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2015-10-21黄德云
黄德云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其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及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分析近年来多发的地震事故可知,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有必要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本文结合我的多年工作经验,探讨了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希望能够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字: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主体结构是高层建筑的主要承重及传力体,是房建施工结构安全、可靠的基础和主要组成要素。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影响着主体结构自身的功能与地位,针对主体结构的主要施工工艺及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是保证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总之,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水平对于高层建筑整体的质量与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必须加强其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一、主体结构施工特点及方案选择
通常情况下,高层的主体规模较为庞大,其功能和建筑内部系统都较为复杂,对施工方的建设水平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我们在施工人员组织、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技术准备等方面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1、剪力墙结构施工方案
现浇剪力墙结构可采用大模板、爬升模板、滑动模板、隧道模等套施工工艺。剪力墙结构较常用的两种施工工艺为大模板和滑动模板,其中大模板工艺在现浇剪刀墙结构施工中的使用已逐渐成熟,在建筑的内承重墙施工中均用大模板施工,外墙逐步形成现浇、预制和砌筑三种做法,楼板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预制、现浇或预制和现浇相结合;滑动模板工艺用于现浇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它同样具有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好等优点,楼板一般为现浇,也可以采用预制。
2、框架结构施工方案
施工现场就地浇筑的施工方法由于其适用范围广泛、适应性强、整体连贯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板、梁和柱的混凝土施工。现浇框架结构和梁模板施工方法可采用:组合式钢模板、胶合板模板散装散拆或整装散拆,也可采用滑模施工。如果想要加快模板的周转利用,尽早拆除模板,可以使用组合式的楼盖模板设置。
3、筒体结构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筒体的竖向承重结构均采用现浇工艺,以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整体性,现浇工艺中要使用的模板可采用工具式组合模板、大模板、滑动模板或爬升模板。
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在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时,多采用流水施工的方法。流水的方向是:纵向里即自下而上,横向里则需要针对不同的建筑物的特点来施工。
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主要是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内外温差,减小混凝土内外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在混凝土的浇筑方面,要确保每层楼二次混凝土浇筑,分别浇筑柱、浇筑梁板。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特别注意浇筑的是合理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的顺序、间距和深度。混凝土浆送时,要避免吸入空气,否则会造成混凝土的逆流而形成堵塞,及时更换水洗槽并查看泵送效果。
2、预制模板技术
(1)模板支设
模板工程的施工应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安排专门的人员在支模前对配板进行设计,对画出配板放样图进行编号,调整好缝模的余流量。在浇筑混凝土模板之前,使表面最大限度保持光洁,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需要对清洗干净的模板涂上隔离剂。模板安装顺序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模板搭设构建的几何尺寸必须准确掌握,以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性。
(2)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需要预先制定好拆模顺序,并根据施工现场温度的情况,掌握好混凝土达到初凝的时间。首先是墙体模板的拆除,在强度达到10MPa的时候就要开始行动,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MPa的时候,适合将墙体模板拆除。其次是顶板模板的拆除,顶板模板的拆除十分关键,它必须综合每层与每段顶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拆除,具体视情况而定。
3、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首先要准备足够数量的铁丝和保护层垫块还有正常的捆扎器材;其次要清除模板内刨花、碎木块及垃圾;对于每个钢筋接头的位置,应依据相应的物料规格,使其错开,在模板上划线。加工好的钢筋,根据进度需要按品种、规格分类挂牌堆放整齐。在钢筋安装前需要备好必要工用具,了解施工条件,做好技术交底,并使每个工人都懂得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绑扎钢筋时必须搭设工作台,另外,纵向钢筋必须设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质量控制
1、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对材料的验收以及检查的过程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保证检测人员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道德素养,材料使用前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做到:择优选购,不选购生产厂家不清、質量不明的建筑材料、制品或设备,购入的材料、制品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1)在进行墙柱混凝土浇注时,要严格控制下灰厚度(每层不超过50cm)及混凝土振捣时间;为防止混凝土墙面气泡过多,应采用高频振捣棒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遇钢筋较密的部位时,用细振捣棒振捣,以杜绝蜂窝、孔洞。
(2)梁板混凝土浇筑方向应平行于次梁推进,并随打随抹;混凝土浇筑2~3h?后,用木抹子反复(至少3?遍)搓平压实;当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上人。
3、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
(1)模板施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模板专项设计,监理单位应对支撑体系刚度、稳定性,墙、柱、梁侧模对拉螺栓的选型布置等设计是否可靠进行重点审核,并以此为依据检查模板施工。模板拼装前应进行处理,以保证拼缝严密,表面平整,模板的拼缝有明显的粗缝隙者,采用5cm宽的胶带粘好。对于剪力墙大模板内的予留洞口及施工缝处用2cm宽海棉条用氯丁胶粘住,保证砼不漏浆。模板及其支架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出现损坏及时维修,防止出现模板本身缺陷造成工程质量隐患。
(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图检查模板安装的轴线、标高、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拼接缝等是否超差。当梁、板跨度不小于4m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1‰起拱,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模板在校正或拆除时,绝对不允许用棒撬或用大锤敲打,不允许在模板面上留下铲毛或锤击痕迹。
4、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1)绑扎钢筋前应由钢筋翻样工向班组进行交底,内容包括绑扎顺序、规格、间距、位置、保护层、搭接长度与接头错开的位置,以及弯钩型式等要求。
(2)为了保证砼浇灌时顺利下料和振捣,钢筋的绑扎应按合理的程序进行并注意排列位置,柱、梁、板或梁板交叉处钢筋特别密集,应尽量保持顶面钢筋在一个平面上,并有下振动棒的空位,梁内钢筋应尽量排匀,扎紧丝的扭结、丝尾应倒向骨架内侧。特别是在门洞边有暗柱和暗梁的情况时,对暗梁水平筋布置应尽量预留出下料穿管的间隙大于15cm。
(3)钢筋保护层应用与结构混凝土等级相同的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垫块,禁止用砖、石块及强度很低的垫块,也不能用短钢筋节作垫块。
(4)合理安排工序,现浇板先扎好底板钢筋网片,然后安装予埋管线,等管线验收合格后,再进行负筋绑扎。避免人员踩踏,增加成品保护。
四、结束语
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发展之根本,也是企业信誉、效益的源泉。主体结构的施工,在建筑物施工整个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建筑施工中最主要的施工部分,其施工完成的质量优差,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如何改进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是我国的专业人员一直在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