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唐卡《陈毅进西藏》的创新与探索
2015-10-21叶星生
2012年5月,“百幅新唐卡”文化项目在拉萨正式启动。6月,我进藏参加了首届设计方案评审会,以口头和书面形式提出创新唐卡的几条标准和工作建议,并承接了《陈毅进藏.西藏筹委会成立》及最后一幅大型唐卡《欢乐颂》共二幅唐卡的创作任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全体创作人员先后于2013年6月30日、7月16日完成了任务,18日送交西藏。
唐卡发展创新是我由来已久的想法,一直努力探索。我1961年随父母进藏,那时父母都在十八军。拉中读书时,我追随原十世班禅画师西洛老人学习藏画,从此和西藏民间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设计绘制的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壁画《扎西德勒图》、及出版的新藏画《布宫祥云图》,便是在他指导下以藏画的方式完成的。到了2011年,我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所设计的一套三枚纪念邮票,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25周年创作的大型布画《藏文创始人吞米桑布扎》,无一不是在学习、传承唐卡艺术基础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
《陈毅进藏朱砂金绘唐卡》采取红底金绘“玛唐”的形式,以红色为底色,上面用金线勾画,创意以浪漫、夸張的手法表现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成立时,陈毅率中央代表团进藏,受到西藏社会各阶层人士热烈欢迎的情景。
该幅唐卡从2012年11月开始创作设计,2013年3月着手绘制,同年7月15日完成。先后参与创作人员有8人,主要人员有4人:叶星生、游江民(瑶族)、泽拉东卓(藏族)、李美(女)。这幅唐卡学习和借鉴了传统“玛唐”朱砂红底金绘唐卡及阿里陀林寺壁画的艺术形式,以流畅的金线来构成画面优美的线条。这是国内首次以红唐卡的形式来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唐卡基础绘画技艺以黄金平涂、点染为主,人物、服饰及主要内容以白金勾勒,以金色的疏密关系和亮度变化来表现不同的内容及空间层次,从而使整个画面达到金碧辉煌、庄严大气的艺术效果。
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当时,内地已是春暖花开,藏地还是千里冰封的银色世界,时年五十有五、身患高血压的陈毅副总理,受党中央、毛主席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担负起“我是京华西行使,驱车飞驰数万里”的重任,率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800余人的大型中央代表团赴藏,祝贺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陈毅率中央代表团于1956年3月16日乘专列离京,4月17日到达拉萨。该幅唐卡的主体画面便是历史上这一天的生动再现:左边是陈毅副总理率领汉、蒙、藏、傣、苗、维、朝鲜等各民族代表,祝贺西藏筹委会成立的情景。右边是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及僧人等社会各界男女老少,在布达拉宫前迎请中央代表来到拉萨的情景。前边是藏汉儿童手捧鲜花哈达,欢天喜地庆贺这一雪域盛事的情景。全画是以35位姿态各异的人物及相关饰件构成。画面衬景有祥云、仙鹤、法号、宝幢、经幡、彩旗及十世班禅赠送给中央代表团藏汉两种文字银牌匾:“敬献给中央代表团团长陈毅副总理,我们保证以建设祖国新西藏的积极行动来报答毛主席团结进步更加发展的伟大号召——班禅额尔德尼”。下方为花树祥云,并在图纹空间中以藏汉两种文字书写的陈毅讲话引文:愿我们的团结和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一样的青山不老……
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将永存于历史长河中。而这幅作品的创作也具有新的时代气息和艺术特色。新唐卡表现现代题材,反映时代精神,画现代人、当今事,人民群众成为唐卡的主角,这和一千多年来以神为主体,以造像量度经为准绳的绘画模式拉开了大距离。故必须在传承传统唐卡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一是在人物造像上,从人体比例、面部结构、肢体动作都突破量度经的束缚,切忌概念化、程式化。二是表现的内容融入其它艺术手法来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人文气息与社会发展相合拍的新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