己做,不会做的逐步学着做;在教师指导、个别示范中学习;在鼓励中纠正,在竞赛、唱儿歌中巩固,在表演中体验、提高。教学设计中我们通过表演、观察、讨论、谈话、听故事、比赛等多角度地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感悟。学生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中实际体会了良好生活习惯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愉悦。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启发他们主动思考,在思想深处对自立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较好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旨在落实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体现了“生本化”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情绪状态和思绪状态。在“教师互动”教学环节里表演小品《妈妈,来帮我!》,老师扮演“妈妈一的情景是:早晨,小红起床,穿衣、洗脸、刷牙、吃早点、背书包……干什么事都要喊妈妈,“妈妈,给我洗脸!”“妈妈,给我系鞋带!”“妈妈,给我拿筷子!”“妈妈,给我背书包!”妈妈忙个不停,小红什么也不干。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红吗?为什么不喜欢她呢?该怎么做?……这样的课堂生机盎然,在师生互动中动态运行,教师的教学理念予以落实,教学目标有效达成。我们认为,有效的师生互动必定会促进品德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有效活动要有针对性,让生态课堂自然清新
根据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课要体现生活性和活动性。但是我们不能只注意活动的形式,为活动而活动,按照教师用书提供的活动照搬,而没有针对性。如上《伸出爱的手》这一课,本课教学意在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了解他们对待生活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萌生关爱残疾人、关爱有困难的人的想法,并能走近、尊重、关爱残疾人,把爱推及社会及对需要帮助的人献出爱心。以孩子们在参与体验的活动中感悟为教育方针,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知识的形成,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发现、总结,以达到学生主动发展的宗旨。在教学中,我们只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生活不便的情境,而没有引导学生感受残疾人的内心世界,也没有让学生探讨“我们该怎样对待残疾人?”。像这样的活动,既没有针对性,也激发不出学生的情感。所以,组织有效适宜的活动,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升华到理性的道德情感。
再如上《圆明园在哭泣》一课,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教学时,我们首先播放《火烧圆明园》一段视频资料、图片,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听一听圆明园哭泣的声音,想一想圆明园哭泣的原因。让学生感受这一历史时刻的悲壮、惨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融为一体。同时,让学生说说:面对这段沧桑历史,你有何感想?我们用数字来说话,“烧毁的面积5200亩;圆明园从1709年兴建直到1860年焚毁,共经营了151年;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等,用数字给学生心灵以冲击,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伴随知觉、思维及其心理的共同作用,通过体验及情感的积累,使认识和情感相协调,从而获得一定的道德觀念,并内化为个体稳定的道德信念。
三、有效活动要体现生活性,让生态课堂良性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马克思说:“品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道德是生活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生活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品德与生活追求的是从儿童的整体生活出发,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所以,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生活的价值,必须凸现生活的气息,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活动课堂。如《孝敬父母》的讨论,课前布置回家作业时要求全班同学为父母做一张生日卡片并写上祝福语,送给父母。这个课例贴近生活,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品德教育从身边这些点滴做起,从具体小事做起,习惯就会成自然。当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教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上《家人的爱》这一课,我们选择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段(孩子陪爷爷散步、给奶奶夹菜,爸爸妈妈下班时,为他们倒茶端水,递过拖鞋等)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有效适宜选择的教学活动,构建回归生活、感受成长的课堂。生态课堂必是生活化的课堂,生态课堂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更爱学习、更会学习,更好地生活,更有意义地生活。
四、有效活动要注重实践性,让生态课堂春意盎然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的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德国教育家季斯捷尔维格说:“不可能把文化修养和教育交给或者传授给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想要获得文化修养和教育自己的人,他应该亲自参加活动,用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从外部只能得到激励而已。”通过学生亲历的有效活动,让孩子自己悟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即达成自我教育的目的。如人教版《节约用水》一课,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宝贵,了解我国缺水的现状,学习节水的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制止浪费水的行为,在生活中能够向家人、朋友宣传节水知识、节水方法。为了让学生懂得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教师有意针对生活在西部的孩子“缺水”的感受这一点进行了设计: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缺水的资料,课堂上,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我国水资源匮乏的资料;再播放西部生活环境恶劣、水资源匮乏视频。创造实践活动,走出课堂。感受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增强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我们还可以设计实践活动:观察校园水龙头哗啦啦流不停的现象;布置学生捡拾矿泉水瓶实践活动,学生亲眼看见了矿泉水被严重浪费的现象;还让学生积极商讨节水金点子:用过的水用来浇花、拖地;洗手时不再让水龙头“哗哗”地流了……所有的行为都那么地自然而然。让孩子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悟,能使他们原来静态的知识经验被激活,进而转化为他们自觉的道德行为。
五、有效活动要有互动性,让生态课堂民主和谐
普罗塔克说:“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教师要构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转变角色,不仅要进行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也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生态的课堂必然是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这就需要师生互动的真情交流与对话。
“对话是学生认识自我、他人与世界的重要途径”。本节课第一个环节“看一看,说一说,导入新课”中,凭借“逛街时你见过哪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个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让学生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和对话的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要建立一种合作探究的关系,在共同的探究活动中,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争论,互教互学。例如,学习《诚实是金》,教师布置第二课时的任务:辩论会——诚信考试,“宁要诚实的60分,不要虚假的100分”,而到了课堂上,师生围绕“诚信考试”的话题唇枪舌剑地辩论,各不相让。这种生态课堂构建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充满着人情味和充满着活力的课堂。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創设有效适宜的品德学习活动,构建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堂,使教师与学生在生态课堂中产生共鸣,共同发展,使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得以整体提高。在品德教学实践中,只有组织有效适宜的教学活动,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多元生态课堂,才能让学生享受民主、和谐、高效的品德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