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幼儿整理物品的能力

2015-10-21冯开文

关键词:培养幼儿能力

冯开文

[摘要]本文着力幼儿学会收拾整理物品,让幼儿养成收拾整理自己物品的良好习惯及培养整理物品的能力。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把这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从而提高幼儿整理物品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 幼儿 整理物品 能力

在当今中国独生子女的家庭现状下,孩子在家庭中是处于绝对地位的,全家都围绕孩子这个中心轴在转,导致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习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会做了。有专家指出,三到六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所以,让幼儿养成收拾整理自己物品的良好习惯及培养整理物品的能力很重要。为了让孩子有初步的责任感,也为孩子的长远考虑,我们首先从培养孩子的整理习惯入手,提高幼儿整理物品的能力,从知情意行出发,激发幼儿的整理兴趣,并且通过教给幼儿一套简单、且操作性强的整理方法来提高幼儿的整理能力,最后家园合作,共同帮助幼儿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

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与家长交谈中,观察了解到幼儿平时不整理物品的习惯,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1.幼儿在家庭中的自理水平比较低,这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有很大的关系。如凡事都包办代替、不相信孩子自理能力、怕孩子做不好、怕累着孩子,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幼儿在园为他人服务明显高于在家为他人服务,这与幼儿园友爱、互助的大环境下有关,在老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使幼儿在园的自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整理物品习惯,提高幼儿整理物品的能力呢?我分析反思,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家园共育,让父母和孩子都知道整理习惯的重要性

父母首先要认识到,健全的性格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支撑点。有的家长对于孩子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放手,凡事包办代替,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1岁以后的孩子就开始萌发独立性和自我意识,要自己干一些事情,只是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去做,怕孩子做不好或累倒。为了改变家长的错误观念,我通过与家长交谈,详细地向家长介绍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经常让家长走进教室观摩、观察孩子在园表现等亲子教育等活动,以提高家长的育儿意识,从而相信孩子,大胆放手,鼓励孩子独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孩子独立去做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

另外,我还利用范例和榜样,培养孩子的整理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老师捕捉良好的行为和事例让孩子知道:整理物品是具有责任感的表现,能够受到大家的赞扬。班级中哪个孩子帮助老师收拾整理玩具(哪怕是老师叫了他才做的),老师也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在大家面前表扬他,给大家树立良好榜样,使幼儿产生良好的行为意识,并自觉地进行模仿。

二、激发内在动力,享受整理物品的过程

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家长和老师刻意地提出一些外在要求和限制说教来对幼儿的整理习惯进行培养,这样会使幼儿失去了兴趣,更谈不上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了。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将整理物品习惯的培养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1.利用游戏,调动积极性

为了让幼儿感受环境整洁带给人的愉悦情绪,我们开展了游戏“我要回家”,玩具哪里拿哪里放;“对对碰”,在摆放玩具的柜面都贴上标记,然后根据标记在柜面找到相同标记放好;“我也来当家”,请幼儿学做主人,来整理班级物品;“谁的小手灵”,比一比,谁整理得好,整理得快等。接着,组织幼儿一起整理自己的抽屉、柜子、活动室,在我的带领下,我们先把“要”和“不要”的物品进行区分,扔掉没用的东西,再把要用的物品分门别类地进行摆设,确定相应的位置,并设计标记贴上,为了使玩具筐等物体的摆放整齐有序,还请幼儿一起动脑想出了在筐的底边中点贴上红色小圆点,对准柜子的中线,这样既美观又整齐。看着我们自己动手塑造的清爽整洁的活动室,每个孩子脸上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2.建立规则,养成好习惯

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班里每位教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有了标准,如在归放玩具时,要告诉幼儿同类的物品应放在一起,放在什么地方,不能随意的想放哪里就放哪里。比如:进餐时,共用的餐盘应该怎样摆才能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够拿到且不影响小朋友饭碗、菜盘的摆放;起床时,让孩子商量怎样叠放被子很整齐;物品应怎样摆放,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在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充分发挥了作用。

3.信任孩子,提高主动性

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其实孩子自己会做许多事情,教师只要相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干,我相信相信他們都能做好。教师要做的就是平时多注意鼓励和表扬:“哟,你叠衣服的方法真好”“你的桌面真干净”饭后,就会有好多孩子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好,还会把筐里的碗盘整理整齐。另外,用示范、榜样教育、比赛等形式,让孩子在自己的观察学习中掌握收拾整理的方法。

三、探索研究,教孩子学会整理的方法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种行之有效的整理方法能指导孩子真正学会如何整理的整齐,分类更齐全。比如进行分类摆放物品,采用儿歌“玩具回家”、“宝宝有个家,玩具也有家”,游戏等。传授方法给孩子,也提高了教育能力。

四、与成功家长探讨,学习分享自己的经验

正所谓一人力量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培养孩子收拾整理方面,可以在家长座谈会上请家长们探讨自己的心得,分享家长成功的经验,失败困惑的教训也可以拿出来互相探讨。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家园联系册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整理情况、能力,探讨遇到的问题,帮助家长解决难题。我们发现很多家长都有许多好的教育方法与经验,对家长起到启发与借鉴的作用,值得推广。

整理习惯的培养不但提高了幼儿整理物品的能力,而且促进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在整理活动中,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讨论,制定规则,学习独立地处理物品,在自主性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培养了细心和耐心,而且促进了责任感的提高。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梅树乡小学)

猜你喜欢

培养幼儿能力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