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支架措设技术的探讨
2015-10-21吴士乾
吴士乾
【摘要】随着桥梁施工要求的不断进步,研究其中的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技术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现浇箱梁支架搭设要求,分析了桥梁现浇箱梁支架施工技术的要点,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研究了支架的压载试验,
【关键词】桥梁施工;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技术
一、现浇箱梁支架搭设要求
1.施工过程中的荷载要求
施工中钢管墩及支架受力不允许超过设计荷载。
2.碗扣支架法搭设的要求
工程选用Φ48×3.5mm的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支撑,主要目的是利用碗扣式支架调节锚固段底板的高度,支架立杆纵横向步距为60*90cm,水平杆步距60cm,上下采用顶托调节高程,上顶托第一层纵向分配梁为间距60cm的10cm*15cm方木,第二层横向分配梁为间距30cm的10cm*10cm方木。
3.钢管法搭设要求
下长坡互通式立体交叉线桥现浇箱梁段距离河底高度为高度为41m,现浇箱梁段施工采用钢管墩作为主要支撑架,要求钢管支墩施工时要确保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总偏差控制在0.1%以内,为保证钢管支墩的稳定,每6m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钢管支墩采用Φ630mm,壁厚10mm的钢管。剪刀撑采用16#槽钢。
4.为保证支架及模板人员施工顺利进行,在钢管支墩上设置可拆卸操作平台,平台宽度不小于1.5米,平台与钢管支墩利用三角型支撑固定,三角支撑与钢管螺栓连接,操作平台四周设置1.2m的安全防护网,底部设置防坠落网,为保证工人上下工作平台方便,在相邻两个较近的钢管支墩之间设置之字形踏步,踏步竖向角度不得大于35度,踏步两侧设置扶手及防护网。
二、桥梁现浇箱梁支架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1.现浇箱梁支架间距的设置
通过对桥梁工程设计参数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第一、三箱梁的布置间距应控制在1.2m左右,横桥向间距在实际施工中要将其控制在0.9m左右,支点附近横隔梁处的布置间距应控制在0.6m左右,而横桥向间距需要将间距控制在0.5m左右,这样才能确保第一、三现浇箱梁的支架布置可以满足工程设计标准要求。第二联桥向布置的间距应控制在0.9m左右,横桥向间距在桥梁工程实践中应控制在0.9m左右,支点附近间距顺桥向比值间距应控制在0.5m左右,而横桥向间距在布置过程中应控制在0.4m左右,这样才能确保桥梁现浇箱梁支架设置可以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2.传力系统的设置
桥梁工程现浇箱梁支架设计过程中通过在顶部设置两层方木,来将模板荷载传到支架上来进一步提高桥梁结构的整体性能,所以第一层方木需要顺桥向进行布置,方木的截面应控制在12cm×15cm,将支架调整到高度后将第一层方木置于顶托上。第二层方木在设置过程中主要是以横桥向进行布置,方木截面应控制在10cm×10cm。桥梁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人员要做好安全控制,首先技术人员要对桩木、万能杆件、地基承载力等进行严格的质量复核,确保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现浇箱梁支架施工要求,支立排架设计中应高度重视其承载能力与稳定性,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要确保支立排架与支承桩连接过程中的牢固性,避免支架在使用中其发生不均匀沉落、失稳以及变形等现象,否则势必会对桥梁现浇箱梁支架施工质量产生极大影响。
3.支架预压
为减少支架变形及地基沉降对现浇箱梁线形的影响,在纵横梁安装完毕后进行支架预压施工。预压采用砂袋,预压范围为箱梁底部,重量不小于箱梁总重的1.2倍。因懸臂板本身重量较轻,可根据实测的预压结果,对悬臂板模板的预拱度作相应调整。
三、支架的压载试验
通常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时先对地基进行处理,然后搭设满堂门式落地支架,业主规定必须逐跨进行堆载预压后才能进行连续箱梁施工,满堂支架拆除前,在梁顶做好梁体沉降的观测点,对这些点,在满堂支架拆除前进行标高测量,在满堂支架拆除过程中时观察标高变化情况,同时满堂支架拆除时,支架和基础应超载预压以消除基础沉降和支架间隙压缩等非弹性变形.可以按计算荷载1.05倍考虑,根据经验,一般24h连续观测沉降量小于1mm,可以认为稳定。
1.支架的加载
地基处理完毕后,进行施工放样,确定方木(12×20cm)铺设和支架搭设位置,放样结束后进行支架搭设。碗扣式支架下设可调底座调整横杆各层标高,上部设可调螺杆以调整底模板标高。支架的加载可以使用砂袋、土袋、水箱,或者采用水预压等方式,各种加载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本着方便、经济、周转快的原则选择。加载的范围为箱梁底部,加载的总重量不小于箱梁总重的1.2倍。现场检查预压荷载重量、荷载布置方法是否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组织实施.不合格坚决督促整改或返工,确保预压效果。支架搭设完毕后,用可调上托准确调节支架高度,保证支架高度满足设计要求。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7m。支架的弹性变形运用节点计算确定。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支架施工沉留值在15~20mm左右,待预压沉降观测后调整。根据沉降计算结果,拟定类似地基及支架方案预留沉降选用0.7~1.0cm。荷载分布位置要与箱梁自重荷载分布一致,加载时各点压重要均匀对称,防止出现异常情况。
2.沉降观测
支架底座沉降―地基沉降;卸载后顶板客恢复量以及支架的侧位移量和垂直度,按测得的沉降量及设计标高,重新调整模板标高。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定点准确,点的位置和密度应能够准确反映整个支架的位移和变形情况。一般来说观测断面布置在每跨的L/2、L/4处及墩部处,每个断面至少分左、中、右三个观测点。沉降稳定卸载后算出地面沉降、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具体数值为多少,并在卸载后全面测得个测点的回弹量。并根据此沉降量及弹性变形量调整相应竖杆标高。预压过程中必须随时观测地基、支架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安全。
3.压载试验注意事项
支架的压载试验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其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检验支架及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另一方面是消除施工前支架和地基的非弹性沉降变形,同时,确保梁体几何线型的准确。压载试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检验支撑体系在施工中的安全性,在压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支架和地基的变形情况,如果发现地基出现明显下沉或产生裂缝,钢管发生严重位移、变形,方木发生裂缝或脆断等情况,如出现意外数据,应分析原因,不得弄虚作假。观测过程如局部位置变形过大,应立即停止加载并卸载,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堆码砂袋一定要按施工设计方案认真堆码,确保模拟状态接近实际状态。在水泥浆终凝后即卸掉截止阀。
四、结束语
通过对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技术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项技术方法的顺利应用,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从桥梁施工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现浇箱梁支架搭设技术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松涛.探析桥梁上部结构支架法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137-138.
[2] 代国峰.论述桥梁现浇梁支架法[J].活力.2011(7):215-216.
[3] 宋建军.现浇桥梁满堂支架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7):145-146.
[4] 陈斌,刘鑫,王洪新等.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分段支架法施工控制[J].中国市政工程.2011(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