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影响观察
2015-10-21贺毓菡
贺毓菡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3%,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75.6%);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70.7%);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冠心病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54-02
我院在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5月——年8月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心血管内科2013年5月——年8月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本研究的探讨对象,其中男42例,女40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8.1±4.2)岁。所有患者均通过心电图、冠脉造影、血脂指标检查及临床症状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病程(3.8±1.5)年。对照组男20例,女21例,病程(3.7±1.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严格按照医嘱开展护理服务。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焦虑、恐慌是其最为显著的心理反应,可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开展心理护理必不可少。针对情绪波动范围较大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降低其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进而主动配合治疗。针对焦虑患者,护理人员首先要对其进行语言安慰,并主动与患者谈心。其次,在交流時要列举我院治疗成功案例,进一步增加患者信心,进而缓解恐惧心理。最后,与患者和家属建立长期沟通机制,不仅要使患者关注自身疾病,也要动员家属参与到治疗中去。
1.2.3健康教育:根据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理学特征,每位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首先,告知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病理、发病特点、主要诱发因素及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使其充分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其次,冠心病心绞痛恢复期需要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因此向患者讲解放松训练的方法、特点,明确患者训练目标:(1)患者静坐(或平躺)在舒适位置上,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取合适体位;(2)要求患者放松全身肌肉,从足部逐渐向面部延伸;(3)训练过程中要求通过鼻进行呼吸,呼吸时心里默念“1”;(4)每天进行1次训练,训练时间为20-30min。
1.3效果判定标准
1.3.1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心疼痛级别减少2个等级;有效:疼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疼痛降低1个等级;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等级无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例数*100%。
1.3.2生活质量评分 以WHOQOL-BREF自评量表作为问卷调查工具,涉及4个相关领域,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到SPSS 18.0统计软件中,数据均采用%表示,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3%,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75.6%),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1 22 15 4 90.3★
对照组 41 13 18 10 75.6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x2=7.63,★P<0.05;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70.7%)。两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3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41 20 18 3 92.7★
对照组 41 10 19 12 70.7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x2=7.42,★P<0.05;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领域 环境领域
观察组 41 87.1±21.6 89.2±25.7 81.7±24.9 78.5±22.7
对照组 41 44.3±13.2 45.2±14.3 46.1±15.1 45.9±14.7
t值 —— 13.21 13.39 12.92 12.69
P值 —— 0.01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可出现动脉血管痉挛和心肌缺血等症状,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心理护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以护理心理学作为理论支持,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实现护理目标。而健康教育则是以疾病为基础,通过及时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正确了解疾病,并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促进作用[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相符[2-3]。说明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良好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柴晶艳,王昕,包春辉,等.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华心血管杂志,2013,10(9):103-104.
[2]陈以华,李婧.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企业家天地,2013,23(34):615-616.
[3]单彩云.浅谈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5(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