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5-10-21张小平
张小平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越来越被各中学所重视。新一轮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领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新课改为大背景,从三方面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路,以更好地服务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学习习惯
一、加强新语文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改革需求,诸多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被引进和应用,例如当下流行的分层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等。与传统的“一言堂”的课程灌输方式相比,新的教學方式更能适应当前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巨大优势。同时,高中语文是一门培养基础性能力的学科,能有效锻炼和激发言语素养,促进理解力的提升。
二、重点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新课程改革更加凸显学生主动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学习中心,以学生自发主动学习能力的塑造为重点。例如,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合理科学安排一定数量的文章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通过学生自主“提出疑点,合作探索,解决疑难,归纳总结”四步走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提升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把控能力
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看似弱化了,实则是加强了,教师要有更好的课堂把控能力,以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为本,提升教学知识点概况提炼能力,强化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加强教师课堂引导作用。当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未来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工作中,要有适当的调整,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不是唯分数论。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以探索的形式提出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路,即通过应用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加强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评价作用三方面来提升高中课堂有效性,促进相应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宁志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策略研究[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江西卷[C],2013(04).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