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权力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分析

2015-10-21王晓红

装饰装修天地 2015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高校创新

王晓红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知识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图书馆的开放为我们获取知识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希望,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价值与意义。但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之中普遍存在着信任问题。本文将大学管理体系中学生权力的概念引入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将之定义为“读者权力”,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促进现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读者权力;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前言

在图书馆读者管理理论中,用户需求和用户满意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体现。基于此,吸收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不仅体现了大学的民主管理,也是促进大学内各群体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本文将“学生权力”进行演化,通过构建“读者权力”视角,研究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一、读者权力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读者权力”概念来源于“学生权力”的概念。随着民主思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注重对“学生权力”的享受。而高校教育理论研究者目前也对“学生权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理论研究越来越多转向学生权力的领域的研究,他们普遍认为“学生权力”是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力。“学生权力”延伸到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则有了进一步的演化,即为“读者权力”,高校图书馆管理中,我们可以定义“读者权力”的概念为,是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图书馆内部管理事务,以维护自我基本利益的权力,因此“读者权力”又称为“读者图书管理参与权”。在这里,读者也可以有两种方式参与图书管理工作,一种是直接的,它决定读者对高校图书馆内部事务具有决策参与权和监督管理权;另一种是间接的,它决定了读者对高校图书馆内部事务管理具有知情权和建议权。高校图书馆主要从事知识和文献资源的传承工作,因此具有即为明显的“服务特征”,“读者权力”的提出,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强化其服务职能,弱化行政干预权力,体现其公务服务本质。深刻了解“读者权力”,必须明确它与“读者权利”的区别,根据对后者的定义,他是读者利用图书文献资源,获取知识信息的基本权力。从概念来看,“读者权利”是图书馆赋予读者的一种基本资格和待遇,因此,这与“读者权力”的概念具有严格的区别。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读者权利”并不是人人都有的,他是图书馆按照条件所赋予的,而“读者权力”是按照图书馆管理规则,每个阅览者都先天具有的,并且要积极争取的权力。

二、高校图书馆读者权力的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读者权力行使的主要表现在间接参与,根据间接参与方式是否遵守馆规馆纪进行划分,高校学生读者权力的行使形式有两种,即合法形式和违规形式。合法形式大致有以下五种:馆长信箱、读者留言、图书馆读者协会、大学生读者社(或其他学生社团)、馆长接待日。而诸如勤工俭学工作虽涉及面广,学生接受率高,但因所设多为图书整理、值班代班等辅助性的简单工作,故无法提上参与管理的层面。以上形式表明,我国许多图书馆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尊重并赋予读者以权力,但这里的间接参与形式却体现了两种关系,一是行政关系,即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并从制度上服从于图书馆的管理,读者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上,而类似图书馆读者协会等学生组织实际上通常受图书馆行政的直接领导,其实质是图书馆行政功能的延伸;二是从属关系,读者从属于图书馆,无论单个还是集体,读者在图书馆各类制度的阶梯上的位置还很低,多数从上到下的学生读者参与机制,是领导层民主的姿态,而非决策的程序,因此属于读者行使权力中的初级层次。违规的读者权力行使形式多种多样,大多具有分散性、单一性和消极性。大学生读者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和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理所当然享有许多权利,当图书馆决策侵犯了读者权益时,读者可能会通过各种违规形式对图书馆施加压力,并最终迫使图书馆根据权力主体——读者的意志,改变自己的行动和决策。

三、读者权力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思路

1.确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图书馆要切实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地认识到图书馆读者权力与读者权利之间的关系,并承认读者权力;实践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理念,尊重学生读者的人格尊严和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权利,并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正、民主、平等的管理原则;要意识到读者作为图书馆的主人之一,其参与是作为传统图书馆的内在动力而存在的,并且认识到学生读者也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和参与管理的能力。因此,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个人群体,能积极巧妙地参与对图书馆的管理,对学校和图书馆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激励学生参与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采用勤工助学的方式,使学生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中来。勤工助学的学生是读者和图书馆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重要枢纽和桥梁,一方面,他们本身就是读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去为其他读者服务。然而作为读者,他们了解图书馆的各种规章制度、借阅规则、并以身作则,起到带头和模范的作用;而作为对读者的服务者,他们更了解图书馆业务情况和服务内容,同时他们与其他读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也能起到一定效果的宣传和引导作用。除此之外,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都具有独特的地方,能收集到相对有效和实际的读者意见和建议并反馈给图书馆工作人员,使得工作人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对图書馆管理体制进行整改落实,从而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总体服务质量。

3.提高图书馆人员的服务能力

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适时服务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图书馆馆员的道德水平、知识结构、业务技能、服务水平和沟通技巧等都是直接影响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在现代社会中,各种高新科技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理论和产品工艺屡屡出现,必然将推动着图书馆的工作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变。而作为图书馆馆员为适应这一发展变革,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技巧;还要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改其工作模式和服务理念,这样才能适应变化发展的新环境,从而使之达到图书馆权力与读者权利一致的最终目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保存、扩散、传递的重要机构之一,图书馆是通过收集、整理和保存相关文献资料,来实现对人文思想和知识的相互交流,从而在一定程上提高社会群体的文化教育水平,丰富社会知识。然而在图书馆的读者管理理论中,对读者需求和读者满意是图书馆建立和工作的出发点,因此,我们应该做好读者权力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郭绍全.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价值实现是以读者为本[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4).

[2]程燕锋.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意义及其管理思路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6):296-298,302.

[3]成大玲.适时改变图书馆管理思路增强图书馆服务意识[J].中国科技博览,2009(32):226-226.

猜你喜欢

图书馆管理高校创新
智能化管理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