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

2015-10-21刘钦

速读·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诵读国学小学语文

刘钦

摘要:诵读经典,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作为小学语文课承载的新的内容应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而当前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将经典篇章的讲解等同于古文讲解,笔者认为这远远不够,偏离了教学目标对于韵律美的追求方向,故而笔者在经典诵读教学模式上作出了相关探索,确定了趣、赏、析、用四步教学模式。

关键词:诵读;文化;国学;小学语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凝聚着文化魅力的民族,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诗词文赋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其独特的光芒,古老的文明中积淀了丰厚的审美意蕴值得我们去探索,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不仅要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个性,提升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我们传统的国学经典篇章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史,而且也不乏古代文人精神的映照,诵读经典,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作为小学语文课承载的新的内容应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而当前的经典诵读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将经典篇章的讲解等同于古文讲解,笔者认为这远远不够,偏离了教学目标对于韵律美的追求方向,故而笔者在经典诵读教学模式上作出了相关探索,确定了趣、赏、析、用四步教学模式。

一、激发兴趣,引起学生诵读欲望

古诗词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他们对于古诗的韵律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往往存在着很多的困惑,那么,很多小学生对于学习古诗望而生畏,所以,培养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才是让其领略到古诗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首要前提,兴趣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离开趣味性的任何活动都是没有动力和发展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只需要教师稍加思考便会引领学生走入一片充满着芳香的古代文化中。

例如在《墨梅》一诗的诵读教学前,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展示好多幅梅花的照片,学生便会兴趣盎然的走进诗歌的学习中,然后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梅花的情态,并用词语进行概括,然后在引导学生将其与王冕的墨梅进行描述性对比,让学生体会墨梅素洁、淡雅、不俗气的特点,理解诗人借梅自喻的写法,体会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进而提高其自身的内在的修养。在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后再去进行诵读就会为学生的诵读带来一种情感上的支撑。

二、创设情境,为诵读奠定情感基础

情景教学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教育的各个环节,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诗词教学中,情境不仅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一片缤纷的花园,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古人的情思,古代詩人同样讲究情境的设定,诗人也往往将自己的志向、情感通过情境进行传达,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只通过表面的词语很难一下来深入的了解作者寄予在其中的深刻哲理,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其在情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氛围,为自己的带有情感性的诵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山行》的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深秋季节霜林尽染的美好景色来进激发起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融入,只有在情境的渲染下学生才会很快找到与诗人情感上的契合点,体会到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创设情境来感悟古诗中蕴含的美好意境,从而使学生受到语文素养上的提升,正所谓目视其文、耳悦其声方可心醉其情,由此,那种诵读中的情感便会油然而生,无需牵强的附会。

三、反复诵读,感悟交流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中华经典古诗词的学习中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在激发起学生的诵读兴趣后,要让学生反复的去诵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精读,课堂实践中可以采取自读质疑—联想画面—体味感情—以情导读—小组评议几个环节来进行。

例如在《枫桥夜泊》这首诗歌的诵读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充分的给予学生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读,在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内心的疑问提出来,比如这首诗歌的基本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又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在学生的质疑中,就会产生思考的动力,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这样的意境上的升华对于学生诵读诗歌是一个极大的辅助性因素,在质疑和想象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释疑,这首诗主要体现了诗人的一种寂寞愁情,故而教师可以作出相关的朗读指导,在朗读基调上要以低沉为主,不能表现的过于亢奋,在作者情感的指引下再去诵读,这样的诵读才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上的交汇,才能将自身获得的情感享受与作者的主观情感契合为一,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体味自己的情感是否到位,最后,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个交流谈论的环节来进行诵读评价,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间互相评价,评价角度主要有字音的准确性、句子的流利性以及情感的贯通性,这些基本的诵读技巧到位后才是真正的对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承。

四、拓展升华,运用创新

语文教学的实质在于语文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教材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在经典文化的传承中,语文教师更要在利用教材的同时让学生具备自我提升的空间和能力,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积累良词锦句,都要放手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找出一条适合学生自己的诵读之路。

例如在《登鹳雀楼》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让学生自主性诵读,结合自己对诗歌的体验来体会王之涣的登高远眺的高远情怀,给学生一片自我发挥的空间,无论是从断句还是音准的练习中都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型朗读,不要拘泥于一种范式,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写出诵读体验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诵读运用能力。

五、结语

在趣赏析用四步诵读模式的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阅读前带着疑问、阅读中勤于思考和提问、反复的诵读、品析美好的词句、带有感情的诵读读后写感想等好的阅读学习习惯,使经典文化能伴随孩子一生,让他们在经典文化中受益,在阅读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梁悦秋、刘苗苗.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5)

[2]沈青.别给国学教育穿靴戴帽——小议小学国学教育[J].成功(教育),2009(11)

[3]周双清.经典诵读多元评价的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09(10)

猜你喜欢

诵读国学小学语文
“垂”改成“掉”,好不好?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