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2015-10-21王建兵

关键词:中职数学浅谈多媒体

王建兵

[摘要]数学是一门公共文化基础课,教材中抽象的概括往往多于形象的描述,学生难以理解。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提高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环境,从而有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浅谈 中职数学 多媒体 策略

引言: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数学是一门公共文化基础课,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但是,职高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也差。再加之数学教材中抽象的概括往往多于形象的描述,学生难以理解。当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毕业生的数学能力和社会所需求相差甚远。因此,如何提高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现状,已成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从学生实际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概念模糊,常用公式、定理、性质记不清楚,更谈不上理解。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不够,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加上表达能力差和运算能力差,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选择职教是迫于无奈。

从学生认识角度看,由于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对数学课不像普通中学那样重视,不少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积极主动思考,作业马虎、抄袭,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学习被动,课前没有预习,课后又不及时复习巩固,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只会简单识记,机械模仿。

从教师角度看,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差,信心不足,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因而很多教师感觉教学压力不大,放松了对数学课堂管理,教学只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在学生知识掌握,概念的理解方面落实不够,对自身的业务进修,水平提高也抓得不紧。

从中职学生的现状看,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大学的扩招而导致普通高中的升温,中考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学生就进入了普通高中,剩下的学生是中职学校的主要对象。所以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中考成绩不够理想,特别是数学成绩不够理想,同时这些学生平时的劳动、生活、学习习惯没有很好养成,学习意志脆弱、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面对这些所谓的问题,作为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教学,来尽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和好奇心,都有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所以,教师应根据这种心理,及时并合理地改变传统的教授方法,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传授抽象的数学知识的任务转化为学生乐于探求的活动。多媒体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情景,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合理有趣的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特点

一是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将抽象的数学内容讲得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考虑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如:用动画形式来展现圆与圆之间的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同心这六种状态可以显得直观而形象。又如:利用动画来演示平移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其实质。

二是活化教材增添动感和美感。多媒体系统能够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图、文、声、像并茂,为学生提供多感官的综合刺激,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为数学学习增添动感和美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参与学习。比如,在介绍周期函数的概念时,可先用图片展示自然界的周期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再乘机提问:数学中有没有周期现象呢?由此引入周期函数的概念。而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有了多媒体的展示,就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成动态直观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函数图像的曲线美。

三是能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终极目标”,多媒体的运用使得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渗透变得更加容易实现。可以借助相关的软件和程序让学生在大量的数字、符号、图形等中发现数学本身的规律,从而培养起学生的某种成就感,让学生由喜欢数学到热爱数学的潜移默化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是可以演示科學精确的实验过程。多媒体整合了图形和影像等多媒体元素,可以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某些教学中的元素更易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多媒体在几何教学或与几何教学有密切联系的代数部分章节中,更能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因其形美、神真,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内在特性,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某些代数知识的几何特性,更能建立起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1.采用多媒体教学要科学适时。在数学教学中,在最需要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使用,不能过滥,否则就会“过犹不及”。适时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减轻学生“空想”的思维累赘,给学生一种清新的感觉。这样也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平台,让他们站在多媒体元素的基础上,想得更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积极参与思考的团队精神。

2.采用多媒体教学容量要适当。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每节课的教学容量不能太大,一切以学生掌握知识为前提。不能追求片面的“快”。如果我们的教学进度很快,但学生却不能掌握,那么“快”又有何意义呢?

3.采用多媒体教学要突出两个地位。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多媒体仅仅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设备,没它也可以,有它更好。老师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分寸,不能在教学中将自己变成机器的操作者和固定程序的解说者,从而让位于多媒体,成为事实上的教学中的旁观者。我们应当在最能发挥多媒体的效用之地大胆使用它,在最需要教师在思维过程加以点拨的地方使用它,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

4.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要适合教学对象。数学教学是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的,任何可能削弱效果的做法就要尽量减少。在数学教学的多媒体的演示中,漂亮的背景、夸张的动画、震撼的效果反有喧宾夺主的感觉,制作的课件要适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

5.采用多媒体教学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练习完成后可以再发送一批练习让他们做,而对个别后进生,适当发些基础知识练习。这种教学方式,真正体现了个别性化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可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的关系,适当调整内容,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的题目。例如,在《数列》的引言课中,向学生提出“购房还贷”问题;在《概率与统计》引言课中,向学生提出“彩票中奖概率”问题;又如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积木游戏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的本质特征,再通过课本给大家总结,以加深印象。这样,在动手实践中,即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有效沟通。它不但打破了以往的陈旧的学习模式,还让学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参与和合作的平台。通过类似的导入,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也必须根植于生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就激发了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服务于生活。操作与实践是学生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最主要的手段。这样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结语:能够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利进行辅助教学,就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中职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高中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是我们当前着重强调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它的局限性。不能因为它的优势所在而放弃了我们的书本和黑板,只有把多媒体进行优化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课堂,优化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临沧市凤庆县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浅谈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虚拟语气
浅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浅谈命题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