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其境 言必由衷
2015-10-21郭穗丛
郭穗丛
案例再现
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训练是以《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为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前几届的学生在写这篇习作时不觉得困难,大多数学生都能具体、如实地描写老师不在的时候教室里发生的事儿。但是在阅读学生的习作时,我却有着味同嚼蜡的感觉,因为呈现在我眼前的习作几乎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学生都是写老师有事离开教室一会儿,某某便开始捣乱,谁谁离开座位……老师回来了,教室恢复平静。细细琢磨之后,觉得出现这种情况,责任不全在学生,我们老师对教材唯上的处理,即一味要求学生按教材上习作的要求来写,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表达自由。针对这种现象,我再次指导学生写这篇习作时,稍稍对习作的要求做出了调整,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在上《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作文指导课的前一天,我告诉学生,明天上午第一节课校长和全校的语文老师要到我们班听课,同学们要和平常上课一样,不要拘束,勇于举手发言。第二天第一节预备铃刚响,同事们拿着听课记录本前往我的班级,我故意迟到了几分钟在教室门口亮相。若在平时,教室里早就炸开了锅,今天教室里却鸦雀无声,但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当他们发现我出现在教室的门口时,长长吁了一口气。显然,短短的几分钟,对他们来说,是多么漫长、多么难挨,他们的内心肯定有过许多猜测。而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我慢慢走向讲台,环视一遍,说:“同学们,很对不起,老师迟到了,让大家久等了。不知大家在等待老师上课的期间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请写下来。”学生们先是一怔,然后露出会心的微笑,接着拿起笔略加思索,埋头写作文。十分钟后的全班交流,同学们洋洋洒洒写出了各不相同的内心活动:
老师啊老师,上课铃响了,您怎么还没来呀!您不是说今天我们班要上公开课吗?你是不是因为在办公室埋头批改我们的作业而没听见铃声?还是有人来找你办转学手续呀(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的教导主任)?老师您真是太辛苦了!
我此时心不在焉地看着书,竖起耳朵捕捉走道上老师那熟悉的脚步声,不时用书遮住脸侧着头望一下后面的老师;我急切地盼望老师快点来到班上。……
这一次的习作训练,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听课的同事们也颇受启发。
案例反思
注重“预设”,更注重“生成”。许多作文教学都是以“预设”的状态出现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每周的作文课,固定的地点——教室,写什么——教师对教材进行精心的演绎,怎么写——例文,对习作目标进行具体的诠释。虽然训练有系统、有条理,但是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状态未必协调,学生未必能写出如老师所愿的习作。学生作文更注重瞬间的“生成”,教师需要即时地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验、去实践、去想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只要学生有感受,可以随机调整作文课的时间;只要儿童想参与,可以随机将课堂搬出狭窄的教室;只要他们乐于表达,可以随机采取丰富的语言形式,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写作,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
注重习作计划,更注重学生实际。在现行各种版本的小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作文教学篇目,这成了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的作文教学任务。但是仅仅靠这些“计划粮”是无法构建生动活泼的个性作文的。教材中作文的内容因为讲究“面”上的适合度,即它要适合一个地区乃至整个省甚至更广范围内的学生,但与“点”上的孩子的生活并不合拍。虽然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但是地域的差异,习作中所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形成“時差”,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其贴近孩子当下的生活。而这些却常常被忽视,在教师眼中,教材是唯上的,每个单元的作文是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这样在学生眼中,作文是负担,享受不到写作所带来的愉悦。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们写作文时,不仅要注重习作计划,更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把写作的时空还学生,让学生写自己,写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亲耳所听。
强调习作共性,更强调学生个性。作文指导课上老师总以为学生不会写作文。对于作文教学,每个语文老师都不厌其烦地引导孩子如何审题,指导孩子如何选材。每次作文指导课,教师总是将孩子当作“作文零起点,不厌其烦地运行着这套固定的程式,甚至细化到如何写开头,怎样写结尾。教师该教的都教了,剩下的就是学生写了。于是大伙儿一拥而上,一样的开头、一样的过程、一样的结尾,而教师此时却恰恰忽视了自己面对的是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言语特点。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儿童获得了什么呢?原本关于话题所产生的写作冲动在固有的程式中僵化了,属于自己个性特征的话语方式在教师的垄断的话语中湮没了。因此老师要多让学生写些他们自己的“自由作文”,而少一些“遵命作文”,如若非要布置“遵命作文”,也只可命题,不可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